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麗江當和尚

第二十三章 驚豔女記者

字體:16+-

(1)

我是下午三點抵達瀘沽湖的,瀘沽湖就在寧蒗縣境內,它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群山懷抱之中,碧波**漾,水天一色,景色綺麗,風光迷人。瀘沽湖俗稱女兒國,沿湖居住的摩梭人是我國現存唯一的母係氏族群落,號稱“母係社會活化石”,他們一直保持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習俗,這一切,使瀘沽湖對外界有著極高的**指數。

瀘沽湖我以前曾來過,現在可以說是舊地重遊了。當我再次目睹它的芳容,還是被它的美震撼了!它的外形十分優美,周圍山巒環繞,蒼翠神秘,多姿多態,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它有十幾個沙灘和海灣,湖中散布著多個全島和半島,這些島嶼遠看像一隻隻綠色的畫舫,浮遊在湖麵上。

下車後,遊客們跟著導遊到落水村辦理住宿去了,司機在車子上等候。我問司機:“師傅,聽說這兒有家客棧掛著某人的長頭發,您知道這家客棧在哪兒嗎?”

“我們落水村好象沒有,你到裏格村去問問。”司機說。

這時,楊強叫喚肚子餓了,我說:“要不我們先去化緣,填飽了肚子再到裏格村去。”

我從褡褳中取出食缽,用手托起,向附近的一農戶走去。

楊強對托缽化緣的做法一直不太習慣,總覺得不好意思。他說:“化緣不就是要飯嗎?我們竟然跑到瀘沽湖要飯。”

楊強說出這種話,表明他對佛學領悟得不透,我邊走邊說:“我承認化緣是要飯,古印度的僧人就是托缽乞食的。但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內涵是不一樣的。就說哭吧,有的人哭是因為悲哀,有的人哭是喜悅,有的人哭是感動,有的人哭是同情。雖說眼淚都是一種水,但含義是不一樣的,有悲哀的眼淚,有喜悅的眼淚,有感動的眼淚,有同情的眼淚,是不是啊?同樣是要飯,但我們要飯與世俗人的要飯也是不一樣的,俗人要飯,是因為他太窮了,沒有吃的,不得不乞討,我們僧人要飯不是因為我們沒的吃,出家前,我是外企經理,有房有車,你是富家子弟,家產千萬,我們怎麽可能沒的吃呢?我們托缽乞食,是一種修行方式,通過托缽乞食可以讓你放下架子,我給你起的法號叫釋下,釋下就是放下,你不習慣托缽乞食,表明你還沒有放下,沒放下什麽?沒放下你富家子弟的架子!托缽乞食還可以培養出家人儉樸生活的品格,讓出家人清心寡欲。另外,乞食可以去除你的嗔怨之心,培養你的大度之心,不管人家給的飯菜是多是少是好是壞,你都要感謝人家,千萬不可這一家給的飯菜好,我們就吃,那一家給的飯菜不好,我們就不吃,那就沒有修養了,就不是修行了。僧人為什麽不做飯?不是僧人懶,因為做飯免不了要殺生的,你用火就有可能燒死螞蟻蟲子等小生物,就殺生了,所以古印度僧人乞食是為了避免殺生,那就更是一種修行了!僧人要飯為什麽不叫要飯,而叫化緣呢?僧人通過托缽乞食,走進千家萬戶,就是和眾生結緣,體察民情,了解眾生生活,把佛陀智慧帶給大眾,幫助他們斷滅煩惱,普度眾生。所以,佛祖釋迦牟尼規定僧人必須托缽乞食,那是很有道理的,真正的出家人應該這樣。現在大部分僧人都不再托缽乞食了,那是因為他們不是真正的僧人,身出家而心未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