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盛宴

§第二十五節 虎豹川

字體:16+-

虎豹川是條崎嶇狹長的大山溝,在平陰、長清、肥城三縣交界處。這裏山穀深幽,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昔為魯中南北要道。然而,這兒當年卻是路險難行,百姓中傳有“車行虎豹川,步步打響鞭,一輞三開轍,十步九轉彎”的歌謠。

1929年(民國十八年),在當時知縣的倡導下,四方義士豪客,紛紛捐款,時經五年,“用錢九萬八千緡”,“好義諸君,抱移山填海之誌,曆經艱辛,百折不撓,不辭勞瘁,培窪缺,伐亂石,”終於使“崎嶇危徑,飆成坦途。”

站在虎豹山,俯瞰虎豹川,再走走虎豹坦途,你自然可以想象當年修虎豹川路該是一種怎樣的壯舉?欒灣鄉興隆村,有一塊八棱碑。碑體由八塊高2.3米,寬0.6米的巨石扣結而成。上麵刻有捐獻者的姓名,書有記事碑文。在修路碑記文裏,時任知縣李傳煦盛讚此舉之悲壯:“自齊晉平陰之戰迄今,滄桑屢變,世代迭更,曆二千餘年,而此川之險惡如故,未聞有恤行旅乏困,興役平治者。直至今日,始化險為夷,易陂為平。”李氏把它放到二千年曆史長河中,意謂此舉乃前無古人的偉業。

這絕不虛妄。如果你再想具體感受一下當年修路付出的艱辛,就請到虎豹泉看看吧。泉池呈井形,深12米,汲水繩索將池岸巨石勤出深2-7厘米數十條槽溝。這是當年修路役人留下的印痕。從中你不難想到當時用人之多,用時之長,用勞之苦。這深深的槽溝,會讓你進而聯想到當年役人肩背上那一道道血漬漬的印痕。

路修好之後,給後之行人旅客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旅客征宦,飛芻挽栗,牽手服賈,千暮百朝,負扶挈攜,萬趾魚貫。”再也沒有了行人的勞頓之苦,再也沒有了車毀人亡的悲劇。現在,這條路上每天都大大小小的車輛來往,其中,不乏拖拉機、三輪車、大汽車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無疑,這條路已成為百姓的“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