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溫度:法醫手記

死亡的瞬間應由自己做主

字體:16+-

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那麽死亡就是終點;如果人生是一部小說,那麽死亡就是最後一個章節。我們應該按照自己的規劃和想法去度過臨終時光。然而在現代社會,死亡的劇本往往掌握在醫生手中,人們竟將人生的決定權交給了素昧平生的醫生。雖然這種方式被人們廣泛接受,但是從“人對自身生命的所有權和決定權”這一角度來看,延命醫療可謂是現代醫學界最大的爭議。

2014年8月,健康保險政策研究院針對韓國20歲以上的1500餘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7.2%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的去世地點是在家中,其次依次為臨終關懷醫院、醫院、養老院。

然而事實上,在家中去世這一願望很難實現。統計廳發布的死亡統計數據表明,1989年死亡人口中有77.4%是在家中去世的,僅有12.8%是在醫院去世的;而到了2012年,在醫院去世的占比高達70.1%,而在家中去世的占比僅為18.8%。此外,在社會福利機構去世的占比為11.1%。

還有另外一個普遍現象是,人們希望“去世時與家人在一起”的夙願,在被推進重症監護室的瞬間就化作泡影。大部分癌症、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是躺在重症監護室冰冷的病**孤獨離世的,或在醫生進行心肺複蘇的過程中結束此生,臨死時身邊隻有醫護人員,沒有家人的陪伴。

美國一篇著名論文曾指出,如果患者在重症監護室接受長達6個月以上的治療卻不幸離世,那麽他的家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鬱,可見長期的延命醫療也會給患者家屬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

哈佛大學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教授所著的《最好的告別》(Being Mortal)一書中主張,人不應為令人痛苦、毫無意義的延命醫療所困。該書的中心思想是如何讓死亡變得更有“人情味”,如何更加從容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時光。書中講述了阿圖·葛文德教授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所目睹的無數種死亡,以及透過這些死亡感悟到的人生真諦。整本書的觀點與我不謀而合,讓我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