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被收複了,一直以來被動的外交局麵,終於有了轉機。整個清廷無不歡呼雀躍,稱讚曾紀澤之功,左宗棠與郭嵩燾相繼上奏,舉薦曾紀澤,希望朝廷能夠委以重任。然而,李鴻章雖然表麵上,也稱讚曾紀澤為國出使,不辱使命,為大清國國體貢獻許多,可內心卻始終對曾紀澤的種種“反抗”行為甚是反感。李鴻章想起曾紀澤奉命使俄之前,在倫敦致書自己,談了關於伊犁、沙俄當時的軍事、政治形勢,以及英、俄之間的關係與一旦中俄交兵的利害關係等等,倆人曾有短暫的對話。
李鴻章道:“與沙俄國決裂,不會大有傷害,此去沙俄國談判,不必過於看重伊犁之地。”
曾紀澤反駁道:“俄將高福滿掌管西路各回部,對新疆虎視眈眈。去年地山議約時,沙俄國皇帝將他調回商議,他想要與左公決戰,不願送還伊犁,但是沙俄國皇帝和官員們貪圖通商、分界的便宜,就同意了簽訂。今廢除此約,另外簽訂新約,正合高福滿心意。”
李鴻章心想:常言道“成王敗寇”,如今曾紀澤與沙俄國談判成功,又收複伊犁,居功至偉,隻可惜他過於執拗,未來恐怕不能為我所用。晚間,他剛從衙門出來,走在回家的路上,頗感乏力。此時聽到街道旁的茶館中,有幾個百姓圍坐在一起,正在議論曾紀澤收複伊犁之事。有一個百姓興奮道:“聽說左大人抬棺去了,誓死要收複伊犁,沒想到曾紀澤靠自己那張嘴就收複了,真是張儀蘇秦在世啊!”
另一個跟著道:“反觀我們朝中某位大臣,前麵跟英國人,簽了多少條約,都是給洋人好處的。這次聽說他還直接責備曾大人,附和左大人準備武力收回伊犁的觀點。還說什麽邊境左宗棠部下的數萬人早就饑疲已甚,成為強弩之末,一旦開仗,首尾無法兼顧,到時候,再失數城,弄不好得達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