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

16.名门强盗 马槊绝世——高敖曹(南北朝)

字体:16+-

(一)

话说北魏有一个姓张的剽悍妈妈,儿子两岁时,她命丫鬟烧水,准备给孩子洗澡,未曾料想,灾祸突然降临了——他们家中饲养的一只宠物猴子,趁丫鬟离开时挣脱了绳索,接着把孩子丢到了满是沸水的鼎中活活烫死了!

张太太几乎疯了,他随即干了一件比猴子的暴行更恐怖的事儿——命人在村外堆起木柴,将丫鬟和猴子捆住活活烧死,然后嚎啕大哭。

虽然母亲的悲痛可以理解,丫鬟也确实存在严重过失,但张太太的疯狂之举也忒残忍了,更何况家里有那么小的孩子竟还养了一只最能闹腾的宠物,这本来就潜藏着危险。

没多久,张太太又生了几个男孩,其中一个完全继承了老妈的剽悍狂暴秉性,自幼胆大包天,热衷暴力,恨不能掀天揭地,虽出身豪门,却在长大后混迹江湖,结交剑客,到处劫掠,抢男霸女,自诩江湖好汉,实则和流氓黑社会没啥区别。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不务正业的熊孩子会成长为一个武艺高强的猛将,马槊功夫天下无双,更是被比作史上武力第一牛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的故事,咱后面肯定会详述,这里咱先说这位“新版项羽”。

这孩子有一个比较振奋的姓名——高昂。

(二)

高昂乃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出身北魏名门望族,在家排行老三,他老爸曾官拜刺史,可他偏偏却自甘堕落,混入江湖草莽的行列,这其中缘由之一便是他继承了他老妈的狂暴基因。

高昂自幼豪壮,长大后仪表不俗,生得倜傥豪迈,龙眉豹颈(一种对**相貌的夸张形容),姿体伟岸。高大威猛的外形配上桀骜不驯的个性,使他成为一代奇葩。

高昂不喜读书,最爱撒野。为管教他,他爸请来严师对他进行暴力教育——捶打鞭挞,但高昂依旧不尊师训,整日骑马打猎,还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哪能端坐读书,当个老博士呢?!”顺便说一下,古代所说的博士和今天的博士不大一样,它是一种主管教育的文官,有时也指那些博学多才的大知识分子,反正都是比较高端的文化人,但对高昂来说,博士却是他最鄙视的职业。

见熊孩子如此没治,高爸爸无奈叹道:“此儿将来要么毁了我老高家,要么就能振兴我老高家。”

顺其自然吧!高爸爸干脆撒手不管了,还按照儿子那咋咋呼呼的秉性,给他起了一个字——敖曹,即声音又大又嘈杂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很吵”!

打这儿起,高吵闹,噢不,高敖曹,在“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和他大哥高乾(其实高家四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都具有地痞流氓的气质,只不过高敖曹更猛些)招聚亡命之徒,打家劫舍,横行乡里,无人敢惹,又率领一帮剑客整天参与黑道群殴,耗尽家财。

有一次老大高乾看上了一个姓崔的姑娘,非要和人家成亲,姑娘她爸打死也不答应,老三高昂听后火了,立马和他大哥去绑架了崔姑娘,还劝高乾说:“哥啊!还不抓紧和嫂子成婚?!”可怜的崔姑娘就这样被强暴了……

由于哥俩的混蛋行为,他们的老爸也受到牵连,经常被关进监狱,只有遇到大赦才能放出来。高老头对人说:“我四个儿子都是无法无天的混蛋,我死后也不知还有没有儿子给我添一锹土。”后来高老头去世,早已发达的高敖曹为老爸大修坟墓,且边修边说:“爹啊!您生前就怕死后得不到一锹土,现在被压着,终于知道我的本事了吧?!”

唉,可怜的高老头,有儿如此?幸哉祸哉?悲哉喜哉?也许是哭笑不得吧!

(三)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高敖曹折腾得愈发雄壮,他和大哥高乾毅然投身葛荣农民起义军,和北魏政府军打了几仗后又投降了朝廷,还被封了官。后来皮肤白嫩的美男大将尔朱荣看高家兄弟不顺眼,把他们炒了鱿鱼。高敖曹和高乾返回老家后重操旧业当强盗,招募勇士,四处劫掠。尔朱荣火了,命刺史元仲宗使阴招诱捕了高敖曹,囚于晋阳(今山西太原)。

两年后,尔朱帅哥进入洛阳,掌握了北魏大权,高敖曹被他带在身边,继续关押。不久,尔朱帅哥被自己的女婿、不堪忍受其暴虐的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设计斩杀(这孩子是尔朱荣拥立的傀儡皇帝,还被迫娶了尔朱荣的女儿,整天被凶悍老婆和野蛮岳父欺负,忍无可忍终于发飙),高敖曹重见天日——被释放并受到皇上的亲切接见。

高敖曹很激动,为报答孝庄帝的恩情,也为了发泄多年来被尔朱荣囚禁所积攒的怨怒之气,他刚出牢狱就和围攻洛阳的尔朱家余党(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等人)玩命,正所谓“推锋直进,所向披靡。”皇上及观者无不钦佩,孝庄帝当即封他为直阁将军,即守卫皇宫大殿的武将,赐帛千匹。

虽然高敖曹凭借个人武勇暂时杀退了尔朱余党,但洛阳城兵力薄弱独木难支。高家哥俩一琢磨,打算回老家招兵买马以私人武装来保护皇上。孝庄帝很感动,为他们亲自送行,直至河桥(洛阳东北门户)。

河桥上下,风吹水流,孝庄帝举起酒杯,指着河水道:“你们兄弟是冀州豪杰,能让士卒效死。倘若京城有变,你们一定要为朕声援呀!”

皇上一番话把高家哥俩说得热血燃烧灵魂震颤,高乾流泪接旨,高敖曹则拔剑起舞发誓以死报国。

遗憾的是,高家哥俩再也没机会效忠孝庄帝了。他们前脚刚走,洛阳城就被尔朱余党的大军攻陷,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亲手勒死了二十四岁的孝庄帝。

听说京城沦陷皇帝遇害,高家哥俩义愤填膺,他们在信都(今河北邢台)起兵,声讨祸国殃民的尔朱家族。殷州刺史尔朱羽生(尔朱荣的堂叔)见不得高家哥俩如此嚣张,率五千兵马袭击信都。巧的是,此时高敖曹没有防备,只能匆忙应战,连盔甲都来不及穿,便挥舞长槊率十余骑冲向敌军。

守城的高乾见老弟又发了疯,赶紧用绳索垂下五百人进行支援,哪料这五百人还没赶到,率领十余骑的高敖曹就已经把率领五千人马的尔朱羽生给杀跑了!

从此之后,天下就流传着这样一个经典的传奇——“(高)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即西楚霸王项羽)。”(《北史?高敖曹传》)

(四)

就在高敖曹以他绝世无双的马槊大招**敌军的时候,一个即将改变他命运的乱世枭雄悄然崛起,此人便是未来北齐帝国的实际开创者高欢(被尊为北齐神武帝),这位天生两排大白牙(“齿白如玉”)的人精打着“拥护北魏皇室、讨伐尔朱叛贼”的旗号为自己谋着私利。

别看高敖曹后来成为高欢麾下数一数二的凶悍打手,但一开始他大哥高乾投靠高欢时他还挺鄙视的。那时,高敖曹外出征战,高乾守卫信都,高欢到达信都后,高乾立马笑容灿烂地打开城门热烈欢迎,高敖曹听说这事儿后觉得大哥此举太掉价了,便快递给高乾一套美丽的布裙子以讽刺他是个女人。

别看这时高敖曹对高欢不怎么感冒,但很快高欢就把他给征服了。

高欢派长子高澄(被尊为北齐文襄帝)去拜见高敖曹,一边磕头一边喊高敖曹叫三爷爷,说是老高家的辈分排下来,理应如此。

按照高欢这套有点扯的理论,那高敖曹既然是他儿子的三爷爷,那就是他高欢的三叔了。别说这招还真管用,被灌了迷魂汤的高敖曹立马觉得高欢这人很不错,从此追随他鞍前马后。

高敖曹归附于高欢后,依旧率领他从老家带出来的猛士,共有三千人。而高欢作为一个自幼被鲜卑族同化了的汉人,心中对鲜卑人更为倚重,尤其在打仗这块儿,他坚信强健剽悍的鲜卑人更专业,其战斗力远胜于汉人。所以当他看到高敖曹手下尽是汉兵时,就对他说:“高都督手里都是汉儿,恐怕不济事。这样吧,我分出一千多名鲜卑战士给你混编。”

高敖曹一听这话,心中有些不快,他很不客气地说:“我高敖曹所率的自家武装,训练已久,身经百战,战斗力丝毫不弱于鲜卑人。如果把他们混编,肯定会闹矛盾,我愿自领汉军,不烦另配!”

高欢深知高敖曹的个性,对于这位狂猛的部下,只能温柔对待,不可强压。于是混编的事儿再也不提了。没多久,高欢就切身感受到了高敖曹汉兵的厉害。

北魏中兴二年(532年),高欢和弑君暴徒尔朱兆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展开决战。风卷残云,漳水奔流,铁甲千重。

两军血战,兵力薄弱的高欢军有些抵敌不住,稍有退却。尔朱兆大喜,欲趁势猛扑。关键时刻,高敖曹和战友蔡儁率一千骑兵冲出,把尔朱兆军拦腰截断!

高敖曹一声暴喝,大槊狂舞,无人能当!尔朱兆大军顷刻间陷入混乱,随即惨败。高欢军大获全胜。次年,尔朱兆钻进森林上吊,尔朱家族彻底完蛋。

这一战,若无高敖曹在危急时刻爆发小宇宙,悲剧的恐怕就是高欢了。

不愧为霸王再世呀!打这儿起,高欢越看他三叔越喜欢,加封高敖曹为侍中(宰相级别)、开府(最高级三公待遇),进位侯爵。

虽然高敖曹为高欢打工,但高敖曹名义上的最高领导并非高欢,而是高欢拥立的傀儡皇帝——北魏孝武帝元修。

孝武帝对高欢早已不爽,一直和亲信密谋除掉这个独裁的大白牙。雍熙二年(533年),孝武帝开始了行动的第一步,然而这第一步却严重伤害了高敖曹的感情——皇上把高欢的一个亲信给弄死了,死者正是高敖曹的大哥高乾,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高敖曹闻听噩耗,恰如晴天霹雳,立马逃出京城洛阳去面见晋阳的高欢,高欢见到高敖曹后抱住他嚎啕大哭道:“天子枉害司空!”

大白牙这一夸张的举动,使本就恨透皇上的高敖曹对他更是死心塌地了。

不久,高欢和孝武帝正式开打,高欢以高敖曹为先锋,进攻洛阳。孝武帝有胆弄死高欢的亲信,却没胆和高欢大军拼命,他直接吓跑了,一直逃到长安,投奔了另一个乱世枭雄——胡须和头发都极其飘逸的汉化版鲜卑人宇文泰(史载其“美须髯,发长委地”),此君是高欢一辈子的死敌,也是未来北周帝国的实际开创者,死后追谥为北周文帝。

高敖曹很卖力地追击孝武帝,一直追到陕西,但连皇上的半根毛都没寻见,只得返回。高欢无奈,又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即孝静帝,高欢自己继续掌握军政实权。而那位倒霉的孝武帝投奔宇文泰没多久就悲剧了,宇文泰嫌他碍事,把他毒死了,接着宇文泰也立了个傀儡皇帝元宝炬,是为文帝。从此北魏分裂为宇文泰的西魏(后升级改版为北周)和高欢的东魏(后升级改版为北齐),互相不服的两个枭雄开始了长年的互殴……

高欢立了新皇帝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封高敖曹为侍中和司空(最高级别的三公之一),但高敖曹因为大哥高乾死于司空之位,死活不愿当司空,于是改任司徒(和司空地位一样),这一改任还引领了一次服装潮流。因为高敖曹喜欢戴一种比较萌又比较酷的小帽,从此这种小帽就被世人称为“司徒帽”。

这高敖曹威震沙场,罕逢敌手,却有一人对他极其不屑,此君名叫卢曹,他是尔朱家族的蓟州守将,身长九尺,形貌雄壮,手臂上的毛如猪鬃一般。他的战斗力相当恐怖,力能拔树(和鲁智深一风格),即便生病时也能用双脚举起两个人!北方柔然入侵时,这位老兄登上城头,箭射三百步,又将弓扔出城外,敌军无一人能拉动此弓,遂集体吓跑!

高欢平生最爱这种武功高手,听说卢曹大名后甚为激动,便以高官厚禄**之,还对他说:“你如果来,就可以和我三叔高敖曹搞个无敌的‘二曹’组合了!”然而让高欢大失所望的是,那卢曹愤怒回复到:“竟敢把我这样的国家栋梁和一个乡巴佬相提并论!”

好家伙,一个被誉为霸王再世、马槊无敌的高手,就这样被另一个体毛如猪鬃的高手华丽丽地鄙视了!那么这两个“曹”相比,到底哪个武力更胜一筹呢?这二位还真没单挑过,不过在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似乎卢曹赢了。

话说这卢曹曾在一海岛上得到一副巨型骷髅,这骸骨的两胫长一丈六尺,卢曹突发灵感,将其制成两支长槊,其中一支送给了高欢,高欢麾下诸将争相表现,却无一人能玩得转这长槊,只有彭乐能勉强举起。

彭乐也是高欢麾下身手不凡的猛将,某次喝高了,趁醉意闯入宇文泰军中,结果糊里糊涂地被敌军挑出了肠子,他火冒三丈,抓着自己的肠子就往回塞,但费了好大劲儿也塞不全乎,情急之下他干脆用刀把塞不进去的那部分肠子给截断了,接着继续玩命厮杀,愣是没死!

难道响当当的马槊行家高敖曹也玩不动这骷髅大槊?也许是吧,因为史书上都说了高欢麾下“诸将莫能用”,除非当时高敖曹不在。

甭管“二曹”哪个更猛,反正“黑马”卢曹的出现并未削弱高敖曹的威名。

(五)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高欢率军十万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宇文泰的西魏。高敖曹为南路军总指挥(西南道大都督),负责进攻上洛(今陕西商州)。渡河时,高敖曹按照惯例拜祭河伯,他对着这传说中的大神喊道:“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路过你家,和你痛饮,一醉方休!”

您看着口气,哪里像是拜神,分明是把神当哥们玩呢!

高敖曹此行是比较艰难的,山路崎岖,西魏大军据险死守,可对他来说,没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只见他大槊一挥,穿山越涧,无人能挡,终于胜利攻克上洛城,西魏洛州刺史和数十名西魏将领都哭着被他生擒了。

高**打得相当顺手,志满意得,决定乘胜前进直捣敌穴,但就在他乐翻天时,突然传来东魏中路军窦泰兵败的坏消息,高欢下令高敖曹扔下部队返回。高敖曹不忍心抛弃部下们,奋力作战以保全大伙,最终大军安全撤退,高敖曹却由于玩命过火被流箭射中,且伤势严重!

高敖曹觉得自己这回可能要挂了,便对别人感叹道:“我以身许国,死而无憾,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的小弟高季式了!遗憾不能看到他当刺史的那一天。”

您还别说,高敖曹这貌似遗言的话还真有大用,高欢听说后马上封他小弟为济州刺史。高敖曹终于可以死而瞑目了,但老天爷偏偏没让他死,高敖曹在和死神的搏斗中取得了胜利,他撑了过来,休息了一阵子后又能欢蹦乱跳了。高欢大喜,封高敖曹为大都督,统领七十六个小都督,在虎牢关练兵。

东魏元象元年(538年),高敖曹迎来了人生的最后一战,他和残疾猛将侯景(就是后来流窜到南梁坑死了梁武帝的那位)进攻西魏美男名将独孤信(史上最牛老丈人,也是个武艺不凡的高手,他的故事,后面还会细说)驻守的金镛城(洛阳旁边),宇文泰得知爱将被殴,立马率军来救。

宇文泰兵强马壮本人更是本领了得,但狂傲的高敖曹从来就没瞧得起他。这位南北朝的小霸王命人高举自己的大旗和伞盖,横槊跃马,狂冲西魏军阵!

高敖曹为自己的冒失和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他鄙视的宇文泰调集精锐狂踹高敖曹。双拳难敌四手的高敖曹纵有十个楚霸王的能耐,也难以抵挡。一番惨烈厮杀,高敖曹全军覆没,无奈逃奔河阳城(今河南孟县)。然而他哪里想到,这河阳城竟会是死路一条!

原来这河阳城的太守也姓高,叫高永乐,是高欢的亲戚,此君素来对高敖曹狂傲直爽的秉性厌恶之极,见高敖曹前来投奔,他阴笑着犯了坏——关闭城门禁止入内。

见到此情此景,头脑单纯的高敖曹还以为高永乐是害怕敌军也杀进来,就高喊:“既然不敢开城门,放下一根绳子下来也行啊!”结果人家还是不搭理。

高敖曹急了,只能拔刀猛砍城门,打算砍个洞钻进去。哪知这城门可是高质量的产品,坚厚无比,佩刀怎么可能砍破呢?!高敖曹绝望了,只能藏在桥下。

看到这儿也许那位要问了,这霸王再世的高敖曹为何关键时刻如此怂包,他为何不去拼命呢?想来这也是人之本性吧,一来他厮杀许久,早已筋疲力竭,二来他算不上那种舍生取义的好汉,他真的还想再活几十年。并不是所有的猛将都是不怕死的超人。我们普通人身上所拥有的七情六欲,他们也有,有时候,他们也胆怯,也脆弱。

高敖曹刚藏在桥下,就有追兵看到了高敖曹的侍从,便问你们头儿跑哪去了?正在这时,高敖曹突然爆发了体内的英雄气概,变得真像是楚霸王附体了。也许他想通了。只见他双目一瞪,昂首挺胸,大喝道:“来!与尔开国公!”

此言颇为震撼,意思是:有种过来砍下爷这颗超级值钱的脑袋吧!拿回去你就能封一个开国公爵的头衔!

就这样,追赶者一刀下去,高敖曹身首异处,时年四十八岁。这位提着高敖曹脑袋面见宇文泰的人虽没能封为公爵,但也得到大大的封赏,这赏赐是逐年定量下发的,由于实在太多,导致西魏升级成北周后也没有发完,北周被隋朝取代后还没有发完……

(六)

高欢得知爱将阵亡,悲痛欲绝,隆重追封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号忠武。然而对他那位坑死爱将的亲戚高永乐,高欢的惩罚仅是打了两百板子。

高敖曹的死,和高敖曹的发达,都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正是这种狂妄凶猛的秉性,才让他成为威名赫赫的南北朝版小霸王,也是这种秉性使得他罪了太多的人,再加上他总喜欢有勇无谋的玩命,最终倒了血霉。不过身为鲜卑人至上的北朝,他身为汉人能以英雄气概名震天下,这点还是相当值得钦佩的。

当时鲜卑人普遍歧视汉人,觉得汉人都是舞文弄墨之辈,和他们骑射纵横的鲜卑人没法比,战乱时代吗,暴力水平高才是王道。而高敖曹以他超群的武勇为汉人赢得了尊重。

想当年,高敖曹在虎牢关练兵时,曾和北豫州刺史郑严祖玩一种叫做“握槊”的游戏,玩得正嗨之时,鲜卑人御史中尉(军队中执法的监察武官)刘贵召郑严祖商讨军情,高敖曹的任性劲儿上来了,死活不放老郑离开,不但不放,还把前来传话的使者给套上木枷,扣了!

那使者也是鲜卑人,又仗着是刘贵的人,平日里骄横惯了,哪里会想到今日会被一个汉人羞辱,他斜着眼对高敖曹说:“哼!套上木枷时容易,脱下木枷时可就难了!”这话的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说你一汉人敢对我这样,看你到时怎么收场!有你好果子吃!

看来这个使者太不了解高敖曹的秉性了,只见老高拔刀挨着木枷往使者脖子上一抹,说:“这有何难?!”随着这四个字的蹦出,使者的脑袋也掉在了地板上,刘贵得知消息,也没敢把高敖曹怎么样。

第二天,高敖曹和刘贵会面了,刘贵心里越看眼前这位**心里就越郁闷。这时有人来报说黄河上的民工因事故淹死了好多,刘贵随口说:“只值一个钱的汉人,死就死了呗!”

此言一出,高敖曹顿时火冒三丈,又把那砍使者的风格拿了出来,抽刀就劈向刘贵,刘贵还算身手敏捷,如兔子似地逃回自己的军营。高敖曹还不罢休,直接调集兵马,擂起战鼓,准备攻打刘贵。多亏侯景等人磨破了嘴皮子劝阻,高敖曹方才罢手。

只要你鲜卑人胆敢冒犯汉人尊严,甭管你多大官儿,都要弄死你!这就是高敖曹的风格。还有一次,高敖曹去丞相府拜见高欢(高欢的头衔是大丞相),门卫也是个鲜卑人,他死活不让高敖曹进去,高敖曹又火了,直接拉弓一箭射去!这事儿被高欢知道后,并没责罚他。

这高欢可是境界极高的大政治家,他明白团结各民族才能稳固政权,善待汉人才能让更多的汉人为自己卖命,即便高敖曹再怎么粗暴,他都能容忍。平日里高欢每次向三军发令时,总是用鲜卑语,但只要高敖曹在军中,他就用汉语。连老大都这么看重这个汉人**,再加上高敖曹的个性,再也没有鲜卑人敢得罪高敖曹了,对汉人也都刮目相看。

高敖曹,作为鲜卑人中一颗璀璨的汉人将星,有着各种缺陷和不足,也有许多可爱和可敬的地方,最后咱们来欣赏一首这位**写的诗吧。顺便说一下,高**没啥文化,但热爱学习,总想奔着文武双全的方向发展,尤爱作诗,当然,他的诗没有任何文化水准,也就是打油诗的水平,史书上有四个字形容他的大作——“言甚陋鄙”,即他的文字特别平庸、极其浅薄,相当粗俗。

老高诗曰: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坛瓮张口,卷席床扒皮。

不知诸位观后感觉如何?似乎相比与一些附庸风雅的现代人写的诗,还文雅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