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卿来

第七十二章 骗我

字体:16+-

那人很自然的抓着他爬了上来,坐在悬崖边上他擦擦头顶的汗,扫视一眼二人,便道:“原来你是有求于我才帮我的。”

“都道是医者仁心,即便我不帮你,你也会救我们的不是吗?”

攸宁看着那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盯着他不放,并用眼神告诉他箬仪迫切需要治疗。

那人又仔细看了看她们道:“你们这是剑伤,近日听闻这一带不太平,你们又不像是宇王国的人,你们是丽朝人士?”

攸宁本想禀明身份,又怕那人害怕担责任不愿医治,便谎称:“我二人是丽朝泉关城中的商人,因泉关突发战乱才到此山中避难,谁曾想半路遇到宇王国贼追杀,我二人身受重伤跌入这山洞,幸得遇到您,望您高抬贵手,治好我这位随从,本……公子感激不尽。”

那人一听便气愤道:“哼,这世道乱透了,这宇王国贼四处兴风作浪,弄的民不聊生。既然你们是清白之人,我便为他医治。治好他你们便速速离去,不可久留。不要给我们镇上带来灾难便是。”

说着拿过箬仪的手看了看,又拿过另一只手把脉。之后便从背篓中拿出一瓶药喂箬仪吃下一颗,又拿出一株草药,那草药便是生血草。好在他随身携带的有药壶,二人将箬仪扶起到山洞中躺下,那人找来雪塞进药壶和生血草一同放入那火堆煎煮。

趁着这功夫,那人又去找来一株止血草,用同样的方法捣碎,敷在箬仪手背,很快血止住了,攸宁也放心下来。他摸了摸自己伤口,上面也敷着药,他才知道,这丫头刚才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难怪累极了,又失血过多倒下。

趁这功夫那人拿出银针包,要在箬仪胳膊,双腿上的穴道上施针。他拨开箬仪衣袖,又去翻她的衣裤。

攸宁在一旁欲制止,那人抬眸来看了看他道:“怎么?”

攸宁摇摇头,伸手请他继续。

那人一眼看到箬仪双腿白皙光滑,再加上方才的诊脉,便确定箬仪的真实身份了。

药煎好了,攸宁喂箬仪喝下,那人在一旁整理着东西。

他眸中带着一丝隐瞒,手中不紧不慢的做着事,却突然开口道:“你骗我!”

“什么?”攸宁抬眸皱眉不解问道。

“她是女子,你们不是商人,你手上有老茧,是长期握剑骑马所致,你说话掷地有声,不像是无奸不商之人。说,你们到底是谁。”

“若再有隐瞒,我方才给她吃下的药中有一味毒药,在虚弱的宿主体内一炷香的时间她便会毒发身亡。”

一听这话,攸宁慌了,扔掉手中的碗道:“你……当真是看错你了。还当你老实憨厚,你竟做出暗地里下毒这种事,你还是个医者吗?”

“你骗我在先,我下毒在后。”

“你……”

攸宁起身,气愤的指着他欲言又止。

“说吧,你还有时间。”那人却很镇定的说话。

攸宁有些不情愿,他从未如此被人为难过,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我是丽朝太尉顾攸宁,她是我的随从。”

听他说完,那人大笑:“哈哈,随从?她肯为救你而去死,你只当她是随从,我看是她错付于你了吧!”

“你……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攸宁不再理会他,转身面壁。

“兵?你忘了你是太尉,你也是兵。爱便是爱,还死不承认,折磨着两个人都不痛快,两个人都不能拥有幸福,其实,有时,爱就是一句话,郎有情妾有意,便是幸福。”

“她待你不薄,你应当想清楚,是坦然直面幸福,还是一味的藏着掖着。我是个莽夫,不懂那些治国之道,但我只知道,一个女人心里有你,便是男人这一生最得意的事。”

至此,攸宁望着躺着的箬仪陷入沉思,他知道她心里有他,她也并非有意躲着自己,而是实事所迫。

“多谢您指点。”

“走吧,既然你不是敌人,便带她一同换个地方疗伤吧。这深山老林,这么多血容易引来嗜血动物。”说着那人向地上的那些血看了看。

“去何处?”

那人背起背篓言道:“还能去哪里?我家呗。希望你们的到来给镇上带来安定,而不是灾难。”

“您放心,我的部下定会还你们安定。”

“那走吧。”

攸宁突然止住脚步:“那她的毒?”

那人转身走了,山洞里回音很大,攸宁听到他说:“她根本没中毒,我只是不喜欢别人骗我。”

攸宁一把抱起箬仪,跟着那人小心向山下走去。

悬崖上,敌军已经被全灭,可即便这样又如何,攸宁和箬仪不见了,这么高的悬崖,恐怕……

恍惚跪着的南书突然醒悟:“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便大人真死了,我也要带他们回京。”

说着他愤怒的起身欲下山找。

跟他有着同样的想法的红云也跟了上去,子江等人在一旁垂头丧气的也都跟了上去,至少人多力量大,能找到人也算好的,总比在这里伤心的好。

经过半晌的下山路,终于下山来,大雪覆盖的地方却不见有人坠落的痕迹,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找的地方并非是他们落下的山洞。

红云下令:“听我令,分散开来,分寸之间都要找,就算是将整个山翻过来,也要找到。即便是尸体……”

说着红云南书低下头,默默忍痛。

就那么漫无目的的寻找到天黑,也未见有一丝踪迹。

各路人马回来禀道:“将军,未见踪迹。”

子江也吞吞吐吐地说:“也未见……有动物拉扯的痕迹……”

红云瞪了他一眼,又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不过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扩大范围继续寻找,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找到与太尉有关线索者赏银五十两。”

“是。”

众兵士领命下去,南书一个人翻过一座座山都未看到人,他崩溃了,攸宁没了,姬妍秀那里算他失职,他难逃死罪。何况,这么些年的相处他们之间已有了很深的默契,攸宁又待他不薄。

还有阿真,他总会给大家带来欢乐,还有他做的糖油糕,两个熟知的亲人,突然没了,再心如磐石的人内心一时也不能接受。

他不相信,就算是死,他也要见到他二人的尸首,他像发了疯一般的寻找着蛛丝马迹,完全忘了他腹部所受的伤。

终于,他撑不下去倒地了。

镇子里,那人带着攸宁抱着箬仪回到村子。见有人进来村子,村民们先是一脸的防备,看到是那人带回来的,才放下心中界限,露出笑脸道:“老刘回来了?这是谁啊。”

那人面带笑容回答:“他们是保护咱们的兵,在山里遭野兽袭击,便带回来疗伤。”

“哦?那好啊,遇见你也算是上天保佑了。”

那人笑笑没说话。

攸宁向众人点头示意,一会儿便到了那人家中,他的夫人缓缓走出来,将箬仪扶进房里,又递于那人和攸宁一人一盏茶,点点头示意攸宁喝下。

攸宁见她很具亲和力,便放下戒备饮下茶,他当真是渴了。

攸宁四下打量着这处宅院,竹屋,竹亭,一切都是竹子做的,倒是很符合他的口味。

院子四周是一片鱼塘,背后是一座大山,整个镇子处于大山深处,若想走出去恐怕真要花上些时间。

不过这里好山好水相伴,让人心旷神怡,比起白云山庄,这里便更具乡野气息。而山庄更适享受,这里则是住下便再也不想走了的那种。

那人喝罢茶便道:“我叫刘华,祖上世代行医,我也承袭传统跟着学医,医术尚可。”

攸宁赶忙抱拳道:“哦,刘大哥。多谢今日出手相救,否则,我与阿真后果不堪设想。”

刘华没多言,只是羞涩的笑了笑。他的医术精湛,感谢的话这一生听的太多了,只是从当朝太尉口中说出来倒是愈发中听了。

这时,刘华的妻子捧着两套衣物出来了。刘华做着介绍:“这是拙荆李氏。”

李氏面容并不美艳看上去却十分友好亲切,将衣物送到攸宁面前道:“这是我们家那位的,换换吧。那位小兄弟的也帮他换了吧。”

刘华却打断她道:“那了不是什么小兄弟,那是个小姑娘,你去换吧。”

李氏惊讶的望着他,又看了看攸宁,拿衣袖掩着微笑的唇角带攸宁下去了。

客房中,箬仪身着李氏的粗布衣裳躺在塌上,李氏喂了一些汤,她的脸色才看起来好多了。竹制屏风外,攸宁换好了同样的庄户汉子样式的衣裳,倒与他轩昂的气质有所不符。

他走过来,望着脸色有所好转的箬仪,陷入沉思。

这时刘华进来,递给攸宁一瓶药:“这药对剑伤有奇效,你的伤比她重,两颗的量,她一粒便可。至于如何服下,那便要看太尉你的了。”

说着刘华一脸看好戏的样子走开了。

他久居山野小镇,未接触过这么有意思的一对人,他内心十分希望看到权倾朝野的太尉大人与一个小小侍奉的艰难爱情修得正果。所以才会出今日这么个难题。

他站在门外,在门缝中看着攸宁如何做。

攸宁拿着那一小瓶药,自己先吃了两粒,觉得难以下咽,忙喝了杯水。又拿起一粒捏在两指间,仔细想着刘华的话,嘴角突然笑开了。

他将那药丸含在口中,想也未想的便吻上箬仪双唇,撬开贝齿,将药丸推入她口中,忙又噙了一口水,一同送入她口中,抬起下巴,直到那药丸顺利被咽下。

门外的刘华看着这一切如他意进行着,露出喜悦的表情,双手背后表情轻松得意的走了。

做完这一切,攸宁也心情大好,伤口也不觉得疼了,身心顿时愉悦起来。

晚餐好了,攸宁在箬仪塌前一手撑着头打了个盹。

这时,李氏过来唤他去用饭,他便为箬仪掖掖被角走开了。

来到厅里刚坐下,便听到竹门打开的声音,接着便是双脚踩着雪地的“咯吱咯吱”声。

“今儿这雪下的可真大,不过今天收获不小,够吃好几日的了。”

一个年轻小子的声音响起。

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小子,手里还提了几只两三斤重的鲢鱼。

刘华手拿酒壶指着他说道:“我说你啊,你捉的鱼,那里还有一缸呢,池子里不知道还有多少,不捉都吃不完了。”

“给爹下酒,吃鱼对身体好。哎,这位哥哥是?”那孩子俏皮活泼地问道。

“这是当朝太尉顾攸宁。太尉大人,这是犬子刘思。让太尉见笑了。”

攸宁笑言:“哪里哪里。令郎正当年少,说话自然随心随性。在本该活泼的年龄无忧无虑,也算是一种幸福啊。”

攸宁想到自己在刘思这个年龄时的回忆,那时他每日都跟着师父在朝堂走动,很少有朋友和自己的时间。更没有这般放松的闲暇时光去捉鱼。

“啊?今日咱们家竟来了个这么大的官,哇,我要仔细看一看,这太尉和别人究竟有何不同。”

说着刘思靠近攸宁,俯身下来看个仔细。

攸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笑着低头下来。

“这不一样是一个鼻子两只眼吗。”

“胡闹。”刘华呵斥他道。

攸宁抬手,示意刘华勿怒:“令郎说的没错,大家都是一张嘴巴两只眼的人,我也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这时箬仪醒了,李氏和她一起过来正厅。

她的手上已被包扎妥当,身着女装的她温柔可人,李氏还为她挽了个朝天发髻,带上几样素银簪子,活脱脱一个邻家小妹妹出现在众人面前。

攸宁见箬仪这般打扮也是眼前一亮,眉眼带笑的一直看着她。刘华在一旁看的仔细,他知道他想看到的情景离得更近了。

刘思也是喜欢的很。在一旁看呆了,又跑过去李氏身边问:“母亲,这位姐姐是谁?”

“这位是太尉府的侍从,你离远点。”说着推开刘思。

刘华却有意说道:“唉……这话说的,他二人的命都是我救的,为何要让我儿子离这么远,我儿未娶,她未嫁,为何不能近一些。”

刘华说这话便是说给箬仪攸宁听的,他远远观望着二人脸上的变化,只见攸宁脸刷的一下白起来,担心的不得了,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

箬仪更是满脸不舍的看着攸宁,知道他为难,也是不知该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