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

第三十二章 遵从本心

字体:16+-

次日,麦茫茫没有课。要是在往常,无论有没有课,她都一定会去学校,高效率地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然后开始看文献和实验条件。

只是今天,麦茫茫打定主意不去学校,再三拖延,近乎中午才起床。她想,这样的话,或许顾臻会顺理成章地留她吃午饭。

醒来之后,她在楼上楼下寻找了一圈,也不见顾臻的人影。她在微信上找他:你人呢?

顾臻回复:在公司。

麦茫茫显然失算了,失望地回复:你留我一个人在你家,不怕丢东西吗?

顾臻那边回了条语音,话里似乎带着点笑意——

“你看上什么的话,随便拿。”

背景音是嘈杂的人声,一些人讨论着股票、基金的问题,这越发显得顾臻的声音低沉悦耳。

麦茫茫在心底冒出一句话:如果看上你,我能拿走吗?

可是她能想象自己说出这话后顾臻的反应,而且,她一向心高气傲,这样主动的话,她是断然说不出口的。

昨晚来找顾臻是一时冲动,她逃离麦家,潜意识里竟然认为顾臻所在的地方更使她有安全感。她像受伤的小动物,本能地想躲进他的怀里。

她看完妈妈的日记,第一反应是遵从本心。她的本心,就是她想亲近顾臻,再也不想放开他。

为什么会这样呢?顾臻也和她想得一样吗?她想不通。

一个人被迫独处,麦茫茫站在客厅中央出神,随后顾臻发来消息说:厨房里有早餐。

她穿着拖鞋,步入厨房。电炖锅里温着南瓜小米粥,麦茫茫取来勺子舀了一勺。粥入口软糯清甜,口味极佳。

这味道麦茫茫很是熟悉,她完全怔住了。

麦茫茫过去是不喜欢吃早餐的人,午餐和晚餐也是看心情吃,这导致她的胃不太健康。在她和顾臻以男女朋友的名义相处的半年时间里,他经常为她带早餐。她一开始并不当回事,顾臻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说早餐是他在早餐店买的,吃不吃随她的便。

麦茫茫起初有三五回,因为没时间吃早餐,早餐被放置到冷掉,然后被她丢弃。后来她尝了一次,觉得那味道意外地好,才一顿不落,从此养成吃早餐的习惯,甚至会期待顾臻会给她带什么早餐。

麦家聘请过做粤菜的名厨,可是她不觉得家里的早餐比顾臻说的在巷口早餐店买的好吃。不过她在学校事忙,也不会特地去寻找那家店。

其实每一次,明明她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够发现的……

粥是顾臻亲自煮的。因为她胃不好,喝粥更养胃,而煮出好喝的粥,需要人有精细的功夫和时间。

玄关处传来开门的声音,是俞培琴和顾莞回来了。顾莞循着香气跑进厨房,惊讶地看着麦茫茫:“茫茫姐姐,你怎么在这里?”

虽然麦茫茫和顾臻是清白的,可是她一时也无法解释:“我……”

俞培琴走过来,微笑着抚上顾莞的肩膀,止住小姑娘满腹的疑问。

在长辈面前,麦茫茫有些尴尬,可是俞培琴什么也没问。

“茫茫,这个点了,留下来吃午饭吧?”

麦茫茫松了一口气:“好,谢谢外婆。”

麦茫茫心底对俞培琴充满了好感。虽然她每一次去蒋家的时候,蒋家的老太太也会对她很热情,但老太太会对她那样热情,完全是出于老太太将她视作了蒋家未来的儿媳妇。

然而,俞培琴从来不会刻意对她嘘寒问暖,也没有问过她是不是顾臻的女朋友。俞培琴自然地接受她的存在,就好像把她当成了家人——即使没有顾臻。

她在这位温和睿智的老人面前没有压力,只感觉亲近和安宁。

饭桌上,麦茫茫提起自己的感受,俞培琴问她:“茫茫,你相不相信人和人之间是有缘分的?”

换作以前,对于“缘分”这样虚无缥缈的词,麦茫茫一定会嗤之以鼻地说:“我只相信科学,不相信什么缘分。”

如今的麦茫茫却犹豫了:“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和您有很亲的感觉,可能这么说有点不礼貌。”

“从你第一次来我们家,我就感觉我和你这孩子是有缘分的,就算你和顾臻没什么关系,我也会这样说。”俞培琴温柔一笑,“你知道我以前是做老师的,你这孩子,虽然第一眼看上去很高傲、倔强,可是内在并没有那么坚硬。当然了,不管是看上去的你,还是实际的你,我都很喜欢。”

麦茫茫动容道:“谢谢你,外婆。”

顾莞的双眼亮晶晶的,她忍不住问道:“外婆,那茫茫姐姐和哥哥有没有缘分啊?”

麦茫茫双颊发烫,俞培琴豁达地说:“我这个老太婆只能判断我和茫茫的缘分,至于她和顾臻之间怎么样,还是要留给他们自己观察。

“用真心观察。”

俞培琴意味深长地说:“不管结论是什么。”

麦茫茫有所启发,思索了半晌,坚定地点头:“嗯。”

吃完饭,俞培琴没问麦茫茫的去留。她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调到戏曲频道,听着戏曲,翻阅着一本外国小说。

顾莞和麦茫茫自觉地坐在俞培琴左右,陪伴老人度过安静的下午时光。

顾莞随便从桌面上寻了几张纸,开始信手涂鸦,麦茫茫则和俞培琴一起看书。老人阅读速度慢,麦茫茫专注又耐心地配合她看书的进度,时而发表自己的见解。

俞培琴拍了拍麦茫茫的手背,欣慰地说:“顾臻这孩子平时忙得不见人影,顾莞又不懂事,今天下午有你陪我看书,真是很惬意的事情。”

“我小时候经常陪妈妈看书。”麦茫茫微微一笑,“后来,我就很少有这样安静的心境去看严肃文学了。”

麦茫茫无意间瞥见了顾莞用来画画的纸——上面全是英文,那好像是一份留学申请的评估报告。麦茫茫好奇地问:“顾臻是想出国吗?”

顾莞戳开一盒牛奶:“我上次看到哥哥在咨询出国留学的费用问题。”

俞培琴疑惑地说:“我完全没有听他说过有这个打算,你是看错了吧?”

顾臻如今在投资银行实习,所在的公司是金融行业里的头部公司,公司支付的实习薪资很是丰厚。如果他想出国,工作一两年是能解决费用问题的,只是俞培琴从未听他说过有这个意向。

顾莞吸着牛奶说:“应该不是我看错了,他问得很详细,是利什么兰的生物专业。”

麦茫茫的心脏猛烈地一跳。顾臻即使在高中时考虑过将来念基础科学专业,但那也是他喜欢和擅长的物理方向的专业,而不是生物专业。和生物专业相关的,只有她。

她仔细地阅读了那份报告,上面的内容果然和攻读利兰大学生物方向的Ph.D.相关。

可是顾臻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呢?麦茫茫的内心充斥着疑惑。她好像只和他提起过一次她梦想中的学校,他当时并未表现出关心的态度。

麦茫茫又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两个人在交往中的奇怪现象——她不经意间提起的事情,顾臻都会记下来,然后,他会将这些事体现在行动上。

她像是行走在浓雾弥漫的森林之中,心惊肉跳之余,又有着隐约的预感。

麦茫茫说要向顾臻借阅一本书,顾莞单纯地相信了,引领她进入顾臻的房间。

“茫茫姐姐,你慢慢看,我回房间画一会儿画。”

他房间的陈设和她上次误入这里时无甚区别,在日光下,黑、白、灰的色调简洁明朗。

麦茫茫的视线在房间内游移。她其实也只是听凭直觉的指引,并无确定的目标。

麦茫茫四处翻看。床头柜的第一个抽屉里,存放着一个黑色的发圈,这是她上次来的时候,不小心落下的。

她最后立定在书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