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第一百二十章  互相排斥

字体:16+-

那些从董卓封邑跑掉的农夫和徒附,说不定此刻还在秦川的官道工地上呢。

“我稍后会给你安排一些人过来,不过你不能把他们当做徒附,也不要管他们,地租自会有人给你送来。”秦川沉吟道。

“多亏有秦将领帮忙。”董琅高兴地说道。

这种条件,对董琅来说,简直是求之不得。

四五万人口,几十万亩土地,就算董卓在世,也并不都是自己家管理的。

在董卓的食邑上,原本就有十余家宗族豪强,这些人下面,才是那些农夫、徒附。

董家拥有地契,直属于自家的土地,其实不到十分之一。

当然,若是董卓有足够的时间,长期保持权势,那这些土地迟早会慢慢通过巧取豪夺,汇聚到董家的手中。

毕竟地主豪强也不是铁板一块,大鱼吃小鱼,互相之间剥削吞并也是常事。

关中有秦川坐镇,局面还没有糜烂到如此可怕的地步。

“那些将为你耕种土地的农夫,他们缴纳的地租可能不会很多,但应该也够你家用度了。”秦川继续道。

“但凭秦将领做主。”董琅浑不在意地说道。道

用过晚膳以后,秦川打量着冷清的郿坞,对董琅说道:“明日你安排可靠人手,把董瑱他们七兄妹以及他们的母亲,全送到长安我的府邸中去,以后都由我来照料。”

短短几个月时间,董卓的九个子女,就夭折了两个。

这固然是因为此时医学落后,幼儿本就不容易养活,但郿坞的混乱失序状况,也难辞其咎。

“秦将领……”董琅的脸色突然白了,想说什么又不敢开口。

“你不要误会,我怎么会对小孩下手?可能是我自己有了孩子,心软了吧。”秦川一笑,说道。

“恩,那正好,让他们陪着秦将领的孩子,一起长大。”董琅结结巴巴地说道:“要不要,把我的小女儿,也一并送去?”

“随便你。”秦川不再解释。

次日秦川在下午时就赶到了陈仓。

因为缺乏水泥,无需再铺设路面,所以后面的路段修建进度陡然加快。

但过了陈仓,就开始进入山地,铺设路基的速度又变得慢了下来。

因此田丰最新的“金洛官道总指挥部”就暂且设置在了这里。

“主公,你怎么来了?”田丰有些意外。

“我来这里,一是为了查看官道进度,二是在这里等待汉中来的粮食,还打算从你这里要一批人走。”秦川道。

“那太好了,现在加上段煨的俘虏,我这里已有十三万人。山中地形狭窄,正愁施展不开。”

“他们是?”秦川扫视着田丰大帐里的几名掾吏,发现有好几个生面孔。

“哦,我忘了介绍。这位就是我之前跟主公提到过的裴谊,裴明礼;其他也都是这次勘测子午谷的人员……”

田丰一一为秦川介绍了在场的人员,众人纷纷起身向秦川行礼:“见过秦太傅。”

“田丰,你怎么把说好给我的人弄到你这里来了?”秦川微笑着对众人点头,然后说道。

“他们本来就在我这里啊。”田丰不解地道:“子午谷官道的堪舆图还没完成,大概还要一两天。”

“额,我跟你开个玩笑。”秦川扶额道。

“我明白了。主公,我想问一下,为何我们不把道路往安定、武威修建,偏偏要往金城去?那里和安定比起来,也实在太过偏僻和贫困了吧?”田丰问道。

此时西凉的治所就是安定,紧邻扶风,一直联通到北地、武威,地形都相对平缓,耕地也比较多。

安定一郡,拥有西凉数量最多的世族豪强,仅仅流传后世的,便号称有十三大世家,如安定胡氏、张氏、皇甫氏、席氏、伍氏等等。

虽然这是两汉持续不断地将关中、关东世族往陇右迁徙的缘故,但整个西凉,现在无疑安定是最适合耕种的,才能养活这么多家族。

而金城就荒僻的多了。

即使没有韩遂的祸害,金城本身也处在高原山地之中,就算现在的气候远比后世温暖湿润,这一带也极度缺乏可耕地。

而且一过了金城,就完全进入了青藏高原。

所以看起来,路修往金城,就像一条死胡同,到了那里,就再不能往前延伸了。远不如安定方向,至少还可以连通武威、酒泉、敦煌,直至西域。

“安定方向的路,肯定也是要修的,但那边原本道路也还算通畅,因此我们先打通金城。”秦川道。

“太傅莫不是想要重建西海郡?”裴谊面色有些激动,忍不住问道。

西汉末年,王莽曾派人进入过青藏高原,并在青海环湖地带设置了西海郡。但随着王莽的败亡,西海地区再次落入了卑禾羌之手。

不过秦川并不太清楚这段历史,问道:“明礼说的西海郡,是指?”

“请太傅恕罪,属下听到太傅所言,忍不住一时心潮彭拜,插了句嘴。”裴谊回过神来,连忙告罪道。

“无罪。你先告诉我西海郡的事吧。”秦川挥挥手道。

裴谊精研《禹贡》,本身就对地理极感兴趣,对天下形胜都有所了解。

也只有心中装着神州丘壑,才会仅仅听到一个地名就浮想联翩。换个不知东南西北的人,怕是你说了半天,他都还不知道你说的是哪儿,又怎么会有所感触?

他便对秦川介绍了西海郡的由来和历史,倒是给秦川增加了一些常识。

“你想的也不算错,我确实是想要抵达青……西海。”秦川点点头道:“别的不说,那里起码有能养活数十万人之粮,而且就在地上,直接去捡就行了。”

众人都忍不住好奇起来,然而秦川却不再谈论此事,只对众人道:“你们先好好工作,把手里的事做完,后面还有得忙。田丰,你陪我去查看一下工地。”

两人带着数名亲卫,出了总指挥部大营,沿着铺好的路基一路往前。

很快前方出现了一块红色麻布,上面大书着“金洛官道第二十七段”九个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