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辮子

終於寄達

字體:16+-

他收到一封信。很大,也很厚的一封信。開頭他以為寄來的是雜誌。打開以後,發現裏麵還是一封信,隻不過比外麵的信封略小。

他注意到,裏麵的那封信,封皮上地址寫得不對。顯然退回過發信的人,因為還有沒撕盡的郵政退信簽。那上麵寫的是他兩年前的住址。

他撕開第二封信,吃驚!從那裏麵落出來的仍是一封未打開的信。信皮上的地址顯然是胡扯。他從未住過那個地方。這封信的郵票也蓋銷了。顯然也是退回過原處的。

這才仔細看寄信人地址。這個省這個市會有誰給自己來信呢?那信封右下的地址後綴著寄信人的名字。啊!原來是他!

想起這個人來了!

二十幾年沒見,也不曾想見……各自的生命軌跡早已離交會點越來越遠……現在來什麽信?

又發現,那信封左下角寫著:“地址如不對,敬請退還”。再看套著它的信封,外麵的兩個,也都標注著同樣的“囑咐”。搞的什麽把戲?

既然地址一錯再錯,信也一退再退,為什麽還要固執地一寄再寄?

最後倒真把他現在的地址打聽出來,終於把信寄達了。

他捏著那第三個信封,揣測著:為什麽給我來信?難道是……問我借錢?如今常有這種事,某些隻不過同學一時、同事一陣的人,甚至於隻不過有幾麵乃至一麵之緣的人,會突然來信,來電話,甚至於找到門上來,有的曲曲折折,有的直截了當,有的有點臉紅,有的臉一點不紅……那最後的“主題”,便是借錢,或者叫作“集資”,有的答應給你很高的利息,有的表示合夥後有了贏利會優先給你“分紅”……對這樣的人,逼近眼前“短兵相接”的最難應付,熱線上“交了火”的也不大好打發,可是來信者,那很好對付——撕了扔紙簍便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