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忽然想到洪皓在完颜希尹的府中,自己当年寻找兵书之时,也曾多日求教其门下,称呼老师实不为过,虽名不正,言不顺,却也受益匪浅。不知他此时身在何处?
急切间,郭奕只得展开神击百变的逍遥身法,东走西窜到处寻找。
李妍熙不知他为何突然就发起飙来,不由自主也跟在他身后在丞相府中狂奔。
此时天色向晚,金兵只见两道人影鬼脸在丞相府中飘忽来去,一时惊惧不已。
郭奕终于在一处书房中发现了洪皓,正被一名金兵从桌子底下扯出来要砍。郭奕上前一拳将那人击倒在地。
眼光瞥见桌下还有四人,正是李舜英护着三个孩子蹲在那里在瑟瑟发抖。
既然要周全洪皓的性命,郭奕自然也不忍心抛下几个孩子,于是抓了洪皓和两个孩子,示意李妍熙,帮忙提着李舜英和另外一个小的。
二人提人出了书房奔走如风,就此抢出丞相府邸。
兀术见两个鬼脸,挟持好几个人还能狂突猛进,来去自如,也是大惊,紧随其后追出府门,一时心有不甘,带了几个士兵上马就追。
奔跑间李妍熙渐渐有些力不从心,气喘吁吁道:“救他们做甚?能救到哪里去呀?你六舅他已经权倾天下,杀一个丞相必是出自于圣旨,咱们带着五个人,怕是出城都难。”
郭奕一时惶悚,脚步一顿,也不知要将几人如何安置了。
此时几个孩子早被折腾得七荤八素,不过洪皓头脑还算清晰,听李妍熙言语随即冲口而出:“太师府就在左近,或可一试,去太师那里吧。”
郭奕一听,赶紧拐弯狂奔。
待到了太师府前,也无暇与守卫计较,郭奕带人飞身越墙而入。
进了太师府,郭奕才稍许心神定宁,看了看三个孩子,正是希尹的孙子完颜守道、完颜守贞和完颜守能。自己十年前在希尹府上寻兵书时每个都见过,那时小的才会识字,如今皆已成年。
郭奕扯拖着三人奔到宗干的卧室外面,已是筋疲力尽,将几人放下,不住地大口喘息。
有家仆追来呼喝,近前一看是洪皓等人,不禁问道:“你们怎么进来的?”
郭奕扯去鬼脸面具急道:“我大舅他可在家中?”
家仆也认得郭奕,见几人脚上鞋子皆是血迹,不禁吓了一跳。“郭小哥,发生了何事?”
洪皓急道:“希尹丞相家出事了。”
说着不经请示,便自行推开卧房的门闯了进去,继而大呼:“太师,出大事了。”
宗干早听到门外声音异常,刚要下床,便见众人涌进门来。不禁急问:“出了何事?”
这时府门传来拍门之声,原来兀术带人纵马赶到。经门卫一说,劫持之人翻墙进了太师府,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酒也完全醒了。
自己做出这种事体来,还没见告兄长,先斩后奏,这还是有史以来头一遭,是以急切和侍卫拍门。
府中家仆赶紧开门,见是兀术一脸的气势汹汹,哪里敢出言拦阻。
兀术进门也径往宗干的卧室奔来。
这时洪皓已经将兀术血洗丞相府的事情简单说了个大概。
听言父亲和爷爷皆被兀术杀了,三个孩子忍不住大哭起来。
这时兀术跨进门来。
三个少年一见仇人分外眼红,再也不顾生死,扑上前去,抓住兀术又挠又咬。
兀术奋力将三人甩脱,抽出宝剑就要砍杀。
郭奕忍着没动,要看看大舅宗干如何处置。
但听得宗干一声厉吼:“住手!”说着冲到兀术与三个孩子之间,用手点指兀术的鼻子破口大骂。“还敢在此撒野。滚!滚回你的军营去!”宗干吼罢,气得身体不住颤抖。
兀术一时惶悚,收剑懦懦而退。
见大哥真的怒了,兀术一直退到屋外,也没敢顶撞一句。
宗干安抚了三个孩子几句,大声吩咐郭奕和门口的守卫,“谁来敢为难孩子,立刻给我砍喽!听清没有?”
“是!”
院子里的兀术一听,赶紧灰溜溜地走了。
宗干说完便出门去见熙宗。
见养父脸色异常难看,语气生硬,熙宗也是大窘,细问才知兀术大开杀戒,丞相府死了一百多人,也不禁有些后悔。
不过事出自己之口,也怨不得兀术,只得召兀术觐见,轻言埋怨了一句,“六皇叔,你也太过火了!太师都被你惊恐了。”
兀术诚惶诚恐,只得低头认错。
次日,熙宗和宗干商量。“刚杀完就平反,皇家的威严何在,待到以后再说吧!”
三年后,熙宗用了‘查知希尹并无二心,死非其罪。’的话,恢复了希尹的官爵。顾念起他那无人能及的开国与定国的功勋,赠誉仪同三司,邢国公。
平反的当日,熙宗还当廷问希尹的大孙子,“守道,你有什么愿望和要求吗?都可以提出来说与朕听,朕都答应你。”
完颜守道竟然哭拜于地道:“圣上,家师被扣大金十五年,一直想回归故土,望圣上成全守道这个唯一的心愿,准许放归家师。”
满朝文武一听,这完颜守道无一言念及自家百口的冤屈,只为异族的老师求肯人身自由,年纪轻轻就有这般的宽宏度量,让人无不动容。
熙宗也不禁红了眼圈,点头称许,大手一挥,洪皓遂归南朝。
彼时南宋正值秦桧当朝弄权固位。这洪皓有一次竟然不知好歹地多嘴道:“丞相还记得室实讷吗?我离开金朝的时候,他还让我代他向你问候呢。”
室实讷是达懒的部下,后来诬告达懒与翼王谋反有功,投到了金兀术的帐下。
秦桧闻言色变,以为洪皓知道他在金营变节投敌之事,于是第二天,就令侍御史李文会弹劾洪皓。声称其:‘贪恋显列,不求省母,若久在朝,必生事端。’
赵构一听,遂罢了洪皓的官。
多年以后,金世宗完颜雍(完颜宗辅的儿子)还在冷山(今吉林省舒兰县)给完颜希尹立了块神道碑,表彰他的功绩。
完颜希尹的三个孙子后来皆成大器,守道做到了左丞相,守贞做到了平章政事,守能官拜西北路招讨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