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醬菜

字體:16+-

天香醬菜是一種華北地區有名的醬成菜。民國時的《中華食譜》有記載,梁實秋先生的散文小品中也曾經提到它。可見其當時頗有些名聲。天香醬菜的主要原料是北方的白蘿卜,也叫大蘿卜,或者叫象牙蘿卜,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字麵上稱作:萊菔。

白蘿卜是北方老百姓的家常菜。每到秋天收獲後,白菜熬蘿卜便是北方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菜肴。“冬吃蘿卜”是北方老百姓家喻戶曉的一句話,也是一句北方流傳甚廣的營養口號。而蘿卜主要的用途是醃製鹹菜。待秋天收獲後,老百姓便將它切成大的段狀或者塊狀,再用清水洗淨,撒上粗鹽,裝入缸內,蒙上蓋子,置放在院中的角落裏。半個月內,每天倒一次缸(據行家說是防止缸內積長白漬),再一個月後(或者四十天),便可取出食用。食用方法,不外乎從缸中撈出後洗淨,切絲或者條塊狀,即可端上餐桌食用。講究些人家,拌上醬油醋蔥薑等佐料,之後食用。再講究些的,再調些香油之類。這種蘿卜醃製的傳統做法,大概有千年以上的曆史了(至今無人考證)。而把它作為醬菜來醃製卻不過一百多年的曆史,這一百多年以來,天香醬菜成了北方的名菜,而它的發源地竟是在河北保定。談歌下麵就講這個醬菜的故事。

話說清朝光緒初年,保定西大街上有一處店鋪,專項經營木器家具。老板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子,易縣人氏,姓周名春兒,周春兒祖上幾代專營木器家具,她做此行當算是祖傳了。可是一個女子做店鋪老板,總是有些不妥,那年月還沒有婦女解放一說。事出有因:按自古以來各行各業的傳業規矩,都是傳男不傳女,傳到周春兒父親周大倉這一代,竟是無後(女孩兒不算數?不算數)。周大倉脾氣倔強,因與族人鬧意氣,不曾打算過繼某一個族人的男孩子進家,也不曾想過把周春兒嫁出去,末了,他讓周春兒招了一個倒插門的女婿楊鳳鳴。第二年,周春兒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楊天香。楊天香生下第三年,周大倉中風死了。族人竟是容不下楊鳳鳴和周春兒,周春兒的木器廠便在當地開不下去了。周春兒和楊鳳鳴輾轉來到保定,在保定城裏開了店鋪,取名“楊周木器”,生意雖然不算火爆,卻也馬馬虎虎過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