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

第180章 谁在撒谎

字体:16+-

于嘉回头看着尚轩,三秒后,忽然眼前一亮:“你怎么就判定秦云丢了呢?会不会,是他先回北直隶了?”

哼!

尚轩掏出一块玉,愤愤地说:“不可能!我表兄在京师的花销都是我拿的,前一阵他还说没玩够呢,怎么可能不说一声就走?何况,我还找到了他的玉佩。”

玉佩?

于嘉接过那块玉佩,仔细地看了看,这玉佩有很多瑕疵,也不值什么钱,好像真是秦云每天带在身上的那块。

之前,和秦云同在县府书房读书时,于嘉还纳闷,以秦云的家境,不应该带这么便宜的配饰。

记得,秦云在一次喝醉的时候说过这块玉佩的来历,说是他小时候玩伴送的,那姑娘死得早,所以,他就始终带在身上,睹物思人。

也因为那个姑娘,他宁可连年多交赋税也不娶妻,只是有钱了就去青楼玩,还养成了那种调戏人取乐的嗜好。

而这块玉佩,已经碎了一半。

从断缝来看,应该碎了没多久,接口还很新……

按理说,意义这么珍贵的东西,秦云要小心保护才对,就算碎了也要粘好,是不可能扔的。

尚轩与他的想法一样,就因为这块玉佩,他断定他的表兄被人家害了,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于嘉。

于嘉白了眼尚轩,愤愤道:“人找不着了,你不先去官府报官,怀疑我有什么用?”

哼!

“我早就去府衙报官了,府尹大人考虑我是朝廷命官,给我的案子都放在了首位。可你我都是读书人,表判做的都不愿做了,以往的相似案子学过多少?有多少失踪案找不回来的?”

尚轩说得对,如果是死人还好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不好找,只能顺藤摸瓜。

既然已经报官,府丞和推官估计早就试过了,要是有消息,也不至于五天还杳无音讯,必须要出些狠招!

尚轩眼眶红红的说:“泼皮,如果我表兄死了,本官肯定去都察院参你一本!”

哼!

“无凭无据的事儿,你参我就有用了?我问心无愧,还怕查了?秦云不过就恶作剧搞过我几次,还都被我反搞了回去。这点小事,我至于害他性命?我心就那样狭窄?”

那秦云与秦霄不同,秦霄是和李强入室抢劫,李强纯粹是作死,而李斌更不用讲,带着倭寇进了他的家。

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最多让秦云过得不舒心,这还是他心胸狭窄的情况下,况且,他的心还没那么小。

尚轩听完于嘉的解释,也不再说话了。

可想来想去,还是于嘉最有可能!

表兄秦云在京师之中,在哪花钱都是他给,不差别人的钱,和别人哪来的恩怨?

于嘉闻了闻了玉佩,玉佩上有很浓的臭味,应该是尸腐的味道,他在安南国战场上摸爬三个月,对这种味道再熟悉不过了。

京师不比北直隶,冬天下雪也是会化的,江河更是常年不结冰,尸体如果不入土的话,没人擦表面的渗出物,三天也就开始腐烂了。

根据这个味道断定,八成,秦云是没了。

于嘉将玉佩扔给了尚轩,愤愤地说:“这样吧,我帮你找,省得背不白之冤!这块玉佩,你从哪找到的?”

“五天前,悦来客栈的小二给我的。”尚轩靠在马车之上,双手撕扯着头发,无奈地说:“这都五天了,见到这块玉佩之前就找不到表兄了,我只当他只在青楼过夜,发现玉佩时才知道不对,应该七天没见到了。我回去,怎么和姑母交代呀!”

“那个小二说什么?他为什么会给你?”

尚轩叹了口气,说:“小二说他清晨逛街时,无意在一个地摊上看见了这块玉,颜色特别,瑕疵很多,但绑的穗子价值不菲。因为我们就在悦来客栈住,小二还是管理地字房的,一眼便认出是秦云的东西,便一百钱买回交给了我。”

“你跟我来!”

于嘉拉尚轩上了马车,来到了纪纲府上。

纪纲并没在家,于嘉又去了张辅的府邸。

张辅的妹妹是朱棣的贵妃,而且,因为安南之战,他还被封为了英国公,可以随时进宫见皇上。

于嘉说明原因之后,张辅当即换上了常服,进宫面圣。

在国公府等了一个多时辰后,张辅赶了回来,并带回了十名锦衣卫,说:“兄弟,皇上说你随便找,别胡闹欺压百姓就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动刑,但不能给人搞死。到时候回来,把寻找同乡那个秀才的过程写下来,交给锦衣卫呈报圣上!”

“知道了,大哥!”

于嘉感谢之后,带着尚轩离开了国公府。

那些锦衣卫都听说过于嘉的事迹,此时,每个人心中都十分崇拜于嘉孤身闯敌阵的勇气,皇上也发话了,他们自然是言听计从。

在这个时代,人证物证都没有时,又没有状告人外,假若动了刑,那就是欺压百姓了。

尽管府尹说抓紧办,但衙役也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寻找。

于嘉认为,锦衣卫最有用,因为所有百姓都知道锦衣卫可以先斩后奏,调查任何事情自然都要比衙役快得多。

假若秦云真有那万分之一机会没死,多一秒找到他,很可能就能救他一命!

“尚轩,带我们去悦来客栈,找店小二!”

啊?

尚轩没想到,于嘉和英国公张辅都能称兄道弟,还能将皇宫中的锦衣卫带出来听他调遣,此时,已经愣在了原地。

嗨!

于嘉喝了一声,吓了尚轩一跳。

“你想啥呢?还想不想找你表兄了?带我们去找那小二!”

“好,好!”

尚轩爬上马车,十个锦衣卫都骑着马,五个在前面开路,五个在后边跟随,不多时,便来到了悦来客栈。

客栈中有不少的酒客,有喝大了唱着小曲儿的,有为台上戏子鼓掌的,还有打情骂俏的。

尚轩进入客栈,上下走了两圈便找到了那名小二。

于嘉上下扫了眼这小二,他没有多大岁数,眼神有一些发贼,看到锦衣卫也有些慌张,双腿不停地颤抖着。

于嘉将他带去了一个没人的角落,从尚轩手里接过玉佩,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小二的眼,声音冷冷地说:“这块玉佩,是从哪里找到的?”

那小二被于嘉看得有些慌,腿越抖越厉害。

于嘉可以断定,这小二心里一定有事,他应该是知道什么,便深吸了一口气,砰地一拍桌子喊道:“说!”

扑通!

小二浑身发抖,忍不住尿了出来:“大人,大人,我的确是从市场地摊上买的。”

“所言属实的话,你抖什么?”

那小二眼珠一转,说:“这块玉佩我是二十钱买来的,我骗尚公子说一百钱,吃了他的回扣。”

呃……

本以为有线索了,结果,竟然是因为这个事儿害怕,真是叫人无语啊。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所有可疑人员都要聚起来,顺藤摸这块玉佩的来路,才会知道谁撒没撒谎。

于嘉声音软了软,拉起了小二,和他身后的掌柜说:“这个孩子我带走,放心,我不会伤害他,查清秦云去向之后,我会给他送回来。”

掌柜点了点头,说:“天策将军,我们都知道您的人品,把他带走吧,我放心。”

嗯!

于嘉将那小二带上马车,让一个锦衣卫和尚轩看着他,自己则是骑上了锦衣卫的马,在小二的指挥下来到了杂市口。

这杂市口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两边小商小贩也很多,但好在的是,衙役会像后世城管一样给商贩规划位置,不让他们到处破坏环境。

这样一来,卖给小二玉佩的人,不多时便找到了。

那小贩蹲在地上,四五十岁,体胖,满脸的大胡子,衣服上有不少补丁,想必不是京师的人,是周边乡里的百姓。

他在地上铺了一块破布,专门收卖一些残破的挂件,见于嘉拿着刀,后边带了十个锦衣卫朝他走路过来,不由得站了起来。

“这位官爷,你们这是……”

那贩夫显得很平静,不慌也不忙,也不像小二吓的那个样子,好像知道于嘉会来找他一样。

“带下来,当面对质!”

于嘉挥了挥手,尚轩从马车里将那浑身发抖的小二带了下来。

于嘉拿出那块残破的玉佩,问道:“这小二说,这块玉佩是在你这买的,是真的吗?”

嗯?

那贩夫没加寻思,便回答道:“对,大人,这块玉佩就是在我这里买的,当时卖给他的时候,好像是三十钱。之前,衙役来找过我,也是问的这个问题。”

三十钱?

于嘉死死盯着那贩夫的眼,此人的平静,好似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但目前没有什么证据,也不好直接说此人是不是故意装出的淡定。

可二人对质出现了问题,小二说是二十钱,可这贩夫却说是三十钱。

谁知,那小二又说:“大人,我刚才吓到了,是三十钱买的,当时我还寻思,尚公子和秦公子会给我一些赏钱呢。”

哦?

两个人都很可疑,又显得没问题。

到底是谁在撒谎?

于嘉前后看了看,一个浑身颤抖,一个则是淡定的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