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傳

騎馬遠遊邊關

字體:16+-

王守仁出生前後,正是大明王朝的多事之秋。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建國百年,社會矛盾叢生,內憂外患不斷。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天沉迷於聲色犬馬。朝政荒廢,地方官腐敗更是有恃無恐。結果弄得民不聊生,哀鴻遍野。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王守仁看見軍隊連年征戰,不無感慨地對父親說:天下紛然擾亂這麽長時間,就像一個人久病快死亡了。

同時,北方少數民族部落也不斷侵擾中原。此前的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侵犯大明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因組織指揮不當,在土木堡遭到瓦剌軍突襲。明軍倉促應戰導致兵敗,兵部尚書鄺野、戶部尚書王佐等六十六名大臣戰死,明軍二十餘萬人中,傷者居半,死者三分之一,損失二十萬匹馬,衣甲器械輜重損失無數。

當時京師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於謙力排眾議請郕王朱祁鈺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瓦剌大軍逼近北京城,勢不可當。於謙等為應急,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是為明景帝。明景帝朱祁鈺讓於謙全權負責守戰之事。有大臣提出南遷都城。時為兵部侍郎的於謙極力反對,要求堅守京師,並詔令各地武裝力量至京勤王。隨後,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於謙主持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此後於謙披甲執銳,親自領兵二十二萬,列陣於九門外。在於謙的指揮下,北京保衛戰連連告捷,最終將入侵的瓦剌軍隊全部擊退。

王守仁每每聽聞師長們講此事時,心中沉痛之餘,也十分欽佩力挽狂瀾的於謙。他認為,於謙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在京城的於謙祠前,王守仁留下了這樣一副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