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案女奇探:少逢烂漫时

第九十二章 民心向

字体:16+-

那人带着一个破旧的斗笠,看不清面容,身上破破烂烂的衣服沾满了血污,**出的皮肤上带着大大小小未痊愈的伤口。

他单手扯开白布,胡乱地裹住手腕,然后用牙齿和手配合,灵活地打了一个结。

俨然已经非常熟练。

楼白看着那道莫名熟悉的身影,一时间心脏的跳动都快速了起来。

身旁的洪知行在看到那人的瞬间神色变得恭敬,他疾步上前,站在那人身边,低声道:“我来帮您。”

那人咬着白布摇摇头,含糊地拒绝了一句,随即他抬起头,往楼白这边看过来。

破旧的斗笠下方露出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眸子。

楼白与他对视,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男人微微眯了眯眼,似乎是辨认了一番,忽然咧嘴一笑,朗声道:“我当那群老匹夫还能想出什么馊主意,没想到是把你小子派过来了?”

楼白沉默着走上前,洪知行左右看看,给他让出位置。

楼白走过去蹲下,盯着他的伤口,低声道:“是我自己要来的。”

男人嗤笑一声,冷哼道:“偌大个朝廷无人可用,他们也是敢答应。”

楼白垂眼没说话,忽然露出个不知道是哭是笑的表情,哑声道:“原来有您在……难怪淄州城能守到现在。”

男人斜睨了他一眼,随手将斗笠摘下来放在一边,露出一张坚毅又布满风霜的脸。

他笑了声:“怎么,都不会叫人了?”

若是唐棠儿在这里,定能认出这张时常带着戏谑和随和的脸。

男人赫然是无为先生。

楼白眼眶微热,他低下头掩饰,哑声叫道:

“贺将军……”

……

京城。

“快快!这个带上!哎呀!不要拿这个了!”

“要来不及了!听说不等人的,谁能跟上就带谁!”

“我不想走!”

“你想等死吗!?”

吵嚷嘈杂的声音伴随着哭天抢地的人声在原本繁华的街道上响起来。

摊贩架好的摊位倒了一地,乱七八糟散落在地的东西被踢踩的到处都是,有人拍着大腿坐在地上哭喊,还有人不知道什么矛盾扭打在了一起,匆匆而过的人看都不看一眼就从他们的身上跨过去。

铜锣声响起,街上的人一静,随即吵嚷着跑喊:“官差来了!”

衙役上前扯开两个扭打在一起的人,怒道:“干什么呢!?”

“官差抓人了!”

“快跑!他们要把我们关起来!”

从后面打马上前的江明朗额角跳了跳:“谁传出来的谣言!”

衙役围住整条街上的人,众人无路可退,脸上带着恐惧和愤懑,看向围着他们的衙役。

江明朗上前,板着脸道:“尔等因何闹事!?”

一开始大家不敢说话,但是不知道被什么激怒了似的,有人昂着头怒道:“你们这些当官的,不管百姓死活!”

“对!那群蛮子要打进来了,你们想逃走!想把我们关起来不让我们走是不是!?”

江明朗皱着眉:“胡言乱语!”

“你们还想骗人!”一个竖着眉一脸凶相的刀疤脸男人怒气冲冲走出来,“你们想瞒着我们!但是我们什么都知道了!”

有人跟着应和:“对!我们都知道了!”

江明朗沉声道:“哪里传出来的谣言?”

一开始出声的刀疤脸叫道:“昨天戴家的小公子在东城那边翻了马车,里面都是珠宝家当!他们就是要逃走!”

“那些蛮子都打到淄州了!”

戴家的小公子就是吏部尚书的小儿子,没想到这一家子混不吝在这个关头闹出事来。

江明朗在心里骂了几句,正要出声说点什么,就听到后面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

“荒蛮人兵行险招打进来,但是我东裕并非无人可守!”

江明朗忙让到一边,唤道:“邹大人。”

邹仪从后面打马上前,炯炯有神的双目扫过人群。

众人见到邹仪之后,神情都有些缓和。

只听邹仪扬声道:“淄州城已有贺将军驻守!不日便将击退敌军!”

话音落,周遭顿时哗然。

连场中的衙役们都是一脸错愕的面面相觑。

邹仪从袖中拿出卷轴,抖落开来,高声道:“捷报为证!”

人群顿时像沸腾的开水一般闹腾起来。

“贺将军!?”

“贺将军回来了?”

江明朗打马到邹仪身边,低声道:“大人,这是……”

邹仪肃声道:“这是刚从淄州城那边传来的消息。”

江明朗脸上顿时带了些喜意。

贺将军贺云旗当年是武试接连第一,与同年科举状元裴少怜二人,被称为“裴文贺武”,当年胡蛮大举入侵,他率三千铁骑,把那群蛮子直接打回了老窝,在荒蛮人的皇城楼顶插了一柄东裕的旗子。

自此一战成名,后几次领军,从无败绩。

在东裕百姓心中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不过自从其好友裴少怜出事之后,贺将军也自此销声匿迹,朝廷再也没找到过他的踪迹。

江明朗压着声音中的激动道:“那淄州城岂不是……”

岂不是有救了?

邹仪的脸色却依然沉沉,他摇了摇头,低声道:“藏在东裕境内的胡蛮大军,有近十万……”

江明朗的脸色顿时煞白。

但百姓们脸上却喜气洋洋的。

“那戴家公子是干什么!?”有人疑问。

邹仪沉着脸说道:“小儿胡闹,扰乱军心,打三十大板!”

江明朗白着脸拱了拱手,领命下去。

邹仪对着众人说道:“朝廷立刻就会押送粮草等支援淄州,轻诸位不要慌乱,若此时有散布谣言者,板子伺候!”

众人安了心,板子什么的倒是其次,他们嘀嘀咕咕地讨论着,摆摆手四散离开。

衙役上前帮着把小贩的摊子重新支起来,另一波人负责疏散人群,原本乱糟糟的街市正慢慢重新恢复。

邹仪看了一眼,骑着马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人群中,方才的刀疤脸左拐右拐,闪身进入了一条巷子中。

他一边疾步走着,一边用手在脸上摩挲着,随后捏住一个翘起来的角,“滋啦”一声将那道疤痕撕了下来。

他“嘶”的疼呼一声,嘀嘀咕咕道:“疼死了,下手真狠。”

说着,他抬起袖子使劲擦着脸,脸上涂着的东西被抹开,渐渐露出少年清秀的脸。

“婷婷怎么给我涂了这么厚的粉。”

曾乐邦顶着一张被他擦的坑坑洼洼的脸,拐进一处后门,然后推门进了一处房子。

铃兰正百无聊赖地靠在桌子旁摆弄着手上的一只棋子,听见声音,她抬起头来。

曾乐邦关上门,低声问道:“棠儿呢?”

铃兰努了努嘴,曾乐邦顺着看过去,唐棠儿正从一处暗门后推门走出来。

曾乐邦一愣:“这是通向哪儿的?”

唐棠儿应道:“大理寺。”

曾乐邦愕然半晌,全然没有想到唐棠儿竟然直接把大理寺当自家后花园了。

唐棠儿解释了一句:“跟邹大人通信还方便一些,大路上人多眼杂——外面怎么样?”

曾乐邦点点头:“邹大人已经解决了,这会儿应该去皇宫了,正可以拿这个说事。”

唐棠儿一点头,外头的门又被推开,宋辞走进来,直接道:“消息已经传开了。”

“那位贺将军的名字这么好使。”唐棠儿叹道。

这么一号人物的出现倒是给他们的计划提供了便利。

“比我们长一些的人更深有体会吧,那会儿东裕深受胡蛮所扰,后来是贺将军和先帝平乱才有了后来的盛世。”宋辞开口解释。

只是没想到这盛世空有一副壳子,还没过多久就要塌了。

唐棠儿不再纠结这件事,她匆匆转身,道:“裴少爷他们还一直有来信,婷婷已经求着邹大人带她上朝请命去淄州了,你……”

她看向曾乐邦。

后者抹了一把脸,低声道:“到时候我也会跟着粮草的车子去淄州。”

唐棠儿没说什么,点点头,眼看着宋辞要说什么,她立刻道:“大少爷,你得留下,齐少爷和裴少爷那边都需要你来调度协调。”

宋辞没说话,只是眸光黯淡了一瞬。

他最终点点头。

唐棠儿轻声道:“京城这边就拜托你了。”

说着,她就要转身,一道带着香气的身影扑过来,铃兰委屈的声音响起:“棠儿姐姐!我呢!?”

唐棠儿低下头,捏了捏铃兰的脸,柔声哄道:“京城也要拜托你。”

铃兰“哼哼”了两声,也知道姿势体大,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拉住唐棠儿的袖角晃了晃:“棠儿姐姐,平安归来。”

“嗯,我会的。”

唐棠儿转身,迈入暗门,木门沉沉地合上,发出一声轻响。

……

金銮殿,大殿上悄然无声。

几个被召来的重要官员垂首不言。

洛恒昌等得不耐烦,皱着眉道:“淄州请援,诸爱卿怎么看?”

下首安静了一瞬,有官员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说道:“臣以为不妥,京城迁都,国库不盈,去到南边以后建立新都处处都要花钱,现在哪里拿得出什么东西支援淄州?”

洛恒昌收紧手。

又有人站出来,喝道:“贺将军与楼将军在淄州死守,淄州不破全赖于此,朝廷怎么能袖手旁观!”

“那钱财粮草从何而来?”

下面嗡嗡的吵嚷声实在是烦人,洛恒昌这些天头疼欲裂,几乎想要甩手离开。

他看了一眼下面一言不合指着鼻子就互骂的官员,颇感糟心的别开眼,看到了垂着眼站在一旁不出声的季栢榆。

昨天二人相商,最晚两天之后就要启程迁都,淄州城守到现在给他们争取了很多的时间。

洛恒昌紧了紧手,眸色微微阴沉下来。

就在这时,外头有人唱报:“大理寺卿,邹仪求见!”

洛恒昌眼底一亮,摆手道:“宣!”

邹仪穿着严正的官袍,和他壮实的身躯有些格格不入,但是看到他那双明亮的眸子,什么别样戏谑的心思都生不出来。

洛恒昌将方才的话又问了一遍,邹仪答道:“臣以为,应立即集齐淄州所需,即可启程押送过去!”

方才叫嚣的官员顿时不满,拿方才的说辞顶了回去。

邹仪一双沉沉的吗眸子盯住那人,冷笑一声:“戴大人,贵公子当街从马车中翻掉出珠宝家当,现在京城百姓已乱,你以为你还能安安稳稳地走?”

戴大人脸色一变。

邹仪冷着脸道:“为了安抚百姓,话已经放了出去,若不即刻支援,到时候内忧外患,尔等去平!?还是说哪个大人打算到时候留下安抚人心?”

这下没人敢说话了。

邹仪抬眼看了洛恒昌一眼,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他随即躬身道:“陛下,粮草必须即刻启程,若是凑不出来,想必各位大人定是愿意出一份力。”

洛恒昌看下来,道:“善。”

官员们敢怒不敢言,好在只是拿些钱粮出去,好过把小命交代出去。

邹仪还不忘扫了戴大人一眼,不冷不热道:“说起来,听说戴公子的马车中掉出来的金银珠宝有不少,想来戴大人定会不吝救国民于水火。”

旁人眼观鼻鼻观心。

戴大人咬着牙,拱手道:“臣定竭尽全力。”

圣上下旨,各官员纷纷咬着牙拿出家中储备的钱粮,押送粮草的队伍很快就可以出发。

科举第二名的韦筝自请为监军,随粮草队伍而行,康婷婷和曾乐邦请命随行,部分禁军跟随护送,不到半天的功夫,这支匆匆凑出来的队伍就使出京城,往淄州城去了。

几日里连轴转的邹仪唉声叹气地回到大理寺,刚坐下,就被突然从角落里走出来的唐棠儿吓了一跳。

他额角青筋跳动,指着唐棠儿半晌,蹦出一句:“吓死老子了!”

唐棠儿给他倒茶请罪,听着邹仪叹道:“这一个个的都不让人省心,你说你们一群孩子上赶着凑什么热闹,朝廷里的人是死光了吗!?楼白那小子,伤都还没好全呢!”

唐棠儿安静听着,等他抱怨累了,开口道:“邹大人,我要见陛下。”

邹仪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你要见陛下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