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老時光

畢業歌

字體:16+-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們大院裏陸陸續續搬進好多新住戶。這是我們大院膨脹期的開始,不僅改變了以往會館居住人口的成分,也改變了以往會館的建築格局。可以說,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盡管廣亮式的大門還在,二道門、影壁、石碑和院牆還在,但包子裏包的是肉還是菜,不在褶兒上,原來的老會館,漸漸地成了大雜院。

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我沒有做過研究,為什麽那時候我們大院一下子膨脹出這樣多的人家。現在想想,大概是當時的戶籍管理沒有那麽嚴格,像現在北京戶口那樣金貴,也沒有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之分,從外地乃至農村來的人,都可以輕易地上上北京戶口,隻要到派出所登個記就行了。我生母去世之後,我的繼母從河北滄縣東花園村裏來,就是這樣簡單輕便地上了戶口,那是1953年。另外一點,是北京剛解放不久,百廢待興,需要各種人才和勞動力,要不,那麽多人來到北京,找不到工作,沒有飯碗,光有戶口也沒用。總之,看著住進越來越多的人家,大院越來越熱鬧的樣子,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一點影子。大院的興旺,就是北京當時興旺的一種象征,也是人權物再分配的一種顯示。風生水起的變化,在迅速地蔓延,隻是人們還不大清楚以後究竟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

那時候,搬進我們大院的人好多是從農村來的,都是些出身貧寒的人家。租住的房子,是大院裏破舊或其他廢棄的房子改建的,房租仨瓜倆棗,沒有多少錢。那時候,我們大院的房東,心眼兒不錯,可憐這些人,旁人一介紹,就住進來了。

玉石和他的爸爸媽媽住進我們大院,他家的房子可以說是大院最差的了。對於我們大院的住房,有個約定俗成的看法,就是前三個是院子的正房,它們兩側的配房其次;再下麵,是大院兩邊的東西廂房;最差的則是東跨院。玉石家的房子在大院西廂房最裏麵的把角的一間,為什麽大家都說是最差,就因為房子是用以前的廁所改建的。我們大院原來有兩個廁所,東西兩邊各占一個,大院的住戶增多,房東想多掙房租,就隻留下了東邊的一個稍微大一些的廁所,把西邊的這個廁所改成了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