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的行李比我早些回到了家里。公公和婆婆在得知我和孩子终于要回武汉后,心中的喜悦难以言喻。
知道我只想单独和孩子一起生活后,他们也和我爸妈一样支持我,支持我的决定,也信任我的选择,但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对他们开口。
我自然是不愿意和父母们再同住了,我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我当然知道如果和他们一起住,我哪里还需要操心一日三餐,哪里还用忙忙碌碌清洁卫生,甚至接送孩子,我也不必亲力亲为。这样我就可以去忙我的事业,追求我的梦想,可以去全力以赴地赚钱,为孩子奋斗。
我有太多可以让自己舒服的活法,可是我偏偏选了最不能让自己轻松的那一种。为了能把这条看起来艰辛的路走好,我再次升起了心中的彩虹。
我规划的未来蓝图,是一片将爱延伸到我和孩子心中的美丽风景。我想活出爱给予我们力量后的模样,我愿坦诚地接受现状,勇敢地面对孤独,但我绝不吝啬我将要付出的真心和爱。
我们要永远相信:任何一个选择,都不要去委曲求全地负气而行,也千万别想着要证明给谁看。因为负气可能会令我们失去理智,不懂得量力而为;急于证明自己是一种对世人态度的讨好,而它最终摧毁的只是我们自己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到头来你会发现,他人的认可不过只是他人的,与我们自己没有关系。
看到家里堆积如山的行李,我估摸着我一个人没十天半个月是整理不完的,但是眼下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是在开学前,给花生确定好新的幼儿园。
记得茜茜曾对我说过,如果将来我和花生从深圳回来,我们俩的孩子一定要争取在一个学校,这样他们兄弟俩就能有个照应了。在她的推荐下,花生去了现在读书的幼儿园。
这是个普惠性质的幼儿园,没有夸张而高额的学费,也没有很多高科技的硬件设施。但是幼儿园里有很宽敞的房间,孩子们的餐厅和休息室是独立分开的,而且有一片很宽阔的运动场地,能让孩子们在户外得到很好的锻炼。
还有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园里配有视频监控,家长们能看到老师和孩子们每天的活动。我在意这一点,大概是因为之前的那件事给我造成了心理阴影。
考察完幼儿园,最后一关就是亲自见见老师了。
同样是开学前夕,我来到幼儿园,见到了花生的班主任陈老师。
从面相上看,陈老师温柔和善,交谈中处处能感受到她的真诚坦率。她没有刻板又标准的微笑,也没端着身份和家长们刻意保持姿态。
和她简单交流完我们的家庭状况后,陈老师主动对我说:“花生妈妈,请您放心,我会多多留意花生的!也请您相信我,在幼儿园的这三年时光里,我会竭尽全力地陪伴花生的成长。希望他能爱上这个幼儿园,希望他每天都是开心的。”
那一刻,我没觉得陈老师说的是客套话,反而从她真诚的眼里,我能感受到她对事业的热忱以及对孩子的热爱。也是从进入这个幼儿园开始,我才真正地从花生的脸上感受到他融入小环境以后的那种快乐和幸福。
还记得开学的那天,他穿着全新的校服,再次走进校园,牵着陈老师的手和我挥手再见后,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这次我没有再流泪,只是带着祝福和期盼,一直目送到他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第一天放学后,陈老师就给我打来电话:“花生今天适应得很好,他没有哭,也没有像您提到的一直要坐在我的腿上。他偶尔会想要我抱一抱,我就抱了抱他。很快地,他就说他没事了。然后,我发现花生上课非常认真,他很专注地听我讲话。就是吃饭还不太行,我和生活老师会先给他喂喂饭,之后咱们再一起慢慢想办法帮他。您别太担心,可能还会有几天反复,不过依我的经验看来,一周后,孩子们基本上会适应的。”
这真是一通暖心的电话。陈老师事无巨细地告诉了我孩子一天的情况,既表扬了孩子的好,也提出了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作为家长,听到这些,我是非常安心和放心的,并且对这位老师也是倍加信任的。
就这样,花生的学校问题解决好了,我赶紧整理好行李,便开始了第二件大事——和设计师还有装修公司联系,对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改造。
我和小忽曾经的计划是留出一个很大的房间给花生,但是还没来得及完工,就四处奔波看病去了,现在我要继续把这件事做完。
我要给花生打造一间属于他的温馨的房间,希望他能在这里安心地学习和生活,同时把原先家里的阳光房封顶,改造成我的书房,工程量不算太大。
有了思匀的帮助和设计,我理想中的房间很快就完工了。安装好书柜后,又做了全房的甲醛检测,直到过完一个冬季,快到夏季时,我们才正式开始使用这个房间。
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和舒适。在房间的用色上,我选择了柔和而又富有生命气息的绿色与白色,象征着我和孩子的重生与希望,是那种只要有阳光普照和雨水滋润,我们就能茁壮成长起来的色彩。
在某种意义上讲,从重回武汉的那天开始,我才算真正地开始了生活。什么才是生活呢?是在这个给我生命、滋养过我的土地之上,用一种全新的心态与方式去更真实地过日子。
真实的生活就是,早起洗漱好后,为孩子做简单而有营养的早餐,然后叫醒孩子,看他美滋滋地吃着;虽然不会遇到堵车的上班早高峰,但依然会提前一些出门,让孩子知道宁可早些到学校,也别迟到;送完孩子返回工作室,开始埋头工作,开始竭尽全力,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但只要到了快放学的时间,我还是会放下一切,再奔去幼儿园,和其他家长一起排着队,等着可爱的孩子们;然后回到家买菜做饭。我会笑着跟花生说:“花生宝贝,今天妈妈大厨又要给你展露身手了哟,我就等着你这个美食鉴赏专家,待会儿给我认真地打分和点评了。”
其实每天我能见到花生的时间并不多,从一顿晚餐开始到他睡下,不过短短的五六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会放下一切,陪伴着花生,和花生一起看书、画画、游戏。
我把这五六个小时安排得满满的,可是怎样安排,我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好在我们还有好几年可以慢慢地度过。
我想,这段属于他的童年时光,应该可以成为治愈他一生的美好记忆。
我们像母子,更像朋友,我时常忽略了他才是个上幼儿园的孩子。我遇到了难题时,会询问他的意见,我看到了有趣的新闻,会第一时间和他分享。
他看起来是那么萌态十足,可是接触过他的人都会冷不丁地说:“花生太懂事了。”
说到懂事,爱他的人总会禁不住心酸。
我偶尔会拍摄一些花生成长的视频,内容不过是一些日常生活片段:有时候是他自己独立洗漱和穿衣;有时候是他替我去楼下扔垃圾;有时候是他帮我折袜子叠衣服;有时候是他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画画……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我们俩一起再平常不过的生活了,可是旁人看了却不禁心生酸楚,眼里多了些许泪水。本是应该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孩子,却这么懂事,懂事得让人心疼。
作为一个妈妈,我有自己的教育理念。花生做的这些在旁人看来过于懂事的事情,在我看来,身为男孩的花生,早些学会和习惯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我不想在这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宠溺他,也不会感到心疼。
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大不相同,他们的经历会成就他们将来的人生。很多经历是无法选择和改变的,譬如花生缺失父爱,但是能改变的是,面对这件事情,我引导和陪伴孩子的方式,以及他将来能用什么心态和方式去面对。
我们身为母亲的,如果能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好处,那么我认为就应该去坚持。
花生的懂事,会让他变得独立,也会让他懂得眼前的一切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父爱的缺失,并不代表他缺失爱的能力,相反,他拥有了比别的孩子更多的爱的能力。
起初我并没留意,直到后来我才渐渐发现,花生对感情的真挚和用心真的随了我和小忽,他会一直挂念着对他好的人,他能感受到对方对他的喜爱,所以他也会用他的方式去回应这份喜爱。
在深圳时,花生常常问我:“爸爸什么时候能出院?”
如今他说得更多的是:
“如果爸爸也能在家里陪我玩,就更好了。”
“如果是我爸爸,他一定就敢去做。”
“如果爸爸在,你就不用洗碗了,妈妈要不我来洗吧。”
“如果爸爸今天再来我的梦里,我就告诉他,我认识了很多恐龙,他一定没我知道得多。”
……
花生长大了,在他稚嫩的思想里,他早已经把爸爸的离开转化成了另一个层面的认知。
我甚至说不出他具体是在哪个瞬间,就突然一下子悄悄地长大了。原来孩子们的长大是不会告诉我们的,我们或许能看到他们身体的变化,却看不到他们内心的壮大。
因此,对孩子的内心,我们应该更用心地去感受。我们常说要陪伴孩子的成长,主要陪伴的应该是他内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