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北黎事件爆發,雙方終止交涉。此後清軍一路敗退,丟失了在越全部陣地、撤入鎮南關。感到大勢已去的清廷隻得海關總稅務司赫德,派其僚屬英籍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稅務司金登幹赴巴黎促進中法和議。
茹費理聽到又要和談,當即拒絕道:“又來和談?少來這一套!”
金登幹強忍笑容解釋道:“總理,懇請您三思啊,我們英方可是不太願意貴國和中國出現如此矛盾的。”
茹費理最後答道:“那這樣,既然英國出麵了,我們可以在清軍全部撤出北圻,並答應割地、賠款的情況下先停戰,再商議和約具體內容。”
光緒十一年,清政府啟用主戰派張之洞,張之洞到任後決定啟用熟知廣西和北越地形的馮子材前往鎮南關指揮抗法。此前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占鎮南關,但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諒山,伺機再犯。
聽聞張之洞啟用馮子材作為統帥,潘鼎新嘲笑道:“一個老骨頭,又沒槍沒炮,帶的又是新兵,豈能戰勝法國?”
馮子材笑道:“我雖是老將,但願效馬援馬革裹屍,至少不會不戰而退!”
這位六十七歲老將,當即下令抬棺出征,以示死戰到底的決心,原本低迷的士氣受到極大鼓舞。馮子材知道法軍定會再犯鎮南關,而此刻大清的軍隊裝備遠遠不如法軍。他隻得借助地理優勢,他命人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裏、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一個比較堅固的防禦陣地。三月的淩晨,此時在廣西鎮南關的隘口中,崇山峻嶺中雲霧繚繞,氣溫不到二十度,正馮子材正帶著士兵抓緊時間吃飯。
山裏的天氣與城裏不同,此時此刻,山間霧氣蒙蒙,誰也看不清遠處。馮子材久經沙場,心想:萬一法國人來個偷襲,偷偷摸上來,那這鎮南關可是守不住了。可他未曾想到,法國人也清楚一個道理“月黑風高殺人夜”。此時大霧彌漫,正是偷襲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