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被杀了一万次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初的难关

字体:16+-

这些人被送往郿坞,安置在了董氏空出来的土地上。

其中还有些小插曲。

许多民夫得知要被送去种地,当场就痛哭流涕:“我们愿意好好干活,别把我们送去做徒附……”

秦川不免感叹,筑路仅能勉强温饱,但和地主的徒附比起来,仍然让这些百姓留恋,可见这些人之前过的是什么日子。

幸好田丰在民夫中已有足够的威望,各保保长也有了不少组织经验,抓紧向民夫宣传,才很快将这些人安抚下来。

秦川将会向他们提供以粮食为主的无息贷款,以帮助他们度过最初的难关。

在一开始,他们的家庭还需要具有劳动力的人口,帮整个家庭在安置地立足。

此后他们仍要派出劳动力,参与筑路或者其他工程。

这个安置地,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的扎根之所,也是他们能被秦川驱策的保障。

至于如何管理和运行,就和雅苑示范新村一样,这也是一个试点。

不过雅苑示范新村已运行两年多了,秦川决定从中挑选一些人出来,用于此后的金城、西海定居点建设。

他们的经验,已经开始具有一些推广的价值了。

即使可能还不够完善,但天下哪有完美之事?一边干着一边成长才是常态——只要能铲除掉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

需要担心的,是西海一直被汉人当作是苦寒之地。

王莽时期,更是将罪犯大量流放到西海、敦煌等地,让人更是加深了“到那些地方就是惩罚”的印象。

当然,秦川也不会迂腐到非要靠语言说服的地步。

雅苑示范新村的民众,都可以算是秦川的“属民”,连地契都没有,秦川也没时间等他们慢慢觉悟。

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之后田丰又选了一万人,在匆匆赶到的马超部统率下,分批前往长安,准备推上独轮车前往汉中运粮。

不几天,汉中过来的第一批粮食,终于抵达了陈仓。

与这些粮食差不多前后到达的,还有秦川在雅苑示范新村调来的胡浩,和五十名“支边干员”,以及他们带来的大批渔网。

“巨涛,此去金城,我任你为西海郡郡守。你要总揽政事,按雅苑示范新村之法,在新的边疆建立村庄和学校。

无论移民还是原住民,无论羌汉鲜卑,只要力之所及,都要尽可能地把所有人纳入。”

秦川对胡浩殷切嘱咐道。

“属下三生有幸,得蒙主公重用,必以死相报。”

胡浩激动的眼泪花都快掉出来了,哪里还顾得上此去的地方到底是不是苦寒、是不是荒凉。

他在雅苑示范新村坐了快两年冷板凳,还以为秦川把自己忘了。

没想到守得云开见月明,今天竟然从三百石的官吏,一跃成为了秩两千石的太守。1

胡浩心里也很清楚,若不是这种等于开荒的“西海郡”,这个位置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轮到自己。

哪怕西海郡还在羌胡野人手中,但这种地位的急速跨越,仍然让胡浩如同喝了一大桶醇酒一般,浑身都满溢着飘飘忽忽的幸福感。

那些被选中的年轻干员没有自愿一说,不过秦川也给他们提供了丰厚的报酬:支边干员等同三百石吏。

对于这些只学过粗浅的《汉语》、《算数》的农家子弟,这个待遇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幸运大礼包。

若不是秦川,他们一辈子也不可能有成为三百石吏的机会。

加上家人都在秦川的领地求活,这群年轻的干员们虽然只是听令行事,也知道要前往荒凉的西海,倒也不算太过抵触。

甚至还有少数性子跳脱的年轻人,为了这次远行的机会,隐隐有兴奋之感。

秦川带着粮食和人,前往段煨的大营,为他们送行。

在陈仓击退韩遂之后,段煨带着部队追击了一程,便因为担心后勤无法跟上,屯驻在了陈仓以西,卡在凉州出来的山口。

此时他和张辽加起来,一共有近七千人马。

“忠明,文远,你们此去金城,除了要彻底铲除韩遂,还需为我大汉重开西海。”秦川对两人道。

“主公,属下定不辱命。”张辽抱拳道。

“太傅,击败韩遂容易,但重开西海,我们的人是不是少了点?”段煨沉吟道。

“虽然作战部队就这么多,但你们身后将会有十余万汉民。”秦川道。

张辽皱眉道:“主公,这太多了吧?最多两万人,就足以满足疏通道路和辎重运转。人太多的话,他们自己消耗的粮食也会很多,恐怕以现在的这点粮,连汉阳都走不到。”

“你们放心,这些人也不是同时出发的。我会先留下十万人继续往前筑路,此后他们会陆续将汉中运来的粮食,往金城方向输送。

这些人到达金城以后,其中五万人需分批前往西海捕鱼,并负责向金城供给。”

“其他人则就地安置,最终只在金洛官道保留两万人左右,用数年时间完成这条官道。

而你们要保护这些定居和筑路者的安全,此后你们的粮食也将转由他们提供,因此这将是一个漫长的任务。”

秦川道。

这时候除了西线这边,东线往关东方向,南面往汉中方向,也都各有数万人在进行着建设。

一直维持数十万人的工程,以此时的生产力,哪怕是整个关中倾尽全力,也不可能持久。

所以还是要适当收缩工程规模,将多数人转入生产。

“除了韩遂,金城一带其实已经没有其他的大股盗匪了,需要担心的,是那些逃往羌人部族的汉民。羌乱层出不绝,和这些人大有关系。”段煨沉吟道。

“我们可赶尽杀绝,凡作乱者一个不留。我看他有多少人,能磨钝我的利刃。”张辽杀气腾腾地说道。

段煨露出了一个奇怪的笑容,象是嘲弄,又象是苦笑,欲言又止,只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这是秦川第二次听到羌乱和汉人的关系。

上次李儒略微提了一嘴,也没有深入讨论。现在看段煨的样子,似乎还有些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