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

15.赤膊陷阵 四进四出——薛安都(南北朝)

字体:16+-

(一)

南北朝时有一个小字“女生”的武将,甚是了得,别看他的字比较娘炮,本人却是个武艺超群的猛人,号称“万人敌”,据说堪比昔日的关云长。

突然有一天,这位力敌万人的“女生”倒大霉了,一个上阵杀敌时总爱疯狂怒吼的人瞬间取走了他的脑袋!从此之后,这位秒杀他的高手就被誉为赛过关羽。

其实在此之前,这位盖世高手就干过一件惊呆万人的壮举——赤膊横矛,单骑冲杀,在敌阵中杀了个四进四出,谁也挡他不住!

如此壮举,颇似《三国演义》中许褚和赵云的合体,然而,许褚的裸衣斗马超和赵云的长坂坡七进七出,皆为虚构,这位南北朝高手的武勇壮举才是正史所载。

他,叫薛安都,一个人就超越了关羽、许褚和赵云……

对于很多人来说,薛安都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若提起他的一个后代,那可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大唐的白袍战神薛仁贵,史上最著名的薛姓武功高手非其莫属,薛仁贵的故事,咱后面还会专门讲到。作为薛仁贵的六世祖,薛安都同样是一条盖世好汉,只可惜关于南北朝的精彩演义和民间传说少之又少,所以老祖宗的名气就远不如后代了。

河东薛氏,世代豪门,高官无数,武将辈出。汾阴(今山西万荣)人薛安都便是这大族一员。他原是北魏人,少年英武,身高七尺八寸,相貌堂堂,勇力过人,擅长骑射,喜欢咆哮,颇似狮吼,小小年纪便成了名震周边郡县的武打巨星,而且还是实战派的。

北魏朝廷听说小薛很能打,便让他去对付一个叫白龙子的反叛胡人。小薛出手,一个顶百,白龙子被小薛暴打一顿后瞬时灭亡。北魏朝廷很欣慰,封薛安都为雍州、秦州的都统,统管二州军事。

就在好多人对薛安都少年得志羡慕不已的时候,薛安都却突然扯旗造了反……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也是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一年,即444年),河东薛氏一个叫薛永宗的人不满北魏朝廷苛政,愤而聚众起义,他和另一个造反头子、北地胡人盖吴联手,打算一举踹翻他们痛恨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薛安都是朝廷命官,但当族人和朝廷对打时,他坚决选择了和自家人站在一起,他举起长矛,刺向了官军!

薛永宗想得很美好——有薛安都这等武功高强的族人协助,造反必胜。

薛安都的武功是很厉害,但沙场两军对决可非武侠华山论剑,武功高总不如脑子好。起义军的对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一位军事天才,他用兵如神,骑兵战本事天下无双,自十六国以来北方乱七八糟的局面就是他以武力统一的,一个又一个敌手如胡夏、北燕、北凉、柔然、吐谷浑、鄯善……不是被他灭掉就是被他打残,凭几个揭竿而起的反贼,能奈他何?!

拓跋焘亲自挂帅,起义军迅即崩溃,薛永宗全族被灭。薛安都寡不敌众,在北魏是彻底混不下去了,干脆走马江南,投奔了南朝的刘宋。

宋文帝刘义隆一天到晚都想着收拾北魏一统南北,恨不能打死拓跋焘这个“虏酋”,如此雄心的他自然对前来归顺的薛安都热烈欢迎,给他赐钱封官,薛安都也踊跃请战,从此驰骋于宋魏边境,以自己的勇力不断地给拓跋焘添堵。

(二)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准备充分的宋文帝豪情爆发,出兵大举北伐,薛安都被封为建武将军,跟随智勇双全的刘宋名将柳元景进军关陕,誓将北魏军队扫**一空。

北魏军队的城池背靠黄河,异常坚固,宋军拼死拼活屡攻不克,无奈之下只能在城池的东南面摆开战阵等魏军主动来打。魏军甚为得意,他们集合起来以轻骑耀武扬威地挑战,完全不把宋军放在眼里。

魏军的嚣张和宋军的被动登时惹恼了阵前的薛安都,只见他双目一瞪赛铜铃,大吼一声若霹雳,单骑冲入敌阵,把个掌中的长矛使得如狂舞的猛龙一般,奔驰横扫,四面奋击!

魏军将士虽身经百战,却也从未见过如此疯狂之人,开战前的成就感一下子烟消云散,开始纷纷退避。薛安都兴致大起,在敌阵中尽情屠戮,杀伤不可胜数。

宋军各路兵马见形势好转,斗志高涨,立即擂鼓呐喊一起前进,却不料魏军中突然冲出一拨突骑兵(最擅长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战力超强),恰如风卷闪击,刚刚还有点战斗**的宋军这下又发愁了!

薛安都再次愤怒,且怒到极点,这怒火中包含着对敌军的仇恨,也带有对战友们的鄙视。万丈怒火忽得一下就点燃了薛安都的小宇宙,只见他突然返回本阵,摘去头盔,卸掉铠甲,上身只剩一件红色无袖汗衫,接着又拿掉了战马的所有护甲(当时南北朝流行重甲骑兵,人马皆带甲)——他不但把自己扒光了,还把坐骑扒光了!

薛安都以这种既清爽又轻松的状态再度驰入敌阵,长矛飞舞,疯狂咆哮,当其刃者,纷纷倒毙。惊恐的北魏军见他身无片甲,便拿起弓箭左右夹射,也不知是幸运之神护体还是薛安都闪躲的本事高强,竟然无一箭能射中这头怒狮。

如此这般,薛安都于魏军阵中杀入复出,杀出复入,前后四次,无人能挡!

宋军惊呆了,魏军惊呆了,老天爷惊呆了!而薛安都似乎对这种极端惊险的暴力游戏玩上了瘾,他很快就二度爆发小宇宙,他要惊呆全天下的人。

不久,两军于陕城(今河南三门峡西)再次摆开战阵,人叫马嘶,铁甲连贯,刀矛林立,杀声动天。宋军中的步兵由大将鲁方平统领,骑兵由薛安都指挥,一左一右,互为犄角。这时薛安都的耳边突然传来了一句严重刺激他的话——

“今日劲敌当前,坚城在后,正是我等死战之日。您若不前进,我将斩您;我若不前进,您就斩我!”

说此话者是正是薛安都的亲密战友鲁方平。

面对气势雄浑的北魏军队,老鲁欲玩命到底的**先被刺激出来了,于是他也想刺激一下薛安都,便说出了这句豪言。这小薛本就浑身躁动,听了这番话后更是全面爆发,他对老鲁说:“您说得太好了!”接着大吼一声,冲入敌阵。

咆哮怒狮的模式再度开启,怒吼好似轰雷震,矛如恶蟒更无情。

薛安都越杀越爽,在连续击毙数十名敌军之后,他的手臂突然被一敌将刺伤,瞬时血流如注。可薛安都丝毫未觉疼痛,更无半分畏惧,他大喝一声将这敌将挑落马下,接着不顾鲜血直流,继续厮杀,直到血凝手肘,臂膀如同红烧……

薛安都杀着杀着,忽听得“喀嚓”一声,他掌中的长矛竟然折断了,这可不是兵器不结实,而是使用过度导致的。

兵器没法用了,薛安都“嗷”得一声奔回本阵。魏军将士们心中有些得意:哈哈,没兵器了吧,玩不转了吧,滚回去吧……

可是魏军将士哪里想到,没一会儿薛安都竟又杀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崭新的长矛,矛尖闪烁着凛凛寒光。原来他返回本阵并非败退,而是换个兵器继续杀!

这一场惨烈大战,从清晨杀到日落,直杀得风云变色遍野皆赤,北魏军被斩杀三千余人,被俘两千余人,投黄河而死者不计其数。

宋军打得颇为顺手,可是这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最终还是败了。只因那宋军东路军大将王玄谟自大轻敌、不得人心,结果被拓跋焘打了个全军覆没,整个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毁得干干净净,宋文帝好生悲伤,被迫召柳元景、薛安都等大将班师回朝。

北伐虽败,但薛安都却名声大震,俨然盖世神将。

(三)

光阴荏苒,江南风光依旧静美,南北互殴也依旧不停。薛咆哮于刀光剑影中继续活着,可他的敌人和主人却先后死于非命。

宋文帝大举北伐受挫的第二年,一统北方的战神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他最宠爱的太监宗爱给谋杀了。对宋文帝来说,这是一特大喜讯,然而这位雄心壮志的南朝君主怎会晓得,他自己的下场比拓跋焘还要悲催。短短两年后(453年),宋文帝被其长子、太子刘劭砍死。可叹两位雄主互殴了一辈子,到头来却都被自己人做掉。

敌国的老大挂了,薛安都暂时不需要对北魏军队咆哮了;自己的老大也挂了,薛安都的咆哮功夫即将对准那些国内的反贼。

不忠不孝的刘劭篡位登基,其三弟刘骏极为不爽,他传檄天下讨伐刘劭,各路兵马迅速集结,坚决拥护刘骏,进军首都建康(今南京),誓将篡位者拉下马。

“薛将军,展示你本事的时刻又到来了!”柳元景看着薛安都,一个劲儿地投射出激励的目光,薛安都信心百倍,扛起长矛飞身上马,和上司一起杀向篡位者。

这年四月,大军到达秦淮河上的浮桥朱雀航(今南京中华门内),正巧碰着了刘劭手下的大将皇甫安民等人率军阻挡。看着这帮反贼,薛安都想起了昔日宋文帝对自己的厚爱,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横矛立马,双目圆瞪,大喝一声:“贼子刘劭弑杀君父,尔等为何要追随他!”

薛安都的厉害,刘宋上下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皇甫安民等人见这架势吓得魂飞天外。薛安都挥矛而上,贼军落花流水。

刘骏听说了“薛咆哮”的表现,乐得眉开眼笑,立即封薛安都为右军将军,让他担当讨逆前锋。五月,薛安都率军直捣刘劭大殿,一路狮子吼,数百人吓得毛骨悚然一哄而散。刘劭很有种,亲自挥剑迎击,但瞬间就被打飞,终被活捉斩首。刘骏顺利登基,是为宋孝武帝。立下功勋的薛安都被封为南乡县男(男爵),食邑五百户。

刘骏的皇帝宝座还没做热乎呢,一个相貌白嫩的美男王爷就造了反,他便是刘骏的叔叔、南郡王刘义宣。刘宋王朝似乎对“手足相残”这一极端无情血腥的活动情有独钟,老刘家的人为了权力杀来杀去乐此不疲。

刘骏荒**无道,尤爱**,不但搞了自己的亲妈,还把刘义宣的四个漂亮女儿、即自己的堂妹们弄上了床。刘义宣呢,坐镇荆州十年,兵强马壮,金银满仓,痴迷奢华,专横跋扈。他娶了一千多个老婆还不满足,又养了好几百个漂亮的小尼姑。进贡给他侄子皇帝的美酒,他要先喝上几口,再把剩下的送往皇宫。

如此叔侄,不打起来才怪。孝建元年(454年)二月,野心爆发的美男王爷刘义宣派人秘密联络了一个威名赫赫的武功高手,打算让他协助自己于秋天造反。这位武功高手即将成为薛安都生平所遇到猛将中最厉害的一个。

他叫鲁爽,虽然拥有一个很娘的小名,叫女生,但本身却是一个张飞似的莽汉子,勇猛狂暴,秒杀敌手的功夫炉火纯青,人称“万人敌”。

鲁爽也是一大醉侠,嗜酒如命,几乎无一日不醉,喝高了后疯疯癫癫。这位老兄和薛安都一样,原来都是拓跋焘手下的猛将,后来由于醉酒发神经得罪了拓跋焘,被迫投奔了刘宋。

刘义宣很欣赏鲁大醉侠,当他打算造反时便马上派人去联络他,结果这位“女生”一激动,又喝高了,本说好秋天造反的,可晕乎乎的他马上就兴奋得一蹦三尺抄家伙起了兵,时值春季,离约定时间还早着呢。刘义宣郁闷得直想撞墙。

鲁大醉侠仗着自己武勇盖世,和朝廷大军杀作一团,这位“女生”兄挂着酒壶握着刀,越想未来越美好——造反只要成功,他就是开国元勋,富贵荣华享不尽,美酒更是喝不完……

就在“女生”兄沉醉于美梦之时,粉碎他梦想的人来了。

由于军粮匮乏,鲁爽在和朝廷大军过了几招后被迫退却,朝廷大军紧咬不放,一路追击。鲁爽的暴脾气上来了,他痛饮了几大壶酒后,亲自断后,还不断地怒吼着:挡我者死!

面对这个气焰嚣张的大醉侠,名震天下的薛安都出手了。

鲁爽早就听说过薛安都的威名,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从未把薛安都放在眼里,何况他临阵前又灌了一肚子酒,胆气更为雄壮,简直是视薛安都若草芥。

在薛安都出手之前,其副将谭金已先向其逼近,但无法近身,薛安都这才亲自出马。

一秒,仅仅一秒,薛安都就横矛跃马飞奔敌阵将“万人敌”鲁爽刺于马下!和往常一样,这一杀,依旧伴随着那声震耳欲聋的狮子吼。

薛安都的部下范双见敌将落马,异常兴奋,他以不亚于主将刺敌时的速度飞身而上,将鲁爽那颗酒味浓烈的脑袋割下来献到薛安都的面前。这配合,够完美。

可怜一代猛将鲁女生,在薛安都面前一个回合都没走上便丧了命。

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壮举,使薛安都的威名达到巅峰,世人赞叹道:关羽斩颜良,也不过如此,薛安都简直比关羽还厉害。是啊,那颜良虽勇,但还算不得“万人敌”,而鲁爽可是有此美誉的牛人。能秒杀一个“万人敌”,世所罕见。

此次壮举使得薛安都再获嘉奖,兴高采烈的刘骏将这位爱将进爵为侯,增食邑五百户,加上其原有的共有一千户,薛安都成了货真价实的“千户侯”。

(四)

鲁女生的死严重刺激了美男王爷刘义宣,造反的臂膀折了,使得他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往日最爱的那些绝色小尼姑也失去兴趣了。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刘义宣越怕啥就越来啥,秒了鲁女生的薛安都率骑兵向他狂突猛进,刘义宣的叛军阵地虽然很坚固,但仍不敌薛安都,被杀了个七零八落,另一拨叛军骑兵本想投入战斗,可薛安都的凶悍把他们吓得僵住了,直接藏进山里不敢出来。不久,大势已去的刘义宣被俘,斩于狱中。

薛安都屡显神威,与他为敌的人基本上都倒了大霉,可是他自己却也难逃霉运,当衰神附体时,任凭他武功再高嗓门自大也无济于事。

薛咆哮在刘宋为将时倒过两次霉,不过还好,都不太严重,只是被炒了鱿鱼。

有一次,薛安都的堂弟薛道生犯了事落到了秣陵县令庾淑之手,这位县令很有种,没有因为罪犯是当朝大将的亲戚而徇私,把薛道生处以鞭刑。薛安都得知后勃然大怒,抓起长矛“嗷”得一声就翻身上马,带领数十人要去杀了庾淑之。

薛安都走到朱雀航,恰巧碰到了乘车而至的老上级柳元景。柳元景遥问:“薛公何往?”

气头上的薛安都说道:“庾淑之那小子敢鞭打我弟,我要去宰了他!”

柳元景太了解这位老部下的脾气了,他灵机一动,说道:“恩,那小子确实不是好东西,你赶紧去杀吧!我力挺你!”

等待薛安都调转马头准备出发时,柳元景又突然喊道:“薛公,我忽想起一事,得和你商量。”

老上级的面子肯定是要给的,薛安都立即下马来到柳元景的车上。柳元景一把抓住薛安都的手,说道:“你堂弟的服饰和言谈跟那些普通百姓没啥区别。庾淑之怎会知道他是什么人?况且犯了罪理应处罚,你是朝廷功臣,得遵纪守法,怎能放纵自己,动辄在京城杀人?这样做不仅法律不容,皇上也不会原谅你的。”

还没等薛安都回过味来,柳元景就下令开车,愣是把薛安都给带走了,薛安都虽然一肚子火,但拿老上级没办法,只得作罢。

柳元景的机智救了薛安都。可老柳只救得了一时,没几天薛安都这“悍直”的秉性又犯了,这回没人及时制止,他被撤了职,直到两年后才被重新启用。

没多久,薛安都又被第二次罢官,这回不是因为他的暴脾气,而是老天爷给害的。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朝廷派薛安都去讨伐群盗,按说这盗匪比正规军好对付多了,薛安都刚到阵前一声咆哮,就活捉了一个,其余的集体吓跑。然而天公不作美,时值大旱,周边水源全部枯竭,薛安都的兵马打了胜仗却渴得半死,人困马乏,无法追击逃敌。未能完成任务的薛安都又被撸了官职,直到第二年才被恢复。

两次罢官,虽不顺,但都算不得大灾祸。突然有一天,薛咆哮第三次倒霉,这次可真的是灾祸降临了——他直接被刘宋朝廷定为十恶不赦的反贼,必欲除之!

其实薛安都这次倒霉,是他自找的,因为他竟然像对待昔日的北魏朝廷那样,扯旗造反了!其缘由和两个王爷有关。唉,又是王爷,刘宋的手足相残真是没治了。

刘宋大明八年(464年),以**、滥杀、嗜酒、好赌和贪财著称的宋孝武帝刘骏病死,其长子、十六岁的刘子业即位,是为前废帝。这个熊孩子虽然比他爹更变态,但对薛安都不薄,封了他一连串头衔——前将军、兖州刺史、平北将军、徐州刺史。刘子业还把薛安都的侄子薛索儿提拔为禁军将领视作心腹,在刘子业对王公大臣的疯狂屠杀中,薛索儿没少立功。

刘子业在位一年,就被他曾百般凌辱过的叔叔、湘东王刘彧给杀了,刘彧一屁股坐上了龙椅,是为宋明帝。这又是一个夺位成功的王爷,诸多大臣对这个肥头大耳的新皇帝表示非常不服,他们坚决认为:刘子业虽是个变态,可毕竟是正统,他既然挂了,皇位就该由孝武帝刘骏的其他儿子继承,怎么也轮不到刘彧。

(五)

刘彧登基还不到一个月(466年),又一个王爷在诸多大臣和各路兵马的拥戴下于浔阳(今江西九江)登基,他就是刘骏的三子、即刘子业的三弟——年仅十一岁的晋安王刘子勋。

作为前朝老将的薛安都,对弑君夺位的刘彧充满鄙视,他积极响应刘子勋的号召,拒绝了刘彧给他的所有封赏,拉着侄子、儿子一起加入了造反队伍。

薛安都打算造反时,他手下一个叫兰陵俨的长史觉得造反太危险,害怕受牵连,便打算暗杀薛安都。这家伙很可怜,他只想到造反很危险,却没想到谋害薛安都的行为更危险。很快薛安都就察觉了这家伙的阴谋,砍下他的脑袋。

天下武力最强的高手归于刘子勋麾下,并不意味着刘子勋能赢。还是那句话:战争不是武侠,武功高永远不如脑子好。朝廷中那些最具军事才能的将领都是坚决服从刘彧的,而拥护的刘子勋的大臣们多数都是只有野心没有本事的废物,造反队伍的战斗力也是水得可以,薛安都武功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朝廷军所到之处,造反军纷纷溃败,一个名叫萧道成的大肚子将军率军斩杀了薛索儿。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十三年后,大肚子萧道成会篡夺了刘宋的江山,建立了南朝的第二个朝——南齐,萧道成即齐高帝是也。

短短八个月,朝廷军大获全胜,刘子勋最终送命。可怜薛安都浑身武功没得施展,无奈一声长叹,给宋明帝刘彧写了一封投降书——

“我本凡夫野民,在朝廷苟且偷生,承蒙孝武皇帝非常厚恩,感激不尽,欲效犬马之劳。因此晋安王刘子勋起事,我才去竭力支持,并不指望荣华富贵,只想以死报恩。今日天命所归,我已迷途知返,率军停止抵抗,等待皇上任意惩处。”

好可怜的薛安都,想当年是多么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看现在却是卑下恭顺低声下气,英雄风采尽扫。

刘彧见薛安都认罪态度良好,便派军去接受他的的投降,可薛安都却纳了闷——朝廷来受降,为何出动如此重兵?莫不是耍诈,想把我置于死地?

薛安都越想越不安,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派人秘密联络北魏朝廷,打算脱离刘宋!

薛安都原本就是北魏的武将,当初背叛北魏投靠了刘宋的是他,现在觉得在刘宋混不下去了又打算回归北魏的还是他,很有些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味道。不过南北朝这样的武将多的是,薛安都忽南忽北的跳槽也算正常。

猛将,在那个时代就是高端人才,堪称抢手货,北魏朝廷收到薛安都打算回归的消息后很高兴,马上就把他当初叛国的事儿一笔勾销,接着派出两万骑兵来接他。那些本想把薛安都带到刘彧面前的刘宋兵马见北魏军人多势众,不敢招惹,自动退却。薛安都终于回归故土。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见到薛安都后,十分欣喜,赐他豪宅金钱,封徐州刺史、河东公。但此时的他已是风烛残年,从此之后再未有任何勇猛壮举。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即薛安都回归北魏两年后,这位拥有双重国籍的猛士因病去世,终年六十岁。

薛安都前半生轰轰烈烈神武传奇,,可后半生窝窝囊囊平淡无奇。他虽然被世人赞叹为胜似关羽,但除了武功高强这点之外,他的人品和战绩远不如关二爷,也不如他那位伟大的后代薛仁贵,他只是一个擅长咆哮和冲杀的猛士罢了,远非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