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六年十月,京城皇宮。
雖然已經是深夜子時,但鹹豐帝依然還在燭光下,批讀各地呈報上來的奏折。等到終於讀完今日的所有奏折後,鹹豐帝又從案頭拿起了幾封他剛才不知該如何處理,暫時擱置在一邊的奏折,這幾張奏折都是從安徽發來的,內容也大同小異,在李鴻章剛剛被朝廷冊封為按察使不久,彈劾他的奏章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都遞到了鹹豐帝的手中。
盡管李鴻章在京城做了數年的翰林編修,但在此之前鹹豐帝對他卻幾乎沒有任何印象,隻隱約記得之前曾國藩曾在自己麵前提到過這個人的名字時,言語間對他極為讚賞。近一年多以來,隨著李鴻章率領他親自組建的安徽鄉勇團練隊伍,在與太平軍的作戰中屢立戰功,鹹豐帝這才逐漸對他有所了解。
這些彈劾李鴻章的奏折,彈劾理由都一樣,說的都是之前瀘州城被太平軍圍困之緊要關頭,負責在裕溪口一帶組織操練鄉勇團練隊伍的李鴻章,卻以隊伍剛剛組建戰鬥力不足為由,拒絕支援呂賢基和江忠源,怯戰退縮。最後導致呂賢基舒城戰敗,以及江忠源所守的瀘州城被攻破,呂賢基、江忠源二人堅決抗敵,才導致最後都以身殉國。
鹹豐帝之所以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件事,原因有二:
一是,無論李鴻章當時有何實際困難,他沒有出兵援救呂賢基和江忠源都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不對此進行責罰,那其他帶兵之人豈不就都有了這樣或那樣的借口來躲避困難嗎?
二是,以當時當地的情形來分析,即便當時李鴻章肯出兵救援呂賢基、江忠源二人,他的那支小股鄉勇團練隊伍,多半也起不了什麽作用,多半也是全軍覆滅的結果。而從李鴻章後來的所作所為來看,他率領一支沒有任何後援的小股鄉勇團練隊伍,始終在皖南的山區一帶堅決與當地的太平軍周旋作戰,並在後來收複安徽大半失地的戰鬥中屢立戰功。這又足以證明他對朝廷是忠心耿耿的、是用心做事的、同時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如果因此貿然責罰此人,恐怕也有失公允,會寒了那些實心做事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