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酒徒,平生最爱杯中之物,本就天生热血豪胆,兼具雄健之躯,三壶下肚,醉意朦胧,猛烈更甚。突然间欢天喜地顿觉世间万物美不胜收,转眼间又怒火高燃,动辄对他人言语相辱,拳脚相加,甚至刀剑伺候。
这位嗜酒如命的仁兄姓马名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天性剽悍,武勇过人,狂野不羁,早年为匪纵横江湖。
如此秉性,后人便给他演义出一个绰号——“武瘟神”!
“瘟神”,绝对的凶神恶煞,据说哥儿五个,春夏秋冬各一个外加一总管,所到之处,人间必然瘟疫流行,死人无数,百姓对他们万分恐惧。
传说中的马武绰号“武瘟神”,倒不是说他为非作歹荼毒百姓,而是他性子暴烈,嫉恶如仇,又武功盖世,但凡恶人遇到他,马上完蛋。
马子张功夫了得,似乎只演义出一个威猛的绰号还不够,于是后人又给他演义出了与众不同的相貌、兵器甚至上辈子。
传说中,马武乃上天二十八星宿之奎木狼转世。所谓奎木狼,曾在《西游记》中大出风头——即那位抢了宝象国百花羞公主(其实是前世情缘)的黄袍怪是也。
传说中,奎木狼转世的马武生得面如蓝靛,须发赤红,以至于在京剧里也是这幅令人胆寒的魔怪造型。
传说中,“武瘟神”掌中一杆锯齿飞镰大砍刀,武艺绝伦,勇猛盖世,又聪颖无比,文武双全。
正史中的马武,出身绿林, 那一年,他尚年轻,估计是醉酒后惹了事,招来了仇家。要命的是,仇家的势力比他强大,以他一人之力实在难敌,只能避祸出走,浪迹江湖,客居江夏。
不久,避难江湖的马武,突然听说了一件大事。竟陵、西阳三老(三老乃当时官职之名,类似于乡干部)好好的官不当,竟然造反当起了匪!
西汉末年,干起造反这买卖的人,数不胜数。只因那王莽篡汉,祸乱天下,再加天灾迭起,疫病丛生,饥馑弥漫,一时民怨沸腾,胆小者活活等死,胆大者纷纷揭竿而起。
造反?妙极!马武按耐不住内心的躁动,赶紧前去投奔了竟陵三老。没多久,马武听说另一波造反队伍实力更强,心中大喜,立即跳槽。
这支造反队伍占据着一个偌大的山寨,大旗呼啦啦飘摆,刀矛冷森森林立,造反口号震天响,唾液横飞骂王莽,算是水泊梁山的老祖级前辈。
马武兴奋上山,山寨大王见马武仪表威猛,性格豪爽,侠气中带着匪气,很有反贼风格,便慷慨答应其入伙。
从此,马武正式成为一名对抗朝廷的匪盗,而且还是巨匪大盗。没多久,他由于造反造得极其卖力,成为山寨的首领人物之一。
马武参加的这支造反队伍,就是名震千古的绿林起义军,“绿林”或“绿林好汉”、“绿林英雄”这些词儿,便出自于此。“绿林”是雅称,其实就是黑道。
一开始,绿林军只有数千人,后来几经征战扩充,达数万之众。长安的王莽气得两眼喷火,白须乱颤,立即传令地方:速速剿灭反贼!
绿林一带,归荆州牧管辖,这位新莽王朝的省长接到诏书,于地皇二年(公元21年)亲率召集两万士兵讨伐绿林反贼。
绿林首领王凤、王匡得知官兵来剿,马上整军出阵,设伏歼敌。
这帮反贼,原都是些饿极生疯的百姓,为了保命,个个摆出虎狼之姿,犹如猛兽见到食物一样狂扑乱咬,匆匆上阵又中了埋伏的官兵哪里抵挡得住?瞬间屁滚尿流!荆州牧欲哭无泪,赶忙驾车逃跑。
荆州牧的座驾跑着跑着,突然停住了!不是马儿没了劲儿,也不是车子坏了,而是不知从哪蹦出来一位绿林好汉,用长戟刺入他的专车之中,勾住了车辕!
紧接着,好汉爷双臂一振,愣是把荆州牧的座驾连车带马拖入泥中!一声巨响,几声马嘶!座驾翻了!荆州牧和驾车的士卒都被甩出车外!
这位兴冲冲率兵而来惨兮兮损兵折将的朝廷命官瘫倒在地,体若筛糠。
令其翻车的人就是绿林军第一猛将——酒徒马武。
看着眼前这位瘟神爷,荆州牧知道自己完了,但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马武并没杀他,而是两眼一瞪,将荆州牧身旁的驾车士卒砍杀,鲜血溅了荆州牧一身!接着瘟神爷呼啸而去……
掀翻省长专车并杀死省长司机,算是黑道老大马武的初露锋芒。不过马武此时尚未成大器,对于这种王莽手下的地方大员,还不敢取其性命,直到后来他投奔刘秀后才得以全面施展。
马子张归于刘秀麾下,源自一场未遂的谋杀。
(二)
地皇三年(22年),越发蓬勃壮大的绿林军拥立汉室宗亲刘玄为天子,是为更始皇帝。不久定都宛城(今河南南阳)后,大封群臣。身为绿林第一猛汉的马武也当了将军。次年十月,义军攻克长安,王莽被乱刃分尸。
造反者眼中的大逆贼死了,天下却更乱了,每一个原来声称反对王莽暴政的造反者,都极度渴望扮演王莽的角色,割据一方的“反王”开始了互殴。
这天,早已从匪盗转变为将军的马武偶然见到了一个须眉俊美、额头隆起的男子,这人也是更始皇帝刘玄麾下的将军,他叫刘秀。
刘秀和他哥哥刘縯南征北战,为诛灭王莽和建立更始立下汗马功劳,功高震主。更始元年(23年),早就对刘秀兄弟心生嫉恨的更始帝刘玄诛杀了刘縯!
兄长惨死,若晴天霹雷!而刘秀是何等样人?为了生存,为了报仇,为了有一天能取代刘玄甚至是包揽天下,他隐忍着,暗自为兄长痛哭,表面却向皇帝请罪赔脸表忠心,不露半丝悲情,言谈一如平常。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奉刘玄之名灭掉了盘踞河北邯郸的山寨版天子王朗,再扬声威,龙椅上的刘玄又纠结了,刘玄盘算一番后,封刘秀为萧王,令其放弃兵权,返回长安。
刘秀不是哪里肯受摆布,便借口河北未平,拒绝还都。同时又算计着将刘玄的人、颇具实力的尚书令谢躬除掉!
刘秀打算模仿老祖宗刘邦的敌手楚霸王,搞一出鸿门宴!
这天,刘秀假装诚挚,设下盛大酒宴邀请谢躬。当谢躬面带微笑向他缓步走来时,他看到了谢躬身边跟着一个人,手握长戟,仪表威猛。
谁?马子张是也!
原来,按照当初刘玄的安排,马武是谢躬的部将。
宴席有酒,马武大喜,大碗吃酒,大块啃肉,不亦乐乎。
刘秀早就知道这位好汉的厉害,对于这路人,决不能招惹,只能温柔待之,最好能将其纳入自己麾下,若得了这等好汉,胜过万千兵马!
刘秀深思一番,暂时没对谢躬下手,而是转移目标——拉拢马武。
宴会结束后,刘秀马上套近乎。
“今日能与马将军一聚三生有幸。还请将军随我来。”刘秀笑如春风。
马武虽是酒徒、猛汉,但也是极精明之人,多年的江湖生涯沙场征杀,见惯了明枪暗箭尔虞我诈,他似乎有些明白刘秀的意思。而且这时候,他还没喝多。
这对未来的君臣登上了昔日战国时赵武灵王所建的邯郸丛台(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所用),迎风而立,仰望苍天,俯瞰大地,几多感慨。
刘秀用非常平静的语气对马武说:“我得到渔阳、上谷的精锐骑兵,打算让马将军来统领,不知意下如何?”
马武彻底明白了,刘秀想拉拢自己!
马武思索片刻,谦虚道:“在下愚钝无能平庸胆怯又无作战智略。”
您瞧这话说的!如果马武是无能胆怯之辈,那天下还有猛人吗?而且他也绝非是无谋的莽汉,仅从这番言谈就看得,这人精着呢!
刘秀依旧满面微笑道:“马将军啊,您带兵日久,通晓军事,岂能和我的掾史相同呢?”(掾史,是高官手下抄抄写写的办事员)
观刘秀非凡之仪表,感刘秀王者之气势,闻刘秀肺腑之言谈,“武瘟神”彻底服了!他认定,眼前的这位英雄,胜刘玄百倍!刘秀,就是自己的新老大!
不过马武没有立即拜倒在刘秀帐下,因为他的上级谢躬还在。
马武心想:只要老谢完蛋,他就立即投奔刘秀。
很快,马武梦想成真。
(三)
丛台私会没多久,刘秀派大将吴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传说亢金龙下界)和岑彭(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传说尾火虎下界)偷袭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附近)的谢躬,将其斩杀。马武很激动,连忙翻身上马,一路狂驰,奔向了刘秀的怀抱。
刘秀没有忘记丛台私会的那番话,对马武大加重用。
“马将军就在留在我的身边吧。”刘秀满心欢喜,美髯飘扬。
打这儿起,马武就誓死追随新主公,不离左右,甚至打到了打死也不离开的境界。有一次刘秀派他率军去邺县执行任务,马武听后竟然“扑通”跪下叩首,说死也不愿意离开主公!
此情此景,刘秀更加欢喜。
加入新阵营后,马武想:自己曾是敌方阵营,新主公对自己真能那么相信吗?为了让刘秀相信自己,他不但充分表现忠诚,比如誓死相随,不愿离去,还在每次慰劳诸将的宴会上,主动起身给主公和将领们斟酒,简直都成服务生了。
昔日的绿林豪客、江湖匪盗,竟然变成这般人物?只是为了生存。当老大难,当老大的小弟,也难。
如果马武在刘秀阵营的表现仅仅是表忠心溜须拍马陪酒陪笑,那他绝不会得到重用,更不会成为日后的云台二十八将,也不会被后世演绎为奎木狼武瘟神。
他的武勇和功夫,在刘秀军中,发挥到了极致!
王莽虽死,但天下更乱,群雄蜂起,“反贼”多如牛毛,他们各领部众,割据一方,兵马加起来起来有数百万之众。
刘秀有的忙了,马武也不愁除了斟酒外无正事可干了。
更始三年初(25年),刘秀率军进攻征尤来、大枪、五幡等“反贼”,一开始连战连捷,贼兵一路溃败,惨不忍睹,逃到右北平顺水以北,他们实在跑不动了,于是被逼发飙,突然来了个破罐破摔、背水一战!
刘秀追的太欢了,一时大意,轻敌冒进,没想到冲到了这帮贼兵的包围圈里!
看!那个额头突出胡须飘洒穿着最显眼的家伙就是刘秀!
贼兵招呼着,准备活捉刘秀!
乱箭齐发,枪戟乱扎,刘秀坐骑的肚子重重地挨了一下,马匹惨嚎一声,摇摇欲坠,多亏刘秀有点功夫,急忙纵身一跃,跳到地上,仗刀砍杀。
生死存亡之时,救主的人来了!也许有看官要说了,是马武来了!
错!第一个救主的,不是马武。
头一个赶来的是突骑统领王丰。只见他纵马奔来,砍死了好几个贼兵,接着自己快速跳下马来。
“主公,上马!”
刘秀估计是杀疲惫了或是受了点轻伤,怎么爬不上去,好不容易扶着王丰的肩膀才勉强翻上了马背。
这时候,第二个救主的人来了,这人还不是马武。
他是大将耿弇,和马武一样,也是未来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传说是上天二十八星宿之一房日兔下界。
只见耿弇仗着娴熟的箭术,不停开射,把一群追杀刘秀的贼兵射得人仰马翻,其余贼兵们一见此人箭术超群,暂时不敢上前。
刘秀军的将领们心急如焚,刘秀倒是乐观镇静得出奇,他抚须笑道:“哈哈,我差点让贼兵耻笑啊!”
直到这个时候,马武才终于出现!
“主公快走,末将殿后!”
刘秀看着这位平时追随自己不离左右的盗匪,甚是欣慰,他相信,有马武殿后,万无一失!
刘秀在王丰和耿弇的护卫下,迅速撤离战场。
“咦,那家伙不射箭了?!还护着刘秀跑了?!哈哈,太好了!弟兄们!追啊!活捉刘秀,升官发财啊!
当贼兵们蜂拥而至时,才看清眼前有一位杀气腾腾的将军独自在此恭候!刚才,贼兵们的眼睛全都盯着刘秀了,却没发现这位要命的人!
传说中的武瘟神要发功了。只见他怒喝一声,长戟一舞,顿时惨叫一片,几个贼兵当场毙命!贼兵顿时大乱,他们想举起兵器乱刺,无奈瘟神爷速度太快、出手太猛、招数太狠,所到之处,不死即伤!
追兵们吓坏了,如果再坚持,别说刘秀拿不下,咱们的小命也保不住,干脆闪人。马武殿后成功!
从此只要一打仗,刘秀就用马武当先锋。马武也很争气,每次开打后都是冲在最前。那场景就是:“武瘟神”呼啸而来,如离弦之箭,其他将领则率领兵卒在后面紧紧跟随。贼兵最终一败涂地,刘秀雪耻成功。
(四)
刘秀报仇成功后,一帮下属就琢磨,如果主公称帝了,那咱们个个都是开国元勋,于是开始着急忙慌地鼓动刘秀称帝。
劝老大当皇帝,有个名词叫“劝进”。刘秀麾下谋臣武将那么多,谁第一个劝进呢?大伙都把目光投向了马武——这位兄弟经常跟随刘秀左右,武勇非凡,屡立战功,还救过老大的命,刘秀对他极为宠爱。所以马武最合适。
马武没推辞,他觉得这是好事,而且他非常聪明,很快就想出了一套说辞。
这位时常展示非凡武力的将军又开始展示出色的喉舌功夫了。
马武挺胸迈进,对刘秀慷慨陈词:“如今天下无主,如果有圣人趁机而起,即使有孔子为相,孙子为将,恐怕也无济于事。机不再失,覆水难收,大王虽然谦逊,但还是应该考虑大汉的江山社稷!您应该赶紧即皇帝位,然后再征战。如今天下无主,到底谁是反贼?而你又是攻打哪个反贼?”
刘秀一听,心想:这个胆大包天的酒鬼,竟然把我和反贼搁到一块说!当然这话也确实也到刘秀心里去了。这么些年他忍辱负重、戎马倥偬都是为了啥?说好听了是重振汉室江山,实质上还不是为了那无数人垂涎三尺的皇帝宝座吗?!
但是,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政治家,刘秀觉得这时候时机还没成熟,给自己扣皇帝帽子为时过早。
刘秀故意装作吃惊,说:“将军何出此言?该斩!”
斩我?切,算了吧。你哪里舍得我啊?再说了,你心里哪些小算盘,当我不知道啊?马武心想。但嘴上却说:“所有将领都是这样想的!”
稍停了一下,刘秀故作严肃地说:“好吧,你告诉其他将领们,这事别乱说!”
到了更始三年(25年)六月,实力大大增强的刘秀感觉差不多是时候实现马武的梦想其实也是自己的梦想了。于是乎,东汉帝国(也称后汉)正式诞生。
皇帝论功行赏,第一个劝进的马武受封侍中、骑都尉和山都侯。
刘秀登基半年后,懦弱无能的更始皇帝刘玄就被勒死了,不过不是刘秀干的,而是以暴虐著称的赤眉军,他们攻进长安,灭了更始政权。
更始完蛋了,各地不安分的暴力团伙还有很多,比如到处烧杀抢掠、掘墓**的红眉毛匪徒——赤眉军。所以刘秀这皇帝当的并不稳当,身为刘秀麾下前锋的马武依然任重道远。
无论是马武的上级,还是马武的战友,都知道这位酒鬼是个难缠的凶猛角色,然而,就因为大伙都坚定认为到他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所以在一次血海滔滔的暴力事件中差点害苦了这位瘟神爷。
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天,割据河南和山东交界处的梁王刘永惹恼了光武帝刘秀,两位汉室宗亲干了起来。
刘秀出兵攻打梁王刘永麾下的大将周建,这次派出了两员悍将,一位就是咱们的“瘟神爷”马武,封捕虏将军,还有一位也是未来的云台二十八将成员,名叫王霸,此人出身监狱官,传说是二十八星宿之一鬼金羊下界。
这一狼一羊两员悍将猛扑周建,梁王刘永手下另一个大将苏茂看到战友危,马上率四千人马来救援。苏茂很聪明,不正面出击,而是跑来拦劫马武的粮草。粮草被劫可不得了,马武赶紧掉头解救。
一时间,这仗从苏茂救周建,变成了马武救粮草!这时周建一看马武跑了,心中大喜,他知道战友来帮他了,便从被动变主动,和苏茂一起夹击马武。
马武边打边想:你们哥俩配合得还真好,没事,反正我也有战友王霸配合呢!
马武打死也没想到,苏茂和周建这两支兵马还真够猛,自己竟有些招架不住,敌兵越围越多,马武手下的人却越来越少!
我操,王霸那熊孩子死哪去了?!马武又急又累,满身臭汗!
原来,马武的好战友王霸还在大营里优哉游哉地呆着呢!
马武的心里那个恨啊!你这个混蛋王霸!还真是个王八!竟不来帮老子!虽然老子够猛,但架不住人多啊!
狂躁的马武冲出血路,手刃了几个敌兵后,直奔王霸大营,扯开嗓子大喊:王霸将军!快来救我!兄弟快不行啦!
奎木狼要玩完了,呼救鬼金羊来帮忙,但是“羊”在大营里喊了一句让“狼”嫉妒崩溃的话:“老马啊!贼兵太盛啦!我这时出兵,咱俩都得玩完,你自己努力噢!”
我操!贼王霸!见死不救,想坑爷!
马武越想越气,敌兵越围越多!没办法,只有把愤怒转化为力量,使劲杀!
王霸真是见死不救吗?其实不是。他对马武说的话没错,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知道马武的实力,知道这个打不死的小强能扛得住。
当将士们看到马武在外面惨遭群殴,都忍不住和王霸争执起来。王霸淡定地解释道:“苏茂兵精人多,我们将士都很害怕。而马武过于依赖我军,两军不一致,肯定会招致失败。现在咱们坚守不出,贼兵便会轻敌。马武得不到支援,自然会玩命,战力倍增。这样,贼军就会疲惫,我们趁其疲时出兵,绝对可胜!”
王霸这招确实不错,就是苦了马武。无奈中的“瘟神爷”只有独自发威,奋力拼杀。马子张果然打不死,直杀了很久很久!大量敌兵的尸体倒在马武的马下,马武手下的兵士也越来越少。
看到这一场景,王霸麾下的数十名剽悍壮士实在忍不住了,他们纷纷断发请战,要知道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可随便毁坏的,由此可见他们真是急了。
王霸感觉差不多是时候了,便打开后门,派出摩拳擦掌的精锐部队袭击苏茂和周建的背后,苏周二将虽占上风,但由于马武太猛,他们的军队也累得够呛,王霸突然出兵,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苏周二将抵挡不住,慌乱败退!
尚未虚脱的马武回到大营,已成血人,冲着王霸大吼:“想害死我啊!”王霸抱拳笑道:“此虽下策,但不用这招,咱又如何能取胜呢!来人啊,给马将军摆酒宴压惊,也给马将军祝捷,让马将军喝个够!”
马武和王霸这段狼和羊配合出击的故事结束了,接下来马武又和另一位战友演出了一段狼和兔的故事。
(五)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夏,马武和传说中二十八星宿之一房日兔下界的建威大将军耿弇(就是前面在刘秀危难时射箭救驾的那位)率军出征占据陇西(甘肃)的军阀隗嚣,连日奔波的汉军刚接近隗嚣的地盘,就发现群山险峻,崎岖难行,羊肠小道又皆是些木石堵塞。
汉军将士们正发愁呢,突然隗嚣大军从高处杀出,又累又愁又惊又乱的汉军叫苦连天,前队多被杀死,后队自相践踏!耿弇虽是百战名将,但遇到这种状态,一时也拿不出对策,只能引兵边战边撤,隗嚣军紧追不舍!
正所谓“哪里有难都想你,哪里有险都有哥”,在此危急时刻,马武被激怒了,他快速进入狂战士状态,在最短时间内选出了一波精锐骑兵,带头殿后。
只见马子张全身披挂,手握长戟,跃马而出,怒目狂吼,逆流而上,大战追兵,身后精骑紧紧相随。
在评书演义中,马武的兵刃是锯齿飞镰大砍刀,劈砍起来恰似雷霆,百十人不得近身。在正史上,马武的兵器并非大刀,而是长戟,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汉军将士多用长戟,马武也不例外。
马武手握长戟,呼啸而出,好似旋风。直刺处,血花飞溅,横击处,惨嚎一片!隗嚣军大惊失色,这本来不是打得挺顺利嘛?没想到竟然冒出这么个瘟神,完全出乎意料!《后汉书》中对于马武这段精彩的实战表演,只用了两个字来诠释,可谓言简意赅、精辟绝伦——
奔击!
跟随马武的精锐骑兵见先锋将如此骁勇,也爆发**紧随主将玩命。一番杀戮过后,本来就要打赢这仗的隗嚣大军被马武及其麾下战士斩杀了数千人!
隗嚣大军无奈,只得后撤,险被全灭的汉军终于得以安全地撤回长安!
从此,马武舞戟奔击退敌的壮举传遍天下,最终被载入史册,流传至今,为后人将这位酒鬼**演义为天下无双的武瘟神提供了一段最重要的史实依据。
(六)
刘秀削平天下群雄后,马武的日子安逸了许多,戎马倥偬似乎只能出现在酒后的梦里。平静岁月里的马子张愈发骄傲自大,甚至有些狂妄。想当年,他刚加入刘秀阵营时,是何等低调谦虚,总是以服务生的身份给主公和诸将们斟酒。现在呢,截然相反。
酒,还是酒,但人已经变了。马武灌了点酒,就开始胡说八道,还经常当着皇帝的面吆五喝六,侮辱同僚,指责他们的短长,从无收敛。还好刘秀生性宽容,一贯善待臣下,大处制约,小处纵容。他觉得马武这人酒醉无德,思想简单,平日里最多也就醉酒胡说,闹不出大名堂。所以,刘秀只把马武发酒疯的事儿当笑话来取乐,为平时繁忙的政务增添几分轻松搞笑的情趣,并不对他严加灌管束。
这就是政治高手的御人之术啊!
有一次,刘秀大宴群臣,闲聊时说道:“各位爱卿,如果你们不碰到机遇,那你们自己估计能混到何种官职啊?”
大臣们一一作答,轮到酒鬼马武时候,他说:“臣凭着勇力,可以做到郡守军尉抓捕盗贼!”
刘秀听后哈哈大笑:“你自己不当盗贼就不错了,还抓贼?我看你能做个亭长(汉朝时乡村十里一亭,就是刘邦曾经干的这个芝麻官)”就不错了。”
朝堂笑声不断,君臣一片和谐。
不过由于刘秀溺爱的过火了,马武还真就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祸事。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马武被刘秀派到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防备匈奴。这位瘟神爷估计又喝高了,犯了故意杀人罪,把一个军吏给弄死了,结果获罪。朝廷对他惩罚的方式还算轻——没收了他的将军印绶,削减了他的五百户封地,让他带着老婆孩子回家老实呆着。
对于马武在和平岁月里的一些操蛋表现,除了居功自傲外,还有一个更好的的解释:长时间不摸兵器,闲的蛋疼……
还好,让马武受折磨的和平日子并不长久。永平元年(58年),西羌入侵陇右,杀死汉军将领。这西羌有一首领名曰滇吾,极为凶悍,最爱烧杀抢掠。此时光武帝刘秀已经去世,皇位上坐的是他的子汉明帝刘庄。听得西羌侵犯,汉明帝立马想到了父皇最宠爱的酒鬼马武!对付凶悍的敌人,必须派出更凶悍的角色!
马武受命和窦固等将领率领四万大军出击,开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战!
依旧是纵马舞戟,依旧是所向无前,老将之勇不减当年。经三次大战,终于在今天的青海一带大破羌兵,斩首四千六,生擒一千六!
看着眼前这一令人激**的场景,马子张痛快地将长戟插入地面,惬意地掏出酒壶,饮了一大口……
四年后,即永平四年(61年),东汉开国猛将马武去世,留下了那杆嗜血的长戟、各种或空或满的酒壶以及“武瘟神”的传说。七百多年后,大唐诗人杜牧在他的《东兵长句十韵》中写到了这位英雄: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在今天的山西省陵川县东面和山东省济南市西南面,各有一座马武寨,传说前者是“武瘟神”屯兵之处,后者是“武瘟神”造反之处,这两个旅游景点,或多或少地能让今天的人们感受一番这位大汉英雄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