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真探赵赶鹅(全3册)

二十八

字体:16+-

没有人能够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抑郁了,张大鹏也不例外。

都是从微小的线索一点点浮现出来的。张大鹏在2012年开始,浑身哪哪都不对,干什么什么都错,突然间就一蹶不振起来。

他的食欲几乎消失了,几个礼拜之内上半身狂瘦,只剩腰间的一圈肉。睡觉时会做特别长特别逼真的梦,就像一部以个人经历为题材的电影,全是过去的案子、老哥们和酒局。

“男人也是有更年期的,只是男人不愿意承认罢了。”张大鹏这样说。2012年的他41岁了。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事业上的滑坡。以前可以为之疯狂的命案侦破也没了意思。大概是案件弄得多了。他算了算,距离刘小军被拐案,已经过去了9年。

2012年7月,张大鹏带着手下两个民警,在天津寻找一个非正常死亡者的亲属,因为连轴转了几个班,大家都没睡觉,脸色很不好,似乎都在等着张大鹏讲笑话激励氛围。

张大鹏突然就急了,谁也没招他。“哥几个想不想干?不想干咱就找个宾馆闷灯蜜(睡觉)得了。”张大鹏丧气地说。

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崩溃是从父亲去世的那一刻开始。

事实上,他和父亲的关系并不要好,可以说是极差。

父亲得的是肝癌,死得非常痛苦,最后什么也不吃,极度衰弱,差不多是自尽的。

母亲找张大鹏,要他去医院好好看看。张大鹏回答:“帮我求求他,让他快点死。”

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张大鹏回忆着。这老头年轻时眼睛很有神,能力欲望都很强,敢想敢干,习惯于支配别人。但张大鹏后来发现这优点换个说法,就是暴君,独裁,喝了酒就耍酒疯,打人。

他没少挨父亲的打,但强悍而成功的父亲成功激起了少时张大鹏强烈的模仿和追随心理。张大鹏一直以父亲为骄傲。

父亲是最早一批下海开加油站的,工作很忙,周一到周五在家里住,周六周日要喝酒应酬基本不回家。

张大鹏老家是个小地方,风言风语很快就传过来,有人说,他父亲在县里还有个家,孩子比他略小,同一所学校。张大鹏初一,那男孩小学四年级。

张大鹏当时学习很刻苦,他知道要拼取父亲的支持。父亲喝到红光满面时,会当着一众客人的面,让张大鹏背古诗词,背一首就给十元钱。张大鹏总是兴奋而自豪地上前背诵,这成为父子二人一个经典节目。

直到很久以后,爷爷去世,张大鹏去参加葬礼,却被大爷、叔叔们拦着不让进灵堂。

他那时才知道,自己才是小三的儿子。那边是原配。

从此,父子成了仇人。

张大鹏的青春期来了。他打架,抽烟,逃课,和父亲对骂,离家出走,双方拒绝向对方妥协。

父亲无奈只能给他找了一个厨师学校,并安排他去一个大饭店当厨师。仅仅当了一年,他听同学说,警察招人,就立刻扔下大勺去当警察。工资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借着警察的身份,张大鹏把青春期延续到了中年,始终肆意妄为,保持愤怒。

但父亲的去世,突然消解了这种愤怒,也消解了张大鹏的一切斗志,还给了他过去自己也意识不到的内疚。

好久以后,母亲和他促膝长谈。老太太报仇一样把老爷子的话转述给他:在他心里,张大鹏一直是没上小学时候的样子,那时候他和张大鹏母亲过于担心,贴在门口倾听,听到张大鹏哭泣,咒骂一个个动画片里的怪物,他们又不敢进去劝,因为张大鹏会把他们推出门去,独自面对那些看不见的怪物。

小时候,张大鹏3岁才学会说话。有一天,嘴里突然冒出一整句一整句的大人话,他们都不知道这些话张大鹏是从哪学的。

父亲还说了,他最自豪的就是张大鹏初中时在操场上打架,对方是两个高年级的同学。张大鹏疯了一样冲上去,就是因为他们欺负了张大鹏的同班同学。他知道自己儿子一次一次摔倒,磕掉了牙齿,受伤那么厉害,但不肯服输。

他说张大鹏和他一个脾气,讲究人。以后能成事的只有张大鹏,能够把家里买卖接下来的也只有张大鹏。可惜。

最后,母亲告诉张大鹏:老爷子死之前,眼睛一直在盯着门口。他在等一个人。那个人只能是你。

张大鹏觉得有成吨成吨的东西在胸中崩裂,又有温暖而坚硬的东西填满他的心,哽住了他的喉咙。

他一直流泪,控制不住地流淌。他8岁的儿子吓坏了,抬起头问自己爸爸怎么了。他看着儿子忽闪忽闪的眼睛,摸着他头顶软软的小头发,一边哭着,一边说没事。

他的儿子很生气,他的儿子想要听爸爸的心里话。

就像曾经的张大鹏一样,他儿子把自己关到了屋里,不和任何人说话。

一生中,张大鹏最渴望着儿子的认可,如今梦想实现了,他有了一个比自己强得多的儿子,并获取了儿子的爱。

他渴望坚强起来,像他的父亲一样。

然后有一天,张大鹏突然想起那个叫刘小军的孩子。这孩子还困在身边人的谎言之中。他的养母会不会骗他,说是他的爸爸不要他了?她是在垃圾箱旁边捡了他?或者干脆洗脑,抹去刘东的存在?他要亲自找到刘小军,告诉他,他的爸爸从来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