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村莊

第二章 土陶藝人

字體:16+-

如果我們學會以文化的眼光而不僅僅是一個遊客獵奇的心態在藏區旅行,我們就會發現許多高山峽穀裏的村莊文化底蘊豐厚,就像一座座沒有被人發現的礦藏。而那些隱沒在村莊裏的普通村民,就是這礦藏的守護者和繼承人。

尼西鄉除了以情舞聞名以外,還有一樣東西足以讓這裏的村莊值得驕傲,這就是人們經常提起的尼西土陶。在藏族人家裏,土陶不是一件附庸風雅的藝術品,而是生活用具。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要用到的酥油茶壺、火盆、土鍋、茶罐、花盆甚至供奉給神靈的某些器皿,都是土陶產品。

而在我們這些自以為有點文化,又在藏區見識短淺的人看來,它們就是某種意義上的藝術品。

尼西土陶主要產自於湯滿村下屬的湯堆自然村。“湯堆”是“壩子的上方”的意思,是一個由十幾戶人家組成的小村落。從滇藏公路上可以看到這個山穀裏的小村莊,如今它已經是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村莊了。各地的電視台記者、作家和搞人類學的學者,一些慕名而來的遊客和海內外的商人,隔三岔五地就往湯堆村跑。他們前去拜訪的是一個著名的土陶藝人孫若其林。正是他,一個普通平凡的藏族人,使尼西的土陶登上了大雅之堂。

孫若其林現在已成了一個“國際知名人士”,鄉、縣、州裏的幹部提到尼西土陶時,一定要把他讚美一番。我曾經在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上看到過關於他的一個專題節目,播音員用純正的英語介紹孫若其林和他的土陶產品。在電視屏幕上他和我在村莊裏看到的一樣,還是那麽鎮定自若,不慌不忙地拍打著手中的土陶產品。

這個中年漢子坐在他家的作坊裏,就像我們坐在電腦前一樣,一絲不苟地麵對著手中的活計,首先想到的是把它做得盡可能好,在靈感閃現的時候,便創造出讓人瞠目結舌、讚歎不已的東西——或者說藝術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