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傳

第二章·溪流旖旎2

字體:16+-

楊絳先生對文學的好惡也是明確的。讀法國文學時,她曾點名不喜歡司湯達的《紅與黑》,嫌不自然,覺得他的其他的作品倒是比《紅與黑》可讀。楊絳先生也不甚喜歡巴爾紮克,雖然也讀了他不少作品。楊絳先生在清華讀研時,受王文顯先生影響,對戲劇情有獨鍾。此時,她更是把莫裏哀所有的戲劇幾乎讀了個遍。莫裏哀總能舉重若輕,戲劇寫得妙趣橫生又不流於膚淺,情節總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語言也簡明,難怪楊絳先生喜歡。

英國文學中的戲劇,楊絳先生也讀了許多,但她不怎麽喜歡蕭伯納,所以他的戲劇讀得少。巴裏(《彼得·潘》的作者)名氣遠不如蕭伯納,楊絳先生倒是把他的劇作和小說幾乎通讀了。她認為,文學史上“小家”的書往往很可讀:“英國桂冠詩人梅斯菲爾德有《沙德·哈克》《奧德塔》兩部小說,寫得特好,至今難忘其中氣氛,隻有詩人能寫得出。”至於意大利、俄國、德國、西班牙等其他語種的作品,楊絳先生就選擇讀英文版。日後對楊絳先生影響很大的《堂吉訶德》,她讀的也是英文版。

楊絳並不是非嚴肅作品不讀,她也很喜愛有科學性、故事性甚至帶點噱頭的小說。航海小說、冒險小說她都愛看,尤其愛看偵探小說。偵探小說適合學習外語,輕鬆易讀卻包含豐富的詞匯:“我讀完全部法文偵探,閱讀法國小說可躺著看,不必查字典了。但我總記得老師的話:查一字,即收獲一字。以後看見就認得;不查,就過去了,再遇到也不相識。”

夫妻情感保鮮的秘訣,就是永不停止精神上的交流。錢鍾書主攻西方文學,楊絳此時也正補習西方文學,兩人永遠有說不完的話,話題深刻有趣,每次談話都十分相投。“我們文學上的‘交流’是我們友誼的基礎。彼此有心得,交流是樂事、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