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村莊

第八章 茨中村,多元文化的調色板

字體:16+-

我相信,茨中村遲早要成為眼下這個和平社會裏的一個人文旅遊景點,就像我已經寫到過的明永村一樣,盡管現在茨中村的人們還沒有徹底認識到這一點。不過即便是現在,到茨中教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德欽縣到維西縣的沙石公路沿著瀾滄江切割縱深的峽穀,九曲回腸般地順江而下,道路險峻,江水凶猛,在這樣的路上開車,技術是保命的一個前提,運氣也很重要。誰知道前麵有沒有塌方,有沒有泥石流下來。因此你最好把所有的神靈都祈求到,佛祖、上帝、耶穌,以及當地雪山上的護法神,即使你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可是在這段險峻的道路上,惟有信仰,才能支撐著你的信心和勇氣;而且,你還希望各路神祗越多越好,不管他是代表哪種宗教和信仰。

我曾經兩進茨中村,第一次是在5年以前的夏季,那時道路泥濘,破爛不堪,路上方的陡坡上不時有落石什麽的坍塌下來,有一次一塊石頭正好落在我乘坐的三菱車前方一米多遠,我們的車要是再快幾秒鍾,就“中頭彩”給砸下瀾滄江了。第二次去茨中村是為了趕去和村莊裏的藏族人一起過聖誕節。我認為在一座藏區的鄉村教堂裏過聖誕節是一年中最大的浪漫——如果我們還有浪漫主義的精神的話。

茨中村離我生活的城市昆明大約有1000來公裏,這個距離如果開車去的話,最快也需要3天。我選擇了坐飛機到中甸,然後再換乘汽車,當天翻越了白馬雪山到德欽縣,第二天和幾個藏族兄弟開一輛切諾基吉普進茨中村。他們是紮西尼瑪、農布和馬驊。紮西尼瑪你們已經知道了,是一個雪山下的詩人,農布也算是個文化人,現在德欽縣圖書館館長的幹活。馬驊這哥們兒很有意思,天津人,複旦大學畢業,學國政管理什麽的,但是畢業後不好好在大城市掙錢,放著優厚的待遇不要,獨自跑到明永村小學去當義務教師,教一幫小孩子數學、語文、政治、英語等。鄉村小學老師麽,就像萬金油到處抹。教學大綱規定的課程,馬驊都如實地教。我知道在藏區的村莊裏有許多這樣的學校,一個老師支撐一所小學,名為“一師一校”,老師也是校長,還是炊事員、勤雜工,一所學校裏的所有事務,都是他分內的工作。可這哥們兒不圖名不為利,無組織無領導,在明永村幹得怡然自得,有板有眼。閑下來時也像我一樣,在藏區到處亂跑,靠寫文章來維持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