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伪齐的李成率大队人马追来,见董先一人立马河桥,立刻摇了手中的绳子高叫:“董先,你要学张飞吗?你别跑掉,我今天定要把你捉住。”
董先也大叫:“我绝不会跑掉,只怕你会跑掉。”
见董先答话这么的从容镇定,李成心生疑惑,派了一队人马上前试探。
董先摇旗,也弄出一队人马涌出来抵挡,将箭乱射,一时敌退我伏,打开了心理战。
相持了半日,次日再战,李成重兵压上,不想此时岳飞带队及时赶到,虽是疲惫之师,却也漫山遍野涌动,摇旗呐喊震天。
李成见状大惊,料定难以抵挡,即时崩溃而逃。
岳飞率骑兵在后追击了三十余里才止步罢休。
这次战果报道给南宋行朝。赵构颁布了一道诏令:“起复检校少保岳飞,沈毅而有谋,疏通而善断,威加敌人而其志方厉,明着甲令而其心愈刚,有虑而后会之机,有誓不俱生之勇,深入贼巢,尤嘉虎斗之强,积获齐山,俘累载道,令行塞外,奋击无前,响震关中。”
好一顿表扬,检校少保荣升成了太尉。
宋代人习惯称武将为太尉,北宋末年又增至了太尉一职,作为武人官阶之首。
此次会战,刘光世因为退庐州守当涂,怯战避敌,几乎把淮南一带断送给了伪齐,而受到朝野上下一致的指责,皆言其临阵后退几误大事,后虽有功,却绝对不再适合担当大任。
对于刘光世自我请求解除兵权的奏章,赵构并未表示挽留之意,也没有召见他,就把他的军职明令罢免了。
赵鼎也因此事辞去宰相之职,转由张浚替之。
之后不久,岳飞便接到诸路军事都督府发来的一道《令收掌刘少保下官兵札》
都督府勘会:‘淮西宣抚刘少保下官兵等共计五万两千三百人,马三千零二十匹,须至指挥。’
还依次列举了统制官王德、郦琼、勒赛和乔仲福等人的名字,最后是:‘右札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岳太尉照会,密切收掌,准此。’
岳飞看到之后,立时激动得坐不住。要知道淮西刘光世的部队兵马将佐数目,差不多是岳家军的两倍。“北伐有望矣!”
岳飞从屋里快步而出,就近找到郭奕、赵敏,让二人看都督府的兵札。
郭奕二人也替岳飞高兴。尤其是赵敏,更是疾呼:“岳大哥常说,若统兵十万,就可收复中原,就是打到燕地去,也不是难事,这下终于有望了!”
想到父仇终于有报的那一日,赵敏竟然湿了眼眶。“岳大哥,这事几年可成啊?”
岳飞道:“应该不出三年吧。”
岳飞说着拍着郭奕的肩膀道:“小奕,你不愿上阵杀敌,可屈了你这一身的武功。等到这五万兵马到来,你来做他们的都训使如何?也算帮大哥树一树威信。”
郭奕欣然答应。“好啊,愿为大哥进献微劳。”
事隔四天,岳飞又接到一道皇上的御札。岳飞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将各部将领纷纷叫来,尤其是赵云和梁兴等人。
众人都去瞧那份御札,原来并不是赵构写给岳飞的,而是赵构写给刘光世的部将王德等人的御札。大意是要他们今后听受岳飞的节制,所以要由岳飞转付给王德等人。
御札中言称:“朕惟兵家之事,势合则雄,卿等久各宣劳,朕所眷倚,今委岳飞尽护卿等,盖将雪国家之耻,拯海内之穷,天意昭然,时不可失,所宜同心协力,勉赴功名,行赏答勋,当从优厚。听飞号令,如朕亲行,倘违斯言,邦有常宪。”
众将看罢,皆一脸喜色。见岳飞跃跃欲试的样子,知道此事又引动了主帅的北伐雄心。
赵云拱手相贺道:“淮西五万之众,听说一向骄惰成习,如今归属太尉,必皆驯服。岳家军从此如虎添翼,兵将九万余,恢复中原一雪前耻,终于有望了。”
岳飞信心满满。“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你呀赵云。”
赵云一听,赶紧道:“太尉但有吩咐,赵云无有不从。”
岳飞道了一声:“好!”一时豪情万丈,拉了赵云出门。
众人不知元帅何故如此,都跟了出来。
岳飞拉着赵云走到帅府旁边的马厩前。众人又皱眉,不知就理,弄不明白岳飞要搞什么明堂。
众人立在岳飞的白马前。果真好马,白头至尾,有一丈长短,从蹄至背,约有八尺高下,头如搏兔,眼似铜铃。耳小蹄圆,尾轻胸廓。
只听岳飞道:“我自诩隔墙听音,就能识辨马的优劣,大抵十分驯顺易于乘骑的必是劣马,故不耐久,骑而易之,若就鞍之初不可制驭的,那才是逸群之马。那种马必待驰骤既远。其气力才能发挥出来。我这马就是千里挑一出来的。”
众人纷纷点头,深表赞同。
岳飞又道:“连结河朔是北伐必不可少的,在军中来投的这些人中,属你和梁兴对两河最为熟悉,素有威名——”
赵云这才明了岳飞的意图,躬身拱手道:“赵云愿再赴河北,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岳飞心下甚慰,道:“原本你在军中已经渐有威望,可是我实在找不出更为合适的人选,真的没你不行啊!所以我想了又想,还得你去河北,去联络各方豪杰义士,就算是船家、商铺,皆可为我岳家军所用。”
赵云道:“属下愿意即刻前往。”
岳飞忙道:“我一向知你心意,也知经我一提,你肯定就会答应。遂我北伐之志,我岳飞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只有这匹马——”
赵云急道:“元帅不可,这马我听张保说过,知道其来历。”
岳飞笑道:“什么来历,宝马配英雄,再合适不过。”
赵云又道:“赵云知道,元帅每战皆身先士卒,常常自己担任旗手,自是危险异常,更需要有此良驹。”
岳飞道:“你此去何尝不是要经历千难万险,不知有多少路要去奔波,正是它扬蹄奋进之时。赵云,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众将一见岳飞如此诚心,也都劝赵云。“你就收下吧,元帅言出必行,你是推不掉的了。”
赵云只得叩谢,收下白马。
岳飞见状,忽而笑道:“赵兄弟,你此去,还有什么心事未了么?”
“末将没有。”
岳飞道:“我患眼疾之时,岳霙和娇娇常在左右侍候,岳云去看我时,她们也都有说有笑,我看他俩很是般配,赵兄弟,不如咱们做个亲家吧。”
赵云一怔,一时始料不及。
众人纷纷鼓掌赞同。赵敏更是活跃异常。
赵云喜道:“我也喜欢岳云那孩子。”
婚事就此定下,于是岳飞带领岳云和郭奕、赵云几人驰回庐山。
看到女儿娇娇与岳云的订婚之礼,赵云甚感欣慰。
郭奕这时才知,娇娇竟然是随母姓,姓巩名娇娘。想是之前为避祸伪齐追剿所改。
订婚次日,赵云辞别众人。
岳飞亲自送赵云出庐山,与其在江边惜惜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