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盛宴

§第六十六節 特立獨行的詩性靈魂

字體:16+-

——德忠君和他的《青春風鈴》

2000年,德忠君出版了他第一部詩集《青春無期》,當時,他以青春靚麗的詩風刮過低迷的詩壇,直令詩界同仁為之刮目。五年過後,他的第二部詩集又要付梓了,又一次向世人奉獻出一部詩歌力作。

在當今唯官是瞻、唯錢是圖的社會上,德忠君在“詩途”上蓽路藍縷、高歌猛進,詩歌創作日臻佳境。特別是其山水詩創作藝術成就,直逼中國山水詩祭酒。作為文朋詩友,我真的為之高興。

厚厚的詩稿拿在我的手中,依然那樣美、那樣真、那樣睿智,但我已看不到當年那青春少年風情萬種的浪漫情懷。與第一部詩集相比,這部詩集更凝重、更深刻、更耐人尋味。在我們欣賞到美侖美奐的詩作的同時,更深切地感覺到詩人那詩性靈魂的迷惘、執著、痛苦、孤傲、堅守和特立獨行所帶給我們的感動。

喧器浮華的世界、物欲橫流的社會,已“沒有寂靜之地”,詩人雖不能遺世獨立,但卻可以特立獨行。任人追名逐利,行色匆匆,詩人“就在油燈下,慢慢,一字一篇的”寫他的燃燒的詩句。如果“吟罷低眉無寫處”,不妨“好句留在自己聽。”德忠的詩是寂寞時寫給自己聽的詩,所以這種“用心蘸著血”的詩最真誠。

詩人有著“生花妙筆”:它“讓雲彩和鬆枝寫出的文章,都能生花”(《夢筆生花》)“西湖,水中有詩,詩把西湖描寫得水靈靈;詩中有水,水把西湖滋潤得像個少女。”(《西湖三橋》)詩翁蘇東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描摹也僅限於西湖的外表美,而德忠君卻用“少女、水、詩”一組意象通過頂針與回環,不僅寫出了西湖的外在美,更寫出了西湖的詩性美。

詩人有著真誠的情懷。“五千年走過,隻抖了一抖。紅葉流下淚珠,隻為那個斷腸的女子。”(《長城》)“一條古老的河流,流不盡的離別相思愁”(《秦淮河》)從塞北江南回來,便“平添了許多牽腸掛肚的愁緒。”詩人對孟薑女、李香君們的悲劇命運充滿悲憫;“山東漢子一聲呐喊,一顆太陽的靈魂,向東方,火一般的噴湧。”(《泰山日出》)詩人心中充滿了噴湧的豪情;然而,他決不矯情:“根,在縫隙裏隨圓就方,生長的骨氣,在霧海茫茫中挺得筆直。”(《黃山鬆》)在殘酷的現實土壤中,“隨圓就方”是難免的,但是詩人身上最可貴的是永遠不可剝奪的“生長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