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中國考古探秘紀實文學叢書(全11冊)

封口消失何處

字體:16+-

就在金剛牆剛剛出現的同時,發掘隊便派出專人做搭棚的工作了。

北京市東單區席棚科的技術人員來到定陵發掘現場,研究搭棚的設計方案。接著,11輛滿載竹竿、竹席、木料、油氈、麻繩、鐵絲的汽車開赴定陵,20名工匠開始了搭棚工程。大棚先用杉篙為架,再以麻繩配合鐵絲紮綁,頂部鋪一層葦箔,上麵覆蓋兩層竹席,竹席中間夾一層油氈。工匠多是解放前私營棚鋪的老師傅,專以搭蓋紅白喜事用的棚帳為業,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能。很快,一座長60米、跨度直徑26米的大型席棚得以完工,席棚的出現,為這古老的定陵陵園注進了強烈的現代氣息。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巨型橋梁橫跨江河深川,氣勢磅礴,巍峨壯觀。有這樣一座堅實的大棚作屏障,對保護石隧道和金剛牆,以及地下宮殿的大門,當是萬無一失。事實並非如此,8月3日深夜,狂風刮過之後,大雨伴著隆隆的雷聲傾盆而下,密集的雨點敲打著木板房砰砰作響。發掘隊人員被雷聲驚醒,一個個趴在小窗上向外窺視。漆黑的夜幕裹住了一切,隻有雷電閃過的刹那間,才見雨簾已把天地連為一體,形成一片混濁的世界。

考古隊員劉精義(前右一)陪同前往定陵參觀發掘的烏蘭夫(前右二)等人在發掘現場,身後可見搭起的防雨棚。

“怕是探溝要出事。”白萬玉老人望著夜空的雨柱輕聲說。“怕什麽,有那麽牢靠的席棚,再大的風雨也能抵擋。”劉精義伸出白嫩的手,調皮地拍拍白老肩膀滿不在乎地說。

“你這孩子,真渾帳……”白萬玉剛要對劉精義耍威風,“轟隆”一聲巨響,眾人立即警覺起來。白老大叫一聲:“不好,工地出事了!”根據多年的田野考古經驗,他第一個分辨出響聲來自工地的土層塌方。幾乎每個人都是赤條條地衝向工地。幾道手電光在雨簾中閃耀,他們沿工棚兩側自東向西尋找塌方的位置。趙其昌在石隧道盡頭停住,他大喊一聲:“白老,在這裏!”眾人聞聲而來,隻見金剛牆頂部的寶頂上大片土方已經塌陷。正在這時,席棚內傳出人的呼喊,由於風雨阻隔,喊聲顯得細小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