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历史上的古代武功高手

43.曹操保镖 狂野斗士——典韦(三国·魏)

字体:16+-

(一)

话说东汉末年,襄邑人老刘和睢阳人李永不知因何事结下冤仇,那李永原来当过富春县长,颇有势力,老刘敌不过,无奈只能蜗居在家里干憋气。

老刘的遭遇惹恼了一位英雄,他怒吼一声,拍案而起,决定为老刘报仇。

此人乃老刘好友,陈留已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人,生得形貌魁梧若巨灵天神转世,膂力过人似大力金刚下凡,志节高远,尚义任侠,武艺绝伦,性情狂暴。

当他下定决心要取走李永性命的那一刻起,李永便注定了这辈子就要玩完。

这猛汉虽热血豪壮,却非无脑之人,他早知那李永掌握官员特权,家中戒备森严,防卫甚谨,便心生一计!

猛汉弄来一辆小车,上载烧鸡美酒,推着前往李永府上,在他家门口假装成等候别人的闲汉。没多时,李府大门打开,李永两口子走了出来,猛汉瞅准时机,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藏于怀中的匕首,一击命中,李永登时毙命!李永妻子见状,正欲大呼救命,猛汉回手一刀,两口子便去地府团聚去了……

连人家老婆也杀,这猛汉够残忍的。

一般的入室杀人者,行凶后多是立即逃窜,可这位猛汉却甚是奇葩,他宰杀了李永夫妇后,面不改色不慌不忙,从李府内大摇大摆而出,接着取下小车上暗藏的刀和戟,如逛街似的溜溜达达缓步而行。

李永居所靠近集市,整个集市的人都被猛汉之举惊得目瞪口呆!

李永夫妇被杀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城,官府很震惊,李永可是一个政府的老干部,他的死,不能不重视。

官府派出数百人追拿凶手,而猛汉依旧淡定如初,继续在街市上溜达,那数百人持刀抡矛已远远望见猛汉,却无一人敢上前靠近。喜剧的一幕出现了:猛汉往前走一段,数百人就在后面尾随一段,但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

猛汉走了四五里路,正遇到前来接应他的同伴,猛汉冷笑一声,心想:大爷不陪你们玩了!随即挥舞刀戟,和同伴反身教训追赶他的人,那数百人被猛汉杀了个鸡飞狗跳色彩斑斓。自从之后,猛汉大名传遍江湖,诸多豪杰纷纷膜拜。

这位大侠的名字,熟悉三国的朋友并不陌生,他叫典韦,字是什么?正史和演义皆无记载。

(二)

在京剧舞台上,典韦乃黄色脸谱,有歌唱到:“……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脸谱中黄脸的含义是:剽悍、凶猛、冷酷、暴烈。典韦性情,确是如此。

在罗贯中笔下,典韦的武力堪称曹魏第一,和罗贯中竭力吹嘘的关羽张飞赵云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比他强的,只有温侯吕布。

在很多三国游戏中,典韦的武力设置也是极高的,必杀技也甚是厉害。当然,智力值却是低的可怜。没办法,一般游戏中,凶猛肌肉男的智商也就这个层次了。

京剧、演义和游戏之所以对典韦的武勇大肆渲染,皆因正史中典韦的功夫确实了得,他的一生极为短暂,却如流星般绚烂,堪称一部华丽的英雄传奇。

话说典韦为好友报仇后,浪迹江湖。时值东汉末年,董卓乱政,群雄并起,典韦投奔了起兵的陈留太守张邈。刚到军中,典韦便做下一事,把观者惊得瞠目结舌。

张邈军中有一牙门大旗,高大粗壮,重约百余斤,好似擎天柱,全军上下无人撼动,而典韦一只手便将牙门大旗轻松竖起。军司马赵宠和其他将士看了大为惊异,心想:我个妈呀,这家伙还是人类吗?

典韦在张邈军中干了没多久,就跳槽了,投奔了曹操的军队,成为曹操最信赖大将的属下。这位大将和典韦一样,皆属狂暴型战士,而且也曾经是一个“杀人犯”,他的名字叫夏侯惇——传说中吃了自己眼珠子的独眼龙。

夏侯惇第一次杀人时十四岁,干掉的是一个侮辱他师父的人,从此浪迹江湖。直到曹操起兵,成为曹军阵营中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战将之一。

性如烈火的夏侯惇一见到典韦,就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英雄相惜,越看越爱。在此后的征战中,典韦“数斩首有功”,升为司马,不但更为夏侯惇所重视,更是引发了曹操的注意。

事实证明,典韦在曹操手底下,远比跟张邈强上百倍。在张邈军中,他也就举个大旗,而在曹操麾下,他将在沙场之上全面发挥出惊人的武力。

关于典韦具体是怎么投奔曹操的,《三国演义》写得详细,说有一日夏侯惇在山中打猎,突然看到典韦追逐猛虎跳过山涧(比那些和老虎格斗的厉害多了,人家直接把老虎吓跑了),惊赞不已,便收于军中,推荐给曹操。

典韦打虎,纯属虚构,真正历史上,曹魏军中和猛兽格斗的,只有曹操那位“黄须儿”曹彰,典韦和猛兽,还真没打过交道。曹彰的故事,咱后面还会细说。

在《三国演义》中,典韦曾和其他五名战友(夏侯惇、夏侯渊、许褚、李典、乐进)群殴吕布,上演了继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之后又一幕群殴三国第一猛将的好戏——六英战吕布。真实历史之上,典韦确实和吕布的军队干过仗,虽没和吕布本人单挑过,但他表演的一招武功绝技堪称世所罕见,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镜头。

(三)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和吕布展开濮阳大战,曹操玩起了突然夜袭,吕布玩起了三面围攻,那吕温侯的骁勇世人皆知,掌中长矛(别忘了正史之上他不使方天画戟),坐下赤兔,亲自搏杀,从早晨到下午突击数十次,激烈异常。

两军相持不下,曹操下令:招募猛士冲阵,必有重赏。

“主公!我上,必破吕布那贼!”头一个报名的便是典韦,紧接着又有数十名猛士踊跃应征。

曹操捋着胡须,露出欣慰的微笑。

只见典韦率领其他应征的数十人,都穿上两重铠甲,舍弃盾牌,只拿长矛、撩戟(撩戟:类似于投枪),大踏步向吕布军阵冲将而去。

城西打得最为激烈,战况紧急,方显战士之猛。典韦最爱啃硬骨头,二话没说便直奔城西而去,吕布军见有人想来破坏局面,立即乱射弓弩,箭如雨下!

典韦不但对此视而不见,反而玩起了花活!

只见典韦对着那些和他一起冲阵的战友们高呼:“敌军离我十步再喊我!”

我靠,典韦这是想干啥?!战友们完全搞不懂,只能听其吩咐。

吕布军很快就杀将过来,典韦的战友们心跳加速,惊呼:“十步啦!”

没想到典韦依旧岿然不动,若无其事地喊道:“离我五步时再喊我!”

疯了!典韦真他妈是疯了!战友们心中暗骂!

俄而,吕布军排山倒海而至,战友们都惊吓得半死,慌忙大喊:“敌军到了!”这一喊,真是声嘶力竭,差点没把嗓子给喊破了!

典韦突然咆哮而起,将早已准备在手的十多枝戟全部飞出,无一不中,扫倒一片!两军将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这是玩杂耍吗?但……但这杂耍咋那么恐怖??

吕布军惊骇而退,这时天色已晚,曹操也率军撤去。两军激战,告一段落。

想那古龙笔下的李寻欢“小李飞刀,例无虚发”,而这典韦和他真有异曲同工之妙,算得上是“小典飞戟,例无虚发”。只不过李寻欢是小说家言,典韦是正史所载。

(四)

典韦飞戟,击中了敌军,也击中了曹操的爱才之心。曹操封典韦为都尉,把他安排在自己的左右,统率数百亲兵,围绕帅帐护卫,典韦由此变为曹操的第一保镖。

身为保镖,典韦极为忠诚尽责,白日立于曹操身边,夜晚便在帐旁歇息,还要随时保持警惕,极少回到自己家中。

典韦很辛苦,曹操很心疼,便经常赏赐他,而赏赐最多的就是好酒好肉,因为典韦是个著名的吃货,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胡吃海塞,而且食量惊人。

每次尽享美味佳肴,便是典韦最欢乐的时光,但见他狼吞虎咽,豪饮狂嚼,要好几个侍从轮番给添酒加菜才能供得上。

典韦吃的香,喝的爽,曹操看在眼里,心情也是无限欢畅。这便是主公和属下的真挚情谊,堪称典范。

典韦能吃能喝,更能打能杀。曹操十分清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道理,所以不打仗的时候他让典韦当保镖,打仗的时候便让他当先锋。典韦的表现依旧出色,每临战阵,皆先登陷阵,无人可挡,不久便因战功从都尉升为校尉。

典韦力大无比,他所钟爱的兵刃自然都是刚猛型的重武器,诸如长刀和大斧,而最爱的便是那一双大铁戟,古书曾记载双戟使用的最高境界是“龙虎交互,神变无常……左手为龙,右手为虎。”典韦便是史上最厉害的双戟高手,当时军中皆赞:“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三国演义》上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八十二斤,不说这重量,就连武器本身都是小说家虚构的,而典韦手中的一双大铁戟重达八十斤,却是历史事实。

铁戟乱舞,龙腾虎跃,典韦凭此笑傲江湖。然而谁曾想到,有一位乱世红颜的突然出现,使得这位**在展示了平生最震撼的武功壮举后轰然倒塌……

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曹操率军攻打一个割据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军阀,这军阀未作抵抗,便率众投降。曹操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宛城收入囊中,欣喜若狂,遂举行盛大酒宴,要求投降者也参加,其意既是欢庆,也是炫耀,还是震慑。

诸位切莫小觑了这个投降如此利索的军阀,此人名曰张绣,在汉末群雄中独具特色。民间传说中,张绣武艺高强,号称“北地枪王”,必杀技“百鸟朝凤”几乎天下无敌。

正史之上,张绣也甚是了得。他是董卓麾下部将张济的侄子,年轻时的工作是武威祖厉县(今甘肃靖远)一枚小小的县政府公务员(县吏),后突然一夜成名,摇身一变成为众人拥戴的英雄豪杰。究其原因,竟和典韦年轻时所做之事极为相似——因侠义而杀人。

这一日,金城豪族鞠胜突然偷袭祖厉县城,秒杀了祖厉县长刘隽、身为县政府公务员的张绣甚是恼怒,便瞅准机会刺杀鞠胜,刹那间便将这厮送上了西天。

张绣此举,引发郡内一片叫好之声。张绣顿感自豪,遂召集一帮热血少年,雄踞一方。后来跟随叔叔、骠骑将军张济南征北战,屡建战功。叔叔死后,他统领其部众,占据宛城,直到曹操来攻。

曹操大摆酒宴,气氛很凝重。得意洋洋的曹操给在座嘉宾挨个敬酒,从开始到结束,张绣及其将帅全都战战兢兢无一人敢抬头,他们倒不是被曹操吓得,而是被曹操身后一位巨汉给吓得。

只见这巨汉满脸凶神恶煞,立如铁塔,手握大斧,斧径刃宽有一尺,透出凛凛杀气。曹操每走到一人面前敬酒,这巨汉便举起大斧死死盯着这人。

巨汉不是别人,正是典韦。诸位想想,一位笑容可掬地给您斟酒,另一位在旁边举着杀人利器恶狠狠地瞪着您,您这酒菜可吃得下?您这心情能不怵得慌?

别看张绣投降得那么爽快,酒宴之上又表现得那么怂,但很快,这位传说中的“枪王”就狠狠给曹操来了一招致命的“暗枪“。而这时候威风八面的典韦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被自己吓得不敢抬头的家伙,会在仅仅十余天后就要了自己的命!

十余天!是的,极为短暂的时间!就在酒宴过去的十余天后,张绣突然发飙,扯起反旗,要置曹操于死地!此乃何因?

原来是老曹好色的毛病又犯了,他的好色行为,严重侮辱了张绣的自尊。

(五)

话说这一日,曹操听说宛城内有一女子,生得极为娇艳妩媚,便色心骤起。这曹操长期征战,久伴刀枪,每逢深夜,寂寥难眠。听闻有附近有美女,还不赶紧纳入军帐,共度良宵。

原来这女子乃张济之妻,也就是张绣的婶婶,张济早死,留下她独守空房,这下让曹操得了便宜。

张绣得知此事,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几乎与此同时,又一个震惊的消息传到了张绣的耳朵里——曹操给张绣最亲近的第一骁将、号称“勇冠其军”的胡车儿送去了不少金银!

莫非是想收买我的人来行刺于我?!张绣越想越抓狂!没多久,第三个震惊的消息传来——曹操听说张绣生气了,便密谋干掉张绣!

曹操的密谋泄露了,张绣得知后更为愤恨。

好你个曹阿瞒!我诚心降于你,你却**我寡婶、贿我骁将,激怒我后,又想除掉我!你真是个手狠手辣毫不讲理的强盗!是可忍恕不可忍!

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张绣披坚执锐,纠集旧部,开始夜袭淯水(流经宛城城南)之滨的曹营。

那一夜,宛城的天空显得异常苍凉。曹操和美人共度春宵,张绣指挥军队发动突袭!万人呐喊,火光冲天,刀枪晃眼,万箭如雨!

曹操大惊失色,慌忙弃了美人率领轻骑跨马迎战,哪料张绣军实在人多势猛,曹军被打了个蒙头转向,只好仓皇而退。

此时此刻,把守营门的正是典韦。老大搞女人,小弟紧把门,典韦这保镖当得还真不是一般的尽职职责,可是,也郁闷。

张绣军之所以没有如潮水般涌入,就因为这典韦铁戟实在吓人。

《三国演义》上说张绣知典韦难缠,便派出“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的胡车儿把典韦灌醉,偷走了他的双戟,以至于典韦酒醒后只能以步卒的腰刀对敌,极不趁手。罗贯中的这段描写纯属虚构。《三国志》上,典韦遭遇群殴时铁戟是在手的。

张绣军士兵见无法集中闯进,只好分散从其他门进攻。典韦手下还有十余猛士,皆是平日里典韦精挑细选的孤胆豪杰,他们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搏杀。

张绣军越涌越多,铺天盖地好似掠食的蚁群,而典韦无半点惧色,但见他大戟左刺右扫,上下翻飞,狂飙奔雷,力拔泰山,敌血飞溅,张绣军挺过来的十多根长矛齐刷刷折断!

张绣军不停地施放乱箭,典韦身边的十余名豪杰几乎死伤殆尽,只剩典韦犹自死战,身上也负伤十余处!

典韦大吼一声,将大戟飞出,一群敌兵倒毙!

典韦抽出短刀,继续搏杀,直到把刀刃砍成豁口。

接下来发生了最惊人的一幕!但见典韦突然扔掉短刀,抓起两个向他扑来的敌兵,如平日舞戟一般轮转如飞,又击杀数人!

把人当做掌中的兵器来杀另外的人,亘古未闻,世所罕见!

张绣军士兵被彻底吓怕了,再不敢上前!

你们不过来,那老子就过去!典韦提着已变成尸体的两个敌兵大踏步前进,硬生生地又打死好几个。

此时的典韦,已变成血人,在完成了平生最后一套搏杀动作之后,这位曹魏第一猛将伤势加重,吐血而亡,直到气绝前的一秒,他依旧是厉声吼骂,直到气绝后,仍是怒目圆睁……

张绣军士兵惊魂未定,在明确典韦确实没了呼吸之后,才蹑手蹑脚地上前,割下了他的首级,并且极为好奇地互相传看——研究一下这个杀死他们无数战友的敌手到底长得和普通人有何不同。

不一会儿,张绣全军将士都跑来观看典韦的尸体。他们被眼前这个恐怖凶神深深震颤了……

淯水,怎一个惨字了得!此战曹操不仅牺牲了爱将典韦,还失去了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他自己骑着名马“绝影”仓皇逃跑,连人带马都被射中,伤得不轻,险些也呜呼哀哉了。

痛哉悲哉,悔之晚矣!

曹操一直退往舞阴(今河南方城),才听说典韦战死的噩耗,一代奸雄不由得泪洒长襟。这泪水里是丧失爱将的痛,也包含着太多的后悔和愧疚。曹操招募人偷偷取回典韦的尸体。见到爱将尸身后,他再次哭倒于地不能自拔。

典韦被安葬于襄邑(今河南睢县),此后每经过这里,曹操都要亲自祭拜。由于对爱将过于思念,曹操任命典韦的儿子典满为司马并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工作。到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又封典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典满的这些荣耀和地位,可是他老爸用命换来的啊。

正史之上的典韦本就勇猛盖世,罗贯中在此基础上又以生花妙笔大力渲染,使得典韦之威名更加响亮。《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借曹操之口赞誉典韦是“古之恶来”。恶来,乃商纣王麾下猛将也,力大无穷,凶猛好斗。这正是:

守护中军帐,英雄独典韦。闻风皆胆裂,望影总魂飞。

猿臂持双戟,彪躯挂铁衣。淯河鏖战死,千古显神机。

(诗见于罗本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