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

42.官家二代 变身“太岁”——铫期

字体:16+-

(一)

传说中,光武帝刘秀出征,常有一红一黑两位擅长催命煞星相随。这二煞中的红煞星便是的前面咱说过的“武瘟神”马武,说其“红”,是因为演义中的马武生就一脑袋赤毛如同烈焰。

在说书人的口中,“黑煞星”乃马武的亲密战友亦为生死之交。此人名叫铫期,绰号“黑太岁”(归刘秀后又改称“汉太岁”)。何为“太岁”?道教传说中的天界凶神也!太岁星君,掌一年凡间之事,主福祸,共有六十位轮值。犯太岁者,霉运当头,凶险之极!

据说那太岁爷有地上也有化身,若在太岁头上动土,便会引来灾祸。那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中阮氏三雄之首的阮小二,便由于刚猛凶悍,江湖人送绰号“立地太岁”。

马武、铫期,一个瘟神,一个太岁,皆为令人胆寒的凶神,真是天生一对,后人将这哥俩并列为门神以镇宅驱鬼辟邪。不过到了隋唐年间,又有两位更凶猛更传奇的功夫高手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横空出世名垂青史,于是喜新厌旧的老百姓才又将门神由马武和铫期换成了隋唐的这两位猛士。

和战友马武一样,铫期也是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传说乃上天二十八星宿之井木犴下界,和马武的星座奎木狼同属“四木禽星”。

犴,狴犴也,传说中的神兽,龙生九子之老七,形似老虎,能辨善恶,凶猛好斗,古人常将其画于牢狱门上。水浒一百零八将排行第四十一位的郝思文,为大刀关胜之副将,只因其母怀胎时梦到井木犴投胎,于是便以此星宿为绰号。

和奎木狼一样,井木犴也曾来到人间溜达了一圈。在《西游记》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中,井木犴和奎木狼等星君下界帮助孙悟空大战犀牛精,这井木犴可“上山吃虎,下海擒犀(古代有传说犀乃水兽),三大犀牛妖王之一的辟寒大王就被他活活啃咬而死,其手段可见一斑。

传说中,井木犴转世的铫期生得面似锅底,黑中透亮,如同烟熏的太岁、火燎的金刚。

传说中,这位黑太岁掌中的兵刃有两个,一长一短,长者乃吸水提卢枪,短者乃打将钢鞭。所谓钢鞭,大伙比较熟悉,即竹节状的金属棍棒也。而吸水提卢枪却是个稀罕玩意。此枪上佩锁链,链悬暗器,可甩出击敌。枪身又有一个小孔,无论插入污水还是血水之中,都会将其吸入并过滤为甘泉,可使因杀敌而渴得半死的将领大爽一番,端的是高科技玩意。铫期保着刘秀重振汉室江山,全仗此枪。

以上关于铫期的描述,往好听了说皆为演义,往难听了说都是扯淡,正史中的铫期没那么多华丽包装,但是也确实和传说中的井木犴一样威猛、强悍、热血、善战,他可是云台二十八将中,唯一一位正史明确所载一次性亲手击毙五十多号敌手的老兄!

(二)

铫期,字次况,颍川郏县(今河南平顶山)人,老爸铫猛是西汉末年的桂阳太守,类似于现在的市长,兢兢业业地为了大汉政府工作了一辈子。

铫期身高八尺二寸,容貌独特,庄严肃穆,威风凛凛,雄武超凡,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官二代,而像个只凭强大气场就能秒杀无数宵小的金刚战神。

铫期的成名并非源自于他的勇,而在于他的孝。

那一年,铫猛市长突然去世,铫公子化悲痛为力量,擦干眼泪,严格遵循儒家之道,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为爹服丧三年,此举在推崇礼仪的古人眼中,实为大孝特孝当为楷模,从此家乡父老争奔走相告争相传颂,超级孝子和杰出青年的名声响彻颍川。相比那些打着老爸旗号胡作非为的官二代,铫期真是强上万倍。

铫期有一个精通《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的同乡,姓冯,文武双全,性格谦逊,他听说铫公子的光辉事迹后甚为欣赏,常赞不绝口。冯公子心中暗想:若有一日我得遇明主,一定把铫公子也推荐了。

没多久,造反的刘秀挥师颍川,冯公子大喜,毅然抛弃了王莽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加入造反阵营,并立即得到刘秀重用。接着冯公子连续给刘秀推荐了好几个老乡,求贤若渴的刘秀来者不拒,全部封官留用,铫期便是重点推荐对象。

铫期孝义的美名让刘秀赞叹不已,见面后其威猛形貌更让刘秀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刘秀马上给铫期封了一个贼曹椽(主刑法)的暂时性职位。

铫期也久闻刘秀之雄才伟略世所罕有,表示誓死追随老大,无怨无悔,不离不弃。从此之后,孝子入朝变忠臣,公子披甲成猛士。

那位推荐铫期的冯公子名叫冯异,日后和铫期都成了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传说是二十八星宿之箕水豹下界,在天上就和铫期的星座井木犴是好战友。

刘秀喜得“井木犴”没多久,突然有一个算命先生呼吁天下,紧急求购刘秀的人头,其悬赏的价格令无数人眼红——食邑十万户!这竟然和昔日大秦相国吕不韦的封邑待遇一样!

这位算命先生就是自称汉成帝之子、在河北邯郸登基的王郎。

此时刘秀正在蓟城(今北京),王朗的悬赏文告也已传到了蓟城,城内不少人都极度渴望当这个“十万户侯”,争相恐后纷纷响应,恨不能赶紧把刘秀的脑袋摘下奉献给王郎。

此地危险,不宜久留,刘秀立即扛着他那颗价格不菲的脑袋,在几个保镖的护卫下翻身上车,直奔城门!

刘秀急欲出城,却死活出不去,因为有成百上千的人把这位未来的皇帝给围堵了,这帮给刘秀制造麻烦的人倒不是那帮响应王郎渴望发财的人,而是一些普通百姓。

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就喜欢看热闹,这不,听说有一位脑袋价值十万户的奇人离自己那么近,蓟城的百姓们激动得不行,他们呼儿唤女扶老携幼蜂拥而来,嘈杂喧哗弥漫全城,人头攒动堵塞交通!

堵车堵得如此严重!这可如何是好?刘秀心急如焚!

如果来硬的,动武驱逐吧,实在有损自己的仁义形象,毕竟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其中不乏老弱妇孺,怎么可以对他们兵刃相向呢?

唉,愁死我了!如果会轻功可以飞过去,该有多好啊!唉……

就在刘秀满心纠结的时候,传说中的太岁爷突然出了一个奇招!

只见铫期端坐马上,高举长戟,怒目横眉,气运丹田,吼出了一个字——“跸!”

要么说古人说话简捷呢,这个“跸”,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来啦!高度戒严啦!闲散人等全部回避!否则……

这一声“跸”可了不得,好似晴天霹雳,百姓们只觉得耳边响起了炸雷,又如突然闻听了狮吼虎啸之声,有些离得近且眼神好的人定睛一看,差点魂飞魄散——俺的亲娘啊,是一位两眼瞪得如同铜铃、摆出要杀人造型的凶神吼出了这恐怖的一声!赶紧逃命吧!一时间,百姓们吓得肝胆发颤,四散而逃。

哈哈,总算得救了!刘秀很欢喜。其喜有三:

第一自然是堵车问题的顺利解决;

第二他终于见识了铫期的非凡手段,看来当初收他的时候没看走眼;

第三铫期吼出的“跸”是帝王的专用词,野心勃勃的刘秀不由得心中暗爽。

铫期的吼功,既显示出他超强的“内功”,也显示出他非凡的拍马屁本领。

(三)

道路通畅后,铫期护卫着刘秀赶到城门,不料,城门的守卫很不厚道,死活不让刘秀出城,刘秀大怒——这帮烦人的家伙可不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杀!铫期再次发威,手持长戟一阵狂舞,和战友们一起斩尽挡道者,使刘秀顺利出城,彻底离开了险境。

铫期随刘秀离开蓟城后,来到信都(今河北冀州),被封为裨将(副将),属邓禹直接统领。这位邓将军乃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传说二十八星宿之角木蛟下界。他是刘秀的密友兼同学,是个玩得转笔也耍得好刀的文武全才,最受刘秀的信赖和倚重,凡是他说的话,刘秀几乎全都奉为金玉良言,听信不疑。

在刀光剑影的日子中,“角木蛟”邓禹越看“井木犴”铫期越顺眼,只因铫期的胆略和能力超过了邓禹麾下所有的将领。邓禹乐坏了,便给予铫期特殊待遇——提升为偏将军(三国时的关羽、赵云皆担当过此职),拨给他两千士兵,而邓禹麾下的其他将领,官位皆低于铫期,麾下也只有几百士兵。不久邓禹将此汇报给刘秀,刘秀十分赞许,倍受领导们青睐的铫期也被派去执行更多的军事任务。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和高价求购他脑袋的“算命天子”王郎进行大决战,两军血拼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城下,汉军玩命围攻,王郎军玩命死守,场面异常壮阔,也极为惨烈。

想当年,盖世英豪西楚霸王曾于此处破釜沉舟声振寰宇,如今刘秀阵营中也有一位壮士勇冠三军仿佛霸王附体,此人便是铫期!

但见铫公子抖擞精神,尽显太岁之威,开启英雄之杀,挥戟而上,身先士卒,奋力攻城,忽而钩刺劈砍,忽而闪展腾挪,矢石雨下全当虫舞,血流成川视若沐浴。

此时此刻,这位太岁爷似乎真的化身为传说中“吃虎擒犀”的井木犴了!他把王郎军的将士都当做他要猎取的老虎和犀牛——拼死守城的敌军其凶猛和顽强程度也确实堪比虎犀!

“啊!铫将军杀上去了!”一位刘秀军士兵惊呼!

“啊!那家伙杀上来了!”一位王郎军士兵惊呼!

没错,铫期在所有汉军将士中第一个登上了城楼!敌我双方的士兵呼声刚落,就有数名王郎军士兵死于铫期的兵刃之下!

但见铫期登城后如疯魔一般冲入敌兵聚集最多的地方,所到之处,血浆横飞!

“井木犴”尽情地啃食着它的猎物!

猎物也是凶悍的,被逼急了的猎物更为恐怖。在混战中,也不知哪一位敌军猛士重创了铫期的前额,顿时,“井木犴”的脑袋上热血直淌,变成了面如重枣。

敌兵看着一脑袋鲜血哗哗的铫期,突然有些发愣,他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异兽下一步要干什么!

只见铫期胡乱擦了一把脸,尤其是把眼睛和眼睛周围的鲜血擦干,以免影响视线,接着又迅速以头巾当纱布草草包扎了伤口!这一举动把敌兵吓着了,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暂时止了血的铫期“嗷”得一声奔了过来,霎时,这几个敌兵集体归西!

不灭敌兵,决不后退!本该因伤撤退的“井木犴”坚持继续玩命,其他汉军将士见铫期如此“变态”,无不心灵震颤、深受鼓舞,于是全都以铫期为楷模,奋勇杀敌,终于大破王郎军。

从铫期先登陷阵,到此战汉军完胜,铫期亲手击毙的敌兵竟达五十余人,虽然还没达到“百人斩”的无敌地步,但在正史中已算是罕有的壮举了,这一纪录,不但在云台二十八将中无人可比,就算在整个两汉历史上也是无可匹敌。

“算命天子”王郎被灭后,刘秀回想起血战巨鹿的壮烈一幕,感叹不已,遂拜铫期为虎牙大将军。铫期也挺有意思,刚升官就对刘秀说了一番颇为激**的话:

“主公,河北之地,连接边塞,人们习于兵战,号称精锐勇猛。如今更始帝刘玄政治败坏,国势危殆,天下百姓无处归往。主公占据河山之险固,拥有精锐兵马,应该顺应万众思念汉之心,那么天下谁敢不从?!”

铫期这番话的意思非常明了——让刘秀赶紧称帝。看来“井木犴“的武功和语言都够猛的。

刘秀心想,这铫次况还真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他很有些战略头脑嘛,对于当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也在理,说了那么一大通,无非是想让我当皇帝,我若登基,他可就是开国元勋!好个虎牙大将军,鬼精啊!

想到这儿,刘秀哈哈大笑,说道:“卿是想把实现当年‘传跸’之事吧?!”

就在铫期鼓动刘秀称帝而刘秀还在考虑之中的时候,有人来砸场子了,河北一带实力最强的“反贼”铜马农民起义军兴兵数十万杀入清阳(今河北邢台清河县东南)和博平(今山东聊城荏平县西北)。

在铫期眼中,他无比热爱的老大刘秀才是真命天子,可在当时正闹得起劲的铜马军眼中,刘秀算个屁,反正大伙都是反贼,无非刘秀的出身好点罢了,但其造反前不也是个种田的?

“反贼”不灭,吾心难安!刘秀当即下令虎牙大将军铫期和诸将前往迎击!

铜马军虽多是“泥腿子”,但仗着人多势众劲头正足牛气哄哄,铫期和诸将率汉军与其数次交手,竟连战连败!这可把铫期惹烦了,也激怒了,只见心怀不甘的铫大将军“嗷”地一声爆发了太岁秉性,玩起了背水一战!

不久前还在巨鹿“霸王附体”的铫期这时变成了“韩信附体”,他率军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对敌决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汉军无不以一当十,集体发飙,全杀红了眼,一开始还连连得手的铜马军终于招架不住,其非军事专业的本质彻底暴露,死伤惨重。

“主公啊,末将又在浴血奋战啦!贼军已然坚持不住啦!但我军实在势单力孤啊!末将再杀下去的话估计就精忠报国啦!”铫期边砍边想,周边惨嚎阵阵。

“铫卿啊,表现得太好啦!孤就知道你肯定扛得住!你的艰难时刻马上就结束啦!孤来也!”刘秀满腔豪情,率领救兵及时赶到!

刘秀在危难时,有麾下猛将及时救护,而麾下猛将危难时,刘秀亦及时相救。君臣辅车相依,汉室复兴之梦的实现,不远矣!

刘秀以绝其粮道的招数将铜马军彻底击溃,铜马军意志不坚,哭着喊着就投降了,刘秀把他们全部收编。从此,他们再也不会把刘秀当个屁了……

(四)

搞定铜马后,刘秀再接再厉,矛头指向其他反贼,于射犬(今河南焦作沁阳市附近)攻打青犊、赤眉两拨农民起义军。能灭一个算一个,全部灭完了心愿。

汉军装备齐全斗志昂扬,农民军见汉军势大,不敢硬拼,于是急中生智,突袭汉军辎重!

就在农民军大喜过望以为得手之时,斜刺里突然杀来一骑,人吼马嘶,尘埃飞扬,还没等农民军看清来者面貌呢,就这位骑将戳翻了好几个。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汉太岁”也!这铫期本来身在前军,忽听得士卒来报后军辎重遭袭,心头猛地一惊,随即持戟拍马疾返后军,杀入敌阵!

“贼兵”哪里知道,眼前杀来的这位前来救护辎重的将军就是曾在巨鹿顷刻间“手杀五十余人”的太岁凶神,他们恶狠狠围上来群殴,铫期再次启动“吃虎擒犀”的“井木犴模式”,巨鹿血战的一幕重现了。铫期手中的兵刃,就像井木犴的利爪尖牙肆意乱舞,疯狂地**着群敌,所到之处,尸身遍地。

射犬血战,铫期亲手击毙敌兵的具体人数,史载不详,《后汉书》中只说他“手杀伤数十人”,“数十人”是多少?这可以理解为二三十,也可以理解为七八十,反正不少,也是算是个了不起的战斗记录了。

昔日巨鹿血战时,铫期前额受创,但依旧带伤继续杀敌,而这次对敌,铫期又一次把这种玩命精神发挥到极致,“身被三创”,浑身透红,仍坚持给敌人放血、摘敌人脑袋,甚至越杀越亢奋,越杀越起劲。打到最后,“贼兵”的身心彻底受不了了,不约而同地连滚带爬逃离战场,逃走时又被铫期击杀了几个!

“哇哈哈……”看着敌兵败逃的狼狈样,满身是血的“汉太岁”不由得放声大笑,那声音好似雷鸣,响彻四方,就和昔日他吼出“跸”时一样……

说到这儿,也许有朋友要说了:这铫期也不是那么强啊,那些真正的功夫高手都是秒杀众多敌手而自己不会受损半根毫毛的,那铫期两番血战虽勇猛过人,但自己总是受伤,真功夫还没练到家嘛!

您要这样认为,那我就得郑重地告诉您,您肯定被武打类的小说、评书、游戏或影视给“荼毒”了,像那种单身冲入敌阵瞬间秒杀百十人而自己毫发未伤的的大将或大侠,全是扯淡。记得《神雕侠侣》中,金庸老爷子写的一段战斗还算靠谱,即老顽童、黄药师等绝世高手参与襄阳大战,在数十万蒙古大军群殴的状态下也差点扛不住,那老顽童还中了三支箭。

刀枪不长眼,乱箭更无情,历史上真正的格斗和战阵,总是异常残酷血腥的,绝非文学、影视或游戏作品中渲染地那么浪漫、轻松和虚幻。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终于可以真正地享受“跸”这个字了,他于鄗城登基,改元建武,东汉帝国和汉光武帝正式诞生。光武帝犒赏百官,铫期受封安成侯,食邑五千户。此时天下依旧群雄割据,东汉君臣们依旧任重道远。

刘秀的皇帝宝座还没坐热乎呢,魏郡(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突然冒出三拨进行严重暴力事件的“恐怖分子”,刘秀很生气,马上任命最擅长吓人也最擅长杀敌的铫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前往平乱。

这大乱魏郡的“恐怖分子”第一拨是穷人——檀乡和五楼两支农民军,他们趁乱打劫,杀入魏郡的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和内黄(今属河南安阳市),气势很猛;

第二拨是富人——魏郡的豪强世族,这帮人反复无常,今儿个投降明儿个反;乐此不疲;

第三拨是军人——更始部将卓京所率部众,卓京看到好多豪强世族都在闹事,还有不少来鼓动自己跟着一起折腾的,于是寂寞难耐,也开始在魏郡的中心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磁县交界处)图谋造反。

三拨恐怖分子眉来眼去,勾肩搭背,有的明里动刀,有的暗中使诈,把整个魏郡搞得乌七八糟、人心惶惶,

魏郡形势异常复杂,“汉太岁”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这可不是光凭武功高就能搞定的,昔日铫期杀敌时所使用的“井木犴发飙战术”在魏郡似乎并不适用。虽然在此次行动中,武勇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智商却更为重要。

刘秀之所以派铫期前来魏郡,也是知人善任,长期的观察和接触,刘秀已十分清楚他的这位爱将四肢超发达但头脑绝不简单,

铫期到任后,立即掀起阵阵风暴,或坐镇邺城太守府第发号施令,或亲自披挂上阵领兵围剿,杀气逼人的刀戟直指“恐怖分子”!

“井木犴”先调动本郡部队收拾卓京,政府军出击迅猛,压根就不是造反材料的卓京难以难敌,损失了六百多人,卓京差点吓疯了,掉头就跑,不但扔下了大批追随他闹事的将校们,还扔下了老婆孩子。铫期继续追杀,斩其将校数十人,将卓京妻儿全部俘虏。紧接着铫期调转枪头,猛击檀乡和五楼的农民军,这农民军的战力并不比卓京强,一溃千里,损失数百人,余者或逃或降。

这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干净利落,铫期的统帅才华尽显无遗。

至此,三拨“恐怖分子”只剩下那帮豪强大族了。面对这帮蠢蠢欲动的有钱人,铫期竟然刀枪入库放弃了暴力!

“井木犴”要用奇招了——攻心!

(五)

邺城有个叫李熊的豪强,官居督盗贼之职。此人比较安分,但他的弟弟李陆却心怀不轨,打算跟农民军里应外合,品尝一下造反的味道。可惜李陆这事保密工作做得很差,很快就有人跑去告诉了铫期:“太守啊,李熊之弟乃反贼也!”

没想到铫期神情自若异常淡定,只平静地说了一声:知道了,退下吧。

人们都疑惑了:这位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太岁爷如何变得如此温柔了?他不是要平乱吗?怎么这反贼就在跟前,他为何不赶紧采取行动呢?

第一拨告发的人前脚刚走没多久,第二拨告发的人就来了,接着是第三拨、第四拨……七嘴八舌,但内容只有一个——李熊他弟勾结贼寇要造反。

直到这时,铫期才不慌不忙地发出命令:“来人啊,把督盗贼李熊召来问话。”

李熊听得太守召唤,心想这下完蛋了,肯定是自己那个败家弟弟惹的祸事。一人造反,株连全家。铫太守可是个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狠角色,落到他手里,全家都没好,还不如带着老妈主动领死算了。

脑子有些崩溃的李熊来到太守府见到铫期后,“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接着磕头如捣蒜,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呜呜呜……我那个不争气的弟弟啊,不学好啊……呜呜呜……大人啊,这也怪我平时管教不严,我愿和老母一起领死。”

铫期心平气和地说道:“你是官差,如若你觉得给朝廷工作不如当贼快乐,那你可以马上带着母亲投奔李陆去吧。来人,送李大人出城。”

李熊顿感惊悚,全身汗毛直竖,这位传说中的太岁爷,咋变成这样了?他这话是啥意思?还没等李熊心里忐忑完呢,他已被太守府人送出城了。

出城后,李熊脑子清醒了许多,他马上找到李陆,劈头痛骂:“贱人!不孝!好日子不过,吃饱了撑的去当反贼!连累我!连累咱娘!”

接着李熊又把铫太守的“仁义恩德”使劲渲染了一番,李陆听后感动到极致,愧疚到极点,思想一下子就升华了,发自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造反行为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全家,更觉得铫太守对自己全家简直是再造之恩。

为了向铫太守谢罪,李陆猛然拔刀自尽。

铫期看到李陆的尸体,嗟叹不已,下令以礼安葬,并恢复了李熊原来的官职。

一句话,就弄死了一个可能造反的头目、平息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叛乱,铫期的功夫已然达到如此超凡境界。真正的绝顶高手,不在于能手握利刃秒斩首多少,而在于手无寸铁却能杀人于无形,更在于能止戈为武。铫期,都做到了。

铫期恩威并用,软硬兼施,魏郡从此一片和谐,当地官民,提起太守大人,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刘秀驾临魏郡,亲眼看到这片土地在铫期太守治理下的安定团结,皇上大喜,封铫期为太中大夫(皇帝近臣),从此铫期离开魏郡跟随皇上回到京城洛阳,又被任命为卫尉。这汉朝有三公九卿,卫尉便是九卿之一,肩负着统领禁卫军护卫皇宫保卫皇上的重任,类似于中央警卫局局长。

铫期调到中央工作后,秉性不改,曾在战场上和地方上发威的他,面对皇上依然胆大包天,只要刘秀稍有不对,他马上板着那张凶神脸犯言直谏。

这一日,光武帝在皇宫里宅得有些寂寞,便突发奇想,打算和铫期微服私访,驾车去附近旅旅游。没想到铫期当即蹦出来挡在御驾前顿首说:“臣闻古今之戒,变乱皆发生于未料之时,实不愿陛下微服出行!”

想当年,刘秀车驾被百姓阻挡,铫期一个“跸”字解了围;如今倒好,事儿,又发生了,主角还是这两位,但那个解围的变成了挡驾的。

敢挡銮驾,这个铫期好大胆!不过这家伙说的似乎也很有些道理,也是为朕着想。刘秀想了一会,决定听从劝谏,调转车头返回宫内,不愧是个好皇帝。

正史中的铫期结局不错,他于建武十年(公元34年)寿终正寝,刘秀甚为悲伤,亲临丧葬,赠送印绶,追谥“忠侯”。

铫期一生为人信义为重,刚直不阿,为将以来,虽杀敌无数,但却从不滥杀无辜掳掠百姓,入朝廷后忧患国事,敢于犯言直谏,确实如传说中的“狴犴”一样,成为后世王朝忠君直臣的楷模

不过演义评书和京剧中的铫期结局极惨,其子铫刚当街劈杀了胡作非为的太师郭荣(刘秀的老丈人),铫期得知儿子闯下大祸,亲自绑子上殿,并自缚请罪,刘秀感念铫期昔日功劳,免其死罪,但郭荣之女郭妃依然怀恨在心对铫期百般陷害,终以“非礼罪”将铫期斩首,铫期的老哥们马武听说此事,气炸心肺,以金砖追打刘秀,最终自杀身亡。

这些故事纯属虚构,若历史上的光武帝刘秀真是这样的昏君,怎会受世人赞誉至今?看来“毁人不倦”的文艺作品不仅仅是当今的一些小说和影视剧啊,传统说书人也类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