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初夏。北平清華園中的古月堂。
即將赴河南安陽殷墟參加田野考古實習的曆史係學生夏鼐,和他的同窗好友吳晗踏著綠茵茵的草地在親切交談,暢述著自己日後的誌願。夏鼐問打算留校任教的吳晗:“如果由你來選擇,你打算挖什麽古跡?”
以研究明史嶄露頭角從而成為胡適愛徒的吳晗,不加思索地說:“當然挖明十三陵。”
兩人相視一笑,握手言別。他們誰也沒有想到,20年後,這次看似無足輕重的閑聊,竟成為現實,並由此引發起一場紛爭。
1955年10月4日,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勳的辦公桌上,平放著一份剛送來的報告:
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
國務院:
在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今天,我們的文化事業也得到了飛快發展。為進一步加強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我們請求對十三陵中的明朝統治者朱棣的長陵進行發掘。
封建統治階級的帝王,死後陵墓中都有大量殉葬品。朱棣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兒子,他在世時遷都北京,是十三陵的首陵,殉葬品可能多於其他陵墓。通過對長陵的發掘,以活生生的事例與實物,進行曆史探索,並可利用這些器物,進一步開展對明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史實的研究,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陵墓發掘後,就原址建立博物館,將出土器物整理陳列。以偉大領袖毛澤東提出的“古為今用”的方針,向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階級教育,可進一步認清封建統治階級的反動醜惡麵目,加強對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同時也可增加首都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內容。
當否,請批示。
郭沫若 沈雁冰 吳晗
鄧拓 範文瀾 張蘇
1955年10月3日
習仲勳看罷報告,覺得事關重大,立即批轉主管文化的陳毅副總理並呈報周恩來總理閱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