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攻略

二百三十三 淮西兵变

字体:16+-

岳飞对于并军的期待急切盼望。虽说有《御札》‘听飞号令,如朕亲临。’的话,可《御札》不是写给他的,是发给王德和郦琼等人的。

再有,就是都督府把刘光世所统领的全部将官人马,开列了清单造册,要岳飞密切收掌,但是这其中存着一个很大的疑窦,就是始终没有用皇帝或者三省枢密院的名义,给予岳飞一道更直接更明确的公文。

岳飞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接到了赵构发来的一道《御札》,却是他万万料想不到的。

《御札》中短短几句,让岳飞如遭雷击。“……淮西合军,颇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亲笔》须得朝廷指挥。许卿节制淮西之兵,方可给付,仍具知禀奏来。”

至此,南宋君相的一言九鼎,成了说了不算。

赵构虽在之前的《御札》之中说‘兵家之事,势合则雄。’可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深恐武将们权势过高的。人马过于雄壮,以至于出现于尾大不掉,难以制驭的毛病,所以就推翻了前议,把刘光世手下的统制官王德提升为都统制,归都督府的张浚直接统领。

岳飞当然是极不愿意这件事情发生中变的,于是赶到都督府找到张浚,详细陈说自己恢复中原的计划,以及非十万兵马才能恢复不可的理由。

岳飞以为经常把用兵收复失地挂在嘴上的张浚,必定能够被自己说服。可不曾想,却事与愿违。

张浚既然想由自己本人来统领刘光世的这支部队,当然不肯赞成岳飞出击伪齐的计划,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岳飞自然不甘心,只能赶到建康请求面见皇上,结果赵构更不怎么客气,语气中颇为刁难。“……恢复中原何时可成?”

岳飞答道:“估计三年可成。”

赵构很不喟然。“如能平定中原,我当然舍得,但若因为调动了淮西的部队,不但不能恢复中原,却先把甸淮丢失了,那么势必连建康与杭州也难以保全。到那时不能说问题严重,应该说,相当的严重了。”

从赵构的辞色语调,看来并军之事已经全无商议的余地。

岳飞见状只得默然而退。

岳飞怀着极大的灰心失望的心情,离开建康溯江而上,路过江州,他便回到庐山东林寺旁的居第中,亲笔写了道奏章给行朝,请求解除兵权,言说与宰相张浚议事不合,决定留在庐山为母亲持完余服。鄂州事务全权委托给了张宪处理。

对于岳飞这次请求罢除军职,持余服,悻悻然的态度,赵构一直以为是对他的大不敬。

可是朝廷还要倚仗其人,缺其不可,于是赵构只得封还了岳飞的奏章,下《御札》给岳飞,要其复出治事。

可是另一方面,赵构却又根据张浚的建议,暂时委派兵部侍郎,枢密院都承旨张宗元到鄂州的军营去做宣抚判官。

至此,庐山的岳飞又写了第二道奏札。这一次没有提及张浚,只是说要留在庐山,持完余服,明显的,就是不肯遵命返回鄂州军营。

赵构依旧封还,加上一道《御札》,用了‘愕然!’之句,夸了岳飞一句,之后虚晃一枪,言说:“……据探报,贼计狂狡,将窥我两淮,勿复再有陈请。”

岳飞早看透了赵构的伎俩。谁都知道,金伪少有在夏季用兵。

岳飞不吃这一套,还是不肯还军,写了第三道奏札,这回变成言志篇。又被赵构封还,加一道《御札》“……将相和则士豫附。”

赵构也怕岳飞犟驴脾气上来,再卷了自己一次面子,于是与此同时,又用三省枢密院的名义,下了一道省札,要鄂州的参议官李若虚和王贵等人一同去到庐山,请岳飞还军。这样反反复复一多百天,岳飞才受诏回返了岳家军营。

郭奕既然答应了岳飞出任都训使的官职,所以一直都等候在军营当中,直到并军彻底没有了可能,才和赵敏向岳飞辞行。

于是岳飞便委托郭奕拐道大名,向赵云等人告知并军失败的情况。

郭奕领命,与情绪更加低落的赵敏,郁郁不乐地离开了鄂州。

岳飞听说刘光世部队的实际长官是都督府的参谋官吕祉,颇为担忧,便写了道奏章,向赵构言明吕祉是如何不可用。

其实在朝野之中,也有不少官员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可赵构和张浚君相二人只当是没听见一般。

等到见了岳飞的奏札,反倒是升了吕祉的官——淮西宣抚判官,就任庐州。

其时在淮西军当中,诸将校之间,早就已经矛盾重重。

郦琼等人罗列了王德的罪状,将其告到都督府。结果王德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收集罪状反告郦琼等人。

都督府有意偏袒王德,不查处不说,反而再次升了王德的官职。

郦琼等人于是又向御史台投诉,控诉张浚对他们的矛盾未能秉公处理。

御史台的人立刻警告郦琼等人道:“……冒犯了宰相大人,可是要自食其果的。”

郦琼等人闻言又怕又怒,纷纷找吕祉商谈,可吕祉举止傲慢,对众将心存鄙视,还时不时地打报告到都督府给张浚,诉说郦琼等人的罪状。

结果第二封信竟被郦琼的手下截获。为首的郦琼和勒赛赶到吕祉的住处去质问,双方继而争吵对骂。

最后郦琼和勒赛一不休二不做,干脆擒了吕祉,将其砍杀,事已至此,遂召集四万将士,以此裹胁着随军的家属老幼五六万人,浩浩****投奔了北方的伪齐刘豫。

知道了淮西兵变,岳飞又上奏札,对赵构进行了一番安慰,并表示自己愿意率军前往淮西负责防务。

加上之前回到行朝的宣抚判官张宗元,对岳家军的治军理念赞赏有加,于是赵构颁布《奖谕诏》,随同《批答》一同送到岳家军营。

《奖谕诏》曰:“……士闻金鼓而乐奋,人怀忠孝而易从,卿诚如此,朕复何忧。”

《批答》就简单得多了,只说了一句,言说:“还是不用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