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淇国公府。
丘福和于嘉端着酒杯,有说有笑。
那左右都督王辰、张元和其他五位行在侍郎脸越来越长,顺天府和北直隶其他官员,看着于嘉也越来越闹心。
他们当官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一个状元郎立的功劳多,后来者居上,在任何地方,可能都是会被人嫉妒的吧。
可谁的意见都藏在心里,并没有人表现出来,毕竟捷报已经发往了京师,于嘉也是皇上眼中的红人。
何况,他身边还有二十个锦衣卫保护,万一出面说些不好的话,这些锦衣卫再打报告,传到皇上那里,那可就是没事儿找事儿了。
二月末,运河已经渐渐化开了,丘福派出五百人的队伍,跟随于嘉,用军船押送那些缴获的金银和鞑靼大汗鬼力赤进京。
军船要比商船好很多,也不用坐行途颠簸了。
于嘉没有带着两个娘子一起进京,若是只带一个娘子,另一个肯定不愿意,两个都带的话,娜娜又太小了,也经不起折腾。
等到五月,庶吉士考试之后分了官,确定去哪里上任之后,再研究研究带上娘子们。
再者,苏达去年八月县试落第了,小舅母看他一回就啰嗦他一回,说是传授传授表弟经验,怎么才能考过童试。
他也懒得听啰嗦,苏达学习时间太短,四书五经都背不下来,就算有经验,没有基础又能有什么用呢?
一路上畅通无阻,十几艘军船顺着大运河而下,狭窄河道商船都得给军船让路,这回,只用了十天左右,便到达了京师。
三月份的京师,赶上晴天已经很热了,于嘉想了想,若以后真是留在了皇上身边,那就要快点研究迁都之事,这里的夏天,他是受不了……
一进京,五百兵士便将十几箱金银珠宝,和戴着手铐脚镣的鬼力赤带下了船,没做停留,便直接拉到了皇宫。
奉天殿里,朱棣拿着两把苏鲁锭,仔细地把玩着。
“鬼力赤,你胆子是真大,敢派人大肆掠夺辽东啊!我还以为你有多厉害,没想到,连一个小小的状元郎,都能打得你们毫无还手之力。”
朱棣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此时对于嘉不仅佩服,而且,也产生了一丝丝忌惮。
朱棣是个好皇帝,这是所有后人都公认的,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好人,阴险、狡诈、残暴,他心里早就有打算了,于嘉这样的能人,身边安插的锦衣卫绝对不能少。
刚开始,接到山东都司的军报,说鞑靼部太师阿鲁台带兵掠夺了辽东,他还发愁让谁带兵教训鞑靼呢。
谁能想到,考中状元回乡之后两个月,除了路程,竟然干了一件这样的大事,竟然把鞑靼大汗抓了回来,还把成吉思汗留给后世的两把苏鲁锭带了回来。
这样一来,鞑靼就不能称为国家了,苏鲁锭丢了啊!
哼!
鬼力赤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上苍蝇绕圈飞舞,白了一眼朱棣。
“他不宣而战,趁我部空虚突然偷袭,又有那个叫迫击炮的东西狂轰滥炸,怎么顶得住?否则,任他有二十个脑袋,又怎会轻轻松松就端了我的老巢?朱棣,你有本事就放了我,咱们重整军马,来一场公平的决战!”
哈哈哈!
朱棣邪魅地勾着嘴角,白了眼鬼力赤,冷笑说:“你激我,当我是三岁孩童?以为我是那在乎面子的皇帝?我的状元都把你抓来了,我还得把你放回去?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哼!
鬼力赤心突然凉了下来。
本以为到达京师之后,激怒朱棣,朱棣会放他回草原呢,没想到,这皇上比那狗状元还不讲究啊!
“朱棣,你想没想过,不宣而战直接偷袭国都,传出去之后,会有损大明的威严,让四海诸国怎么看中原?”
一句话,朱棣也沉默了。
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我当于仙婴是多厉害一个人呢?感情是偷袭呀,那还怎么有脸发捷报呢?”
“说的是啊,当年霍去病也是偷袭,但大汉和匈奴是战争状态,与此时不同啊!”
“就是,如果这样打的话,我也能把鬼力赤抓回来!”
……
朱棣静静地看着鬼力赤,他不想把到手的鸭子给放了,可被质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偷袭其他部落可以,偷袭都城,哪能不发战书呢?
这要是传出去,大明必将被海上诸邦和接壤的国家耻笑,不仅如此,如果不放了鬼力赤,他在百官心中威严也会受损。
“各位同僚,大家都静一下!”
百官纷纷止住了话语,转头看向了于嘉,眼中满满的讥讽与不屑。
于嘉高声喊道:“这是我的打法,名为闪电战,特点就是不宣而战,出其不意,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闪电战?
站在第一排的成国公朱能,眼中忽然一亮,躬身作揖:“陛下,臣想起来了,张辅说当时南征,仙婴就对他说过这种战法!”
嗯!
朱棣点了点头,盯着鬼力赤,笑道:“朕也知道,仙婴很早以前就和朕说过,当时朕也同意了!”
什么?
文武百官不禁瞪大了眼。
这种下三滥的打法,皇上怎么能同意了呢?这不符合战争规则!
一时间,文武百官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解缙白了眼于嘉,躬身说道:“皇上,臣觉得应该放了鬼力赤,以大明的实力,推掉他们轻轻松松,没必要这样抓他……”
又是解缙……
又是这个文识渊博,但思想老套的书呆子!
于嘉回头,反驳道:“解缙,是对面先偷袭辽东,残害我们的同胞在先,如果你见到辽东的惨状,如果那些被掠走的女人孩子是你的家人,我想你绝不会这么说!”
解缙高高昂着头,大学士的气质一览无余,鄙夷地看着于嘉:“你还以为挺光荣呢?我都替你丢人!如若他们掠走的、残害的是我的家人,我也会先发战书,再行攻打!”
呸!
“解缙,你真是读书读傻了呀!你脑袋是怎么想的?对面撕脸在先,咱们还要和他按套路出牌?”
于嘉看着解缙,冷笑了一声:“先礼后兵,虽说说出去好听,可你想没想过,调整战争状态再打,各地赋税会增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调整成战争状态,又要花费多少人力劳力运粮?你以为老百姓像你一样,说话就能来钱?那是一个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朱棣点了点头,并没有阻止于嘉的话。
于嘉看着文武百官,又说:“各位前辈,永乐新政在发展,人生也在不断学习改变,大丈夫治国,岂能固执一端?军户的命就不是命?先发战书之后,对面形成有效的抵抗,要死多少人才能把他抓回来?”
文武百官,听着好像有道理,也都点了点头。
“我此次带兵奇袭,三千人纵横雪原,只死了二十多个兄弟,伤了一百多个兄弟,如果宣战了,损失能这么小?”
说到此处,于嘉转回身,躬身作揖:“皇上,我认为,别人看不看得起都是身外之事,自己的百姓称赞才是好皇帝!让百姓少费钱、让大明少费钱,让军户们少死伤才是为将者应该考虑的!如若闪电战不合乎战争规则,于嘉愿意承担所有的罪名,但鬼力赤绝对不能放!”
说是这么说,于嘉心里还有个算盘,放回去,按照历史走向,鬼力赤明年也会被阿鲁台所杀,这功劳还不如他拿呢!
解缙微微勾起嘴角。
他乃翰林苑第一学士,又是文渊阁七位内阁之一,随便再出些经史子集,就能将于嘉怼得哑口无言。
“果真是乡野村夫,鼠目寸光,不宣而战是保护了某些利益,可对大明……”
“行了!!!”
谁知这时,朱棣一声怒吼打断了解缙的话。
解缙一愣,脸瞬间红了起来,于嘉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我刚张嘴就给打断了?
偏向,是不是偏向?
只见朱棣拿着两把苏鲁锭,上下扫了两眼鬼力赤,笑道:“仙婴说得对,攻打安南的时候,朕就没反应过来!凭什么对面说撕脸就撕脸,我们要先礼后兵?”
朱棣冷眸一凛:“鬼力赤,朕就没能耐了!来人,把这个贼头子给我拉进去,关入死牢,择日五马分尸!朕要让诸国都知道知道,我大明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刀枪!”
“遵旨!”
殿外跑进十几个兵士,押住鬼力赤,任由他怒骂讽刺,朱棣依然面不改色,让兵士生生地将他拽出了奉天殿。
于嘉此时表情凝重,心里却无比喜悦,不仅仅他的闪电战策论得到了皇上的认可,自己这个功劳也稳了,谁也撼不动了呀!
解缙就不用管了,本以为这是个才子,想好言相劝他学一些中庸之道,万事不必太较真。
匿名者必剪除之!
解缙依旧我行我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让他听天由命吧。
这时,朱棣将两把苏鲁锭交给锦衣卫,拍了拍于嘉的肩膀:“仙婴,你生擒鬼力赤,端了鞑靼王廷,朕封你为夕阳侯,即日,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