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平录

第355章 檀渊之盟案(三十八)

字体:16+-

待到所有人都介绍完毕,柳林指着崔辞和李暧道:“堂下这两人,你们认得吗?”

朱老板道:“自然认得,他是开封府的崔大人跟他的爪牙,剿了我们苦行教好几个月呢。”

柳林道:“最近的一次就是金明池吧?”

朱老板道:“不错!金明池之后,苦行教算是彻底完了。他把我们陈教主关进大牢里,关了将近一个月才放出来。”

柳林道:“陈安既然是人赃并获,崔辞为什么要放他出来?”

朱老板道:“陈教主与我们说过,崔大人一直追着他问那爆炸的手艺从哪里学来的。陈教主便诓骗他说,只要他能把我们教众都放了,他就告诉崔大人他从哪里学的。”

柳林道:“那后来崔辞把你们都放了,陈安有没有遵守诺言?”

朱老板与其它几个护法金刚们互相对望了几眼,心虚道:“没有。陈教主还将他约到我的车行里,我们几个一起打了他一顿,将他打的半死。”

柳林道:“然后呢?”

朱老板道:“然后,然后我们走啦!”

柳林道:“那也就是说,崔辞把你们放了,你们不仅不知道收敛感激,还聚众殴打了他?”

朱老板几人愈发不自在,道:“正是的,大人!我们本都是良民百姓,苦行教也是导人向善,我们恨他把我们辛苦经营的苦行教毁了,才下此狠手。”

崔辞皱了皱眉头,脸上有些挂不住,解释道:“当时我与陈安谈妥的条件是,只让他当着他苦行教几个护法的面出口气,挽回些面子罢了。却没想到,他们并未遵守诺言,在场的各位几乎都动了手。”

刘得章接口道:“所以你便怀恨在心,利用那个姓文的侍卫,自导自演了这出戏。把陈安骗到瓦舍,让你的女侍卫先杀了他,你再焚尸泄愤!”

崔辞道:“刘大人,我既然跟陈安谈妥了条件,便做好了他不遵守约定的准备。陈太尉临走的时候,叮嘱我照顾陈安,我早知他是任性妄为之人,怎么会因为区区一顿挨打,就设计出这么拙劣的手段杀他?”

刘得章道:“你这手段也不算拙劣了。正是因为匪夷所思,令人猜不透才是你做事的风格。但你终究咽不下这口气,你为自己把陈安无罪放出来这件事感到后悔!所以才在杀死陈安之后,又大费周章的为他准备了一个铁笼子,将他的尸体放进铁笼子里焚烧,暗示他应该还待在牢房里受刑。然后,你又在铁笼底部写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八个字,彰显陈安的死是罪有应得。”

崔辞冷笑道:“刘大人果然是人才,竟然能猜透我的心思。但你别忘了,陈安虽然在京城搞了几次爆炸,但他并未伤及人命,他的目的只是想扫人的兴致罢了。我就是要审判他,也不至于要杀了他。另外,请问刘大人,我杀陈安,为什么要砍去他的小拇指?”

柳林一直默默听他二人唇枪舌剑,说到这里,他便皱眉道:“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崔辞道:“可见此案疑点诸多,若是没有真凭实据,刘大人不要信口雌黄。”

刘得章脸色沉了下来,道:“证据么?早就有了。”堂外有衙役将李暧的镯子端了上来。刘得章道:“你这女侍卫李暧常年带着这对镯子,就在案发现场被瓦舍的施老板捡到了,这是物证。施老板就是人证。你还要什么?”

李暧抢白道:“我说过了,这镯子是我送给文成的定情信物!他为了陷害我们,故意把镯子丢在现场的。还有那个施老板,他十有八九也是跟文成串通好了的。”

刘得章道:“这也串通好,那也串通好,既然你们伶牙俐齿,巧舌如簧,那我就再带一个证人,让你们无话可说。昨天入夜之后,这人曾亲眼看见陈安走进了瓦舍。”

崔辞和李暧皆是一怔,二人同时道:“绝无可能!”

刘德章冷冷一笑,对外头喊道:“带那人上来吧。”

不多时,两个衙役带着一个男人走上堂来,那人穿着打扮很寻常,上来便与诸位大人叩头。

刘得章道:“崔辞、李暧,你们认识此人么?”

崔辞对此人完全没有印象,摇了摇头说不认识。李暧却认出来了,冷冷的回刘得章道:“他昨夜站在瓦舍外头卖烧饼的。”李暧之所以记得清楚,因为当时文成花了一两银子从他手上买了两块烧饼,李暧原以为是买给自己的,没想到他竟然揣进自己怀里了。此事她一直耿耿于怀。

刘得章道:“你既然见过他,那么就没错了。”他又对那卖烧饼的说道:“你将今早来投案的时候说的话再说一遍。”

那卖烧饼的又磕了一个头,道:“回大人的话,小的昨晚在瓦舍门前卖烧饼,当时瓦舍没有什么客人。所以小的记得清楚,这二位,”他用手指向崔辞和李暧,“同另一个侍卫模样的年轻人从小的这里买了两个烧饼,便一起往瓦舍的方向走了。因那年轻人给了我一两银子,却只要两块烧饼。我心里好奇他们是什么来头,出手这么阔绰,于是就偷偷跟着他们一路进去。他们到了之后,我见瓦舍的老板从里面出来,与那年轻侍卫说了些什么,就开开心心的 走了。然后他们三个人就进了瓦舍的剧场里头。我想着,他们若是晚上有事,也许过会儿出来还会饿,兴许能卖出几块烧饼,所以我就守在门外等着。不一会儿功夫,没想到那年轻侍卫独自出来走了。屋里只剩下两个人,正好那两人是没买烧饼的,于是我又守了一会儿。大约子时过后,我就不想再等了,正准备离开,却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相公从远处走来。那人脑门挺大,走路不看路,一直低头想心事。他原一开始并没有看见小人,小人凑上去问他要不要买烧饼,那年轻相公说自己是苦行教的教主,有过午不食的习惯,不买。小人想着反正也有了一两银子收入,就挑着担子走了。今天才知道瓦舍里死了人,一打听才知道竟然是太尉府的公子!想必就是后来进去的那位!我就赶紧来投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