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溫度:法醫手記

對死亡的科學理解 “死亡”的曆史變遷

字體:16+-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會賦予死亡不同的意義。死亡是構成時代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

但丁在《神曲》中描繪了自己的靈魂漫遊地獄、煉獄,曆經磨難抵達天堂的過程,令人深思生與死的真正意義。

縱觀西方曆史,留下人類最早文字記錄的美索不達米亞人認為死就是生命的終結,死後的人會去到一個叫作阿拉魯(Arallu)的世界,這個世界深藏於地下,一片漆黑,沒有情感。古埃及人借尼羅河神奧西裏斯(Osiris)的死講述死亡的真諦,即尼羅河水因泛濫造就沃土,人類也終因死亡獲得永生。

《神曲》中描繪的地獄與但丁。

古希臘古羅馬的蘇格拉底、柏拉圖、愛比克泰德(Epictetus)主張靈魂不滅論,伊壁鳩魯、盧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主張靈魂必滅論。以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為代表的斯多葛學派主張有神論和禁欲主義,信奉靈魂不滅,追求道德與理性。相反,伊壁鳩魯創立的學派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原子的集合,堅信靈魂必滅,主張唯物論和享樂主義,認為世上不存在死後的權威力量,崇尚無神論思想。伊壁鳩魯學派代表哲學家盧克萊修的長詩《物性論》(De Rerum Natura)充分闡釋了該學派的哲學觀點,即靈魂與肉體相統一,無須畏懼死亡。

從基督教盛行的古羅馬時代,經曆中世紀直至近代,靈魂不滅論一直占據絕對優勢。為了不讓逝者的靈魂回到人間,人們祭祀、掃墓,將墳墓建在郊區。古羅馬最早的成文法典中曾做出明確規定:

不得在市區內埋葬或火化屍體。

法國曆史學家菲利普·阿裏耶斯(Philippe Ariès)在《死亡的曆史》(Essais sur l’histoire de la mort en Occident)和《麵對死亡的人》(L’homme Devant la Mort)兩部著作中對死亡的曆史進程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基於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來世觀念、死與惡等幾大要素,他將中世紀後死亡的曆史進程劃分為幾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