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時光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字體:16+-

1962年,過了暑假,我上初三,寫了一篇作文《一張畫像》,是寫教我平麵幾何的老師,他個子不高,每天上課的時候,都抱著大三角板和圓規、直尺的教具,教具高過他的頭,顯得他的個子越發地矮,樣子非常好笑,讓我覺得有點兒像漫畫裏的人物。但是,他的課上得很有趣,為人也很有趣。教我語文的田增科老師認為這篇作文寫得也很有趣,便推薦這篇作文參加當時正在舉辦的北京市少年兒童征文比賽,沒有想到居然獲獎了。獲獎的獎品是一支鋼筆和一本新華字典,獎品雖然很小,但是,陳列在學校大廳的陳列櫃裏,規格不低。

當然,我挺高興。一天,田老師拿來一個厚厚的大本子對我說:“你的作文要印成書了,你知道是誰替你修改的嗎?”

我睜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葉聖陶先生!”田老師將那大本子遞給我,又說,“你看看葉老先生修改得多麽仔細,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

我打開本子一看,裏麵油印著這次征文比賽獲獎的二十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後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那篇作文簡直像是動過大手術,鮮血淋漓又綁上繃帶的人一樣。

回到家,我仔細看了幾遍葉老先生對我作文的修改。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類似這樣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長句子斷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麽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麽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句子幹淨了,也規範了。而“書皮”改成了“包書紙”更確切,因為書皮可以認為是書的封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