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书记工程

第十三章 整风

字体:16+-

江小爱在峡川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回到了省城。仅隔一天,有关峡江工程招标的稿子就登出来了。江小爱以一个记者的独特视角,从大桥的最初立项,到大桥新方案的通过,再到大桥工程的招标定标均做了既详细又客观的报道。这篇长达4000多字的“深度调查”,不仅一举击破了社会上有关峡川市委领导暗箱操作招标事宜的传言,还为即将举行的大桥奠基仪式起到了预热宣传的良好效果。而对汪雪涵的那起医疗事故,江小爱也进行了报道。稿子的字数不多,是篇300字左右的通讯稿,登在隔日的《晋水日报》的“综合新闻”板块,全文也没有提及郭新谋的名字,而是用“医生郭某”作了替代。尽管如此,但郭小勇心里还是十分不爽。他不爽,有这么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江小爱撰写的深度调查过于详细过于客观,不仅没给薛明汉、谢三强造成什么麻烦,反而间接的帮助薛明汉澄清了事实;第二个原因薛明汉特许江小爱调查汪雪涵之死,给他平添了诸多的压力,没能为从轻处罚郭新谋争取足够的时间和留有一丝的余地;第三个原因是江小爱在离开峡川之前,曾答应他不报道这起医疗事故的,但结果稿子还是见了报。虽然作了删减修改,但郭小勇还是感觉自己被人愚弄了。

心里不爽的郭小勇在峡江大桥的奠基仪式的策划上做起了文章,对报上来的好几个策划方案他看也没看就否认了。眼看着离开工的日子越来越近,奠基仪式方案却一直定不下来,这可急坏了谢三强。

谢三强去找薛明汉,要薛明汉帮忙说个话,早日把方案定下来。薛明汉呢,表面应着,背地里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他知道,峡江大桥新方案和大桥招标这两件事情,已经深深地把郭小勇得罪了。现在,大桥的新方案通过了,工程的招标也已成定局,是该找机会缓和缓和与郭小勇的关系了。他不是害怕什么,而是从峡川的整个大局考虑,如果二人继续这样争斗下去,对峡川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大桥开工奠基这件事上,他把权力之棒交给了郭小勇。这个奠基仪式什么时候搞,怎么搞,一切由郭小勇定夺。

事实上,薛明汉想修复二人关系只能是他的一厢情愿。在郭小勇他们看来,不仅工程奠基应由他作主,就是大桥的方案确立、工程招标都应是由他这个市长来决定,现在薛明汉让其一手把关大桥奠基仪式事宜,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权力的归位。这就好比自己某样心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到某一天那个人又把东西还回来了,没什么值得欢喜值得庆贺的,更不可能对那个抢东西的人感恩戴德。

这可害苦了谢三强。

郭小勇知道谢三强经营着一家名为“在水一方”的广告传媒公司,想利用峡江大桥的奠基仪式为自己的公司也打打广告。按理说,既然谢三强承揽了峡江大桥的工程,又允诺承担奠基仪式的一切费用,由他自己的广告公司进行策划操办也无可厚非,这一点薛明汉也是同意的,但郭小勇却不这么想。他一次又一次的找毛病否定谢三强的策划方案,其目的无非是想让谢三强知难而退,让位“能者”。谁知谢三强却并不死心,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策划方案,一次又一次地跑到他的办公室来汇报,让郭小勇厌恶透了。

当谢三强再一次和助手带着新的策划方案找到郭小勇时,郭小勇以最近公务繁忙,无暇顾及奠基一事为由,三言两语就把谢三强给打发了。谢三强等了两天不见回复就又去了市政府。这一次他没能见到郭小勇,负责接待他的一个秘书说郭市长出差去了,要四天后方能回来。没办法,谢三强只好又在焦急中等待了四天。

“三强,你的这个方案我已经看过了,还不错。”

谢三强以为郭小勇同意了他的方案,笑嘻嘻地说:“郭市长,不瞒您说,我那个广告公司策划的奠基仪式方案不下百个,但峡江大桥这个策划方案,是我最最满意的。”

郭小勇笑笑,说:“方案不错,不过把这么一个活动交由你们公司搞不太合适,你是中标方,奠基仪式也由你搞的话群众会说闲话的。依我看,这个仪式还是交由别的广告公司去操办吧,反正,承揽这个大桥工程,你已经赚得钵盈盆满了,何必去赚这些小钱呢?”

“可仪式的钱是我自己出的,赚来赚去都是自己的钱,根本没什么赚头。我要是想赚钱的话,何必去趟这淌浑水呢?”

“三强啊,钱是你出的没错,但这只有我们这些领导知道,底下的干部和群众知道吗?又会相信吗?为了避嫌,你还是忍痛割爱吧。”

“可是……”

“别可是了,这件事啊,就这么说定了。”郭小勇不耐烦地说,“具体的细节问题,我们等方案出来后再讨论吧。”

眼看到手的“肥肉”被郭小勇轻飘飘的几句话就飞了,谢三强积了一肚子的怨气,去找薛明汉抱怨,但却只见着王一名没见着薛明汉。

“谢总,这事你就别去找薛书记了,就按郭市长的意思办吧。”王一名说。

“唉,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谢三强叹着气。

“你也别叹气了,这个奠基仪式的费用不是由你出吗?到时他们的方案出来后,如果超出了你的预算,你也刁难刁难他们就是了。”

谢三强一听笑了,说有道理,钱在我袋里,还怕气不死他们吗?

果然,那个承担此次奠基仪式策划的广告公司被谢三强好好的刁难了一番,气得对方吹胡子瞪眼却又毫无办法。

看到他们气成那样,谢三强总算是出了口恶气,心里顿时舒畅了不少。

进入六月以来,峡川的雨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三天两头的下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眼看着还有两天奠基仪式就要举行了,雨却还是没日没夜的下着,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

这可愁坏了薛明汉和谢三强,这么重大的活动一旦因为下雨而改期那就太扫兴了。雨一直下,却乐坏了郭小勇和易平和他们。郭小勇过去一直讨厌下雨,因为他在任副县长的时候,曾因一场雨造成的安全事故背了个处分,从此对雨便心生憎恶,不管有多大的喜事,只要遇着下雨,他的心情就好不起来。这次不一样,这次的他的心情好极了。好多次没事的时候,他都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盯着窗外大雨倾盆的世界面露笑意。

离奠基仪式仅剩一天了,雨却仍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心情极好的郭小勇走到窗边,吟起了“好雨知时节”的诗句。

“郭市长,开会时间到了。”一直没敢打扰郭小勇的刘平提醒道。

郭小勇看了下时间,离9点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只差5分钟了,便跟刘平说走吧,开会去。

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

散会后,郭小勇走出会议室有意识地往窗外一张望,大吃一惊:刚刚还有倾盆之势的雨怎么突然停了?不仅雨停了,而且,还有稀稀疏疏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虽不强烈,但却在提醒郭小勇天转晴了,奠基仪式将按预定的方案如期举行。

“妈的!”

心情郁闷的郭小勇嘴里嘣出了这么两个字。

奠基仪式搞得非常的隆重,来的领导也特别的多。除省发改委、省交通厅这些省直部门的主要领导之外,副省长华建林也过来了。除此外,薛明汉还特意邀请了一位特殊人物——易竹刚。他的出现,让这个被峡川干部私下冠名为“峡川史上最牛的书记工程奠基大典”的奠基仪式又平添了几分耐人寻味的色彩。人们不禁暗暗猜测,这个由崇山调入峡川的薛明汉,和那位曾经在鲁宁市叱咤风云一时的易竹刚到底有何特殊的关系。

“峡川史上最牛的书记工程奠基大典”的说法,薛明汉也听到了一些,但他却一笑了之,说:“这么大一个工程,奠基仪式搞隆重一些有什么好说的?任何事情,总得有人开个头吧,你不做,我不做,大家都不做,那我们还谈什么发展,还谈什么开拓,还谈什么创新?”话虽如此,但雪依凡还是要薛明汉别把奠基仪式搞得太隆重了,免得他人乱嚼舌根,滋生事端。薛明汉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这年代做人做官都不能太冒尖太出名,否则树大招风,易惹麻烦,便和郭小勇、谢三强进行了商量,对原有的策划方案进行了适当的压缩。

尽管经过了压缩,这次的奠基仪式还是人头攒动,锣鼓喧天。除被邀请的省、市领导、当地社会名流及媒体、记者悉数到场外,还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围观。

薛明汉原是打算找理由开脱不参加的,但反复思量之后改变了主意。

仪式一开始,薛明汉代表峡川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再次强调了峡江大桥对提升城市品位及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性,并声称,建成后的峡江大桥必将成为一张对外推介峡川的城市名片,极大地推动峡川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当薛明汉讲到城市名片的时候,离他不远的郭小勇脸上露出几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当时薛明汉正兴致满怀地发表讲话,自然没有留意到郭小勇不屑的冷笑。这天晚上薛明汉应酬完后回到家中,打开电视看重播的《峡川新闻》,看着看着,便看到了郭小勇的那几丝冷笑。

雪依凡也看到了。

“老薛,郭市长这几丝冷笑可真是耐人寻味啊。”

薛明汉没答话,端起茶杯,闷闷不乐地回房间去了。

雪依凡跟进来。

“老薛,心情不好?”

薛明汉还是没有答话。

雪依凡走到薛明汉身边,拍拍薛明汉的后背,说:“别为这事生气了,他要笑,就让他笑去。反正,我们局里的很多干部都觉得你把峡江大桥当成一张城市名片进行打造的设想是对的。为此,我们局的小刘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什么比喻?”

雪依凡见薛明汉开口了,便继续说道:“这话是我们局的小刘在一次饭局上说的,当时喝了点酒。他说现在峡川就像一个毫无亮点的女人,论相貌没相貌,论身材没身材,论气质没气质,论,内涵没内涵,就是撇开这些不论,仅仅是跟别的女人比胸大,峡川也是发育不良,拿不出手。”

薛明汉被这个形象的比喻逗乐了,说:“这个小刘比喻得还挺恰当的,他还说了些什么?”

雪依凡也笑了,说:“他说,像这样一个全身上下毫无亮点的女人哪能让人记住呢?往往是上午刚见完面,下午遇见就不认识了。现在好了,峡江大桥就像是一个投资巨大的隆胸手术,先把峡川这个女人的胸部隆大一些,隆挺一些。这样一来,峡川的亮点就突显出来了。很自然的,人们便会对这个大波女人印象深刻。”

薛明汉又笑了,问雪依凡:“为什么修建峡江大桥是给峡川隆胸而不是面部整形呢?说面部整形怎么说也更雅观一点吧。”

“老薛,这一点我们还真是想到一块去了。当时我也问了,你猜小刘是怎么说的,他说面部整形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峡川底子薄,基础差,想要一下子改变难度很大。而隆胸就不同了,不仅手术简单,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薛明汉赞许地点点头,说:“这么说来,我这个市委书记倒成了一个隆胸医生了。”

“嗯。小刘说了,你是先隆胸,再面部整形,然后就是塑身了。”雪依凡说。

“塑身?怎么讲?”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就是塑身。”

“有道理。”薛明汉说道,“依凡,你说的这个小刘是哪个,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你还记得我调到峡川的第一个晚上吗?那天我多喝了点酒,是我们局里的两名干部送我回来的。一个是我的司机小陈,另一个就是小刘。当时他们还想和你套套近乎,被我给支回去了。”

薛明汉想了想,记起来了,说:“依凡,这个小刘挺不错的嘛,分析起问题可是又透又准。诶,他平时工作上表现怎么样?”

“蛮不错的,论能力论水平论为人,在局里排得上前十吧。”雪依凡说,“怎么?老薛,你该不会是想到我那里挖人才走吧。”

“没有,只是觉得这个小刘挺不错,随便问问罢了。”

“好了,不说了,小惠已经放好水了,去洗澡吧,洗完了早点睡。”

薛明汉出了房间去洗澡去了,雪依凡琢磨着薛明汉后面说的那几句话,猜出了丈夫的真实用意。于是心生一计,待薛明汉洗完澡之后,把她的想法跟薛明汉说了,薛明汉想了想,同意了。

王一名跟随薛明汉这么多年,薛明汉一直想着找个合适的机会把王一名安排到一个更好的岗位上去。尤其是由祟山市市长升任峡川市市委书记之后,他的这种想法就更为明显了,为此他也多次找王一名谈过,征求王一名的意见。眼看着过些日子就要开始研究人事问题了,薛明汉很想借这个机会,把王一名推出去。但是,王一名一走,他身边就少了一员得力干将。为此,薛明汉多次要王一名帮他物色一个可以接替他的人选,但接连物色了好几个,薛明汉左一比较又一比较都觉得比不上王一名,只好作罢。

刘涛的这个形象的比喻让薛明汉觉得刘涛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但是,作为一个领导秘书,仅有智慧和头脑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可靠往往比智慧和头脑更为重要。这也就是薛明汉为什么问妻子刘涛平时表现如何的原因所在了。

第二天快下班的时候,雪依凡把刘涛叫到了办公室。

“小刘,我听小陈说你的毛笔字写得不错,能不能拿几幅字给我看看啊。”

刘涛不明白雪依凡好端端地怎么问起他的毛笔字来了,觉得很是奇怪,却也没多问,说:“好的,我马上去取来。”

不一会儿,刘涛取了两幅字过来,一幅是由他书写的《沁园春-雪》,另一幅是曹操的《对酒当歌》。两幅字,两种不同的书写风格,前者为仿毛体,龙飞凤舞,颇有毛泽东书法之风范,后者为隶书,一笔一划,中规中矩。

“写得不错。小刘,这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炼出来的吧?”

“嗯。都是在旧报纸上练出来的。别人的旧报纸都卖给收破烂的了,只有我的报纸拿来练字。后来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我练字,也不卖了,全捐给了我。”

刘涛用了个“捐”字,把雪依凡逗笑了。

“很好啊,别人八小时之外忙着打麻将斗地主,而你却用这些时间来练字,非常难得。坚持下去,必会有所收获的。”

“谢谢雪局长鼓励,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不图所求,只为所好。”

雪依凡赞许地点点头,说道:“小刘,你这两幅字能不能借我用一用啊,明天就还你。”

“雪局长,两幅涂鸭之作,您要是不嫌弃就拿去吧,不必还我了。”刘涛大方地说道。

“呵呵,君子不夺人所好,我只是借着用用。”雪依凡说,“就这样说好了,借用一晚,明天早上你到我办公室来取吧。”

雪依凡把刘涛的两幅字带回家中,本想和薛明汉讨论讨论的,可薛明汉不在家,只好和小惠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丈夫回来。

快十一点的时候,薛明汉回来了。

“老薛,你看这两幅字怎么样?”

薛明汉看了片刻,说:“很好。若是我跟他比,只有叫他师父的份了。”

雪依凡就笑薛明汉的毛笔字是半桶水,是上不了台面的。薛明汉也承认,他的毛笔字,并未认真地去练过,偶尔写写,也只是兴致使然。

“既然你也觉得刘涛这字不错,那我们明天就依计行事吧。”

第二天早上雪依凡在办公室等了半个多小时,也不见刘涛过来取字,就打了个电话到医政科,把刘涛叫了过去。

“小刘,不是说好早上来拿字的吗,你怎么不来呢?”雪依凡把那两幅字拿出来,说,“喏,两幅字都在这,物归原主,你查验一下吧。”

刘涛说不用查验了,拿起桌上的两幅字就准备离开。

“小刘,等一下。”雪依凡把刘涛叫住,“你先把字拿回去收好吧,然后跟我出去一趟。”

刘涛也没问去哪,去做什么,把字幅拿回办公室放好就跟雪依凡出去了。

雪依凡把刘涛带到了薛明汉办公室。

这是刘涛万万没有想到的。

“小刘,早就听说卫生局有个年轻的书法大师,昨天看了你的字之后,果然是名不虚传。”

被市委书记这么一夸,刘涛觉得脸上热辣辣的,说:“薛书记过奖了,我的字什么水平自己清楚,薛书记就别再给我戴帽了。”

“小刘,他说的可是实话,他这个人向来都是心口合一,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不会说违心话的。”雪依凡说道。

“依凡说得对,我向来都是实话实说的。”薛明汉说,“小刘,我也挺喜欢书法的,只可惜平时公务缠身,没多少时间练习,久而久之就生疏了。看到你的字写得这么好,让我也有了练练字的念头,小刘若是不嫌我年纪大的话,就收下我这个徒弟吧,以后多多指点指点我。”

“您是峡川的市委书记,我只是一个普通干部,怎么有资格做您的师父呢?不可不可。”刘涛推辞道。

薛明汉也就不再提拜师的事,指着墙上的那幅《对酒当歌》问刘涛感觉如何,刘涛夸赞了一番,并说若有机会,定要拜见一下邹老先生向其赐教一二。薛明汉对着刘涛和雪依凡笑了笑,说:“有机会的。”

接下来薛明汉又问了些刘涛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然后就让刘涛和雪依凡回去了。

下午上班的时候,雪依凡无意间听到陈华北和几个干部在问刘涛上午干什么去了,刘涛回答得特别简单,说和局长跑了几家医院搞了一次突击检查,而对去市委见薛明汉的事情始终未提一字。

雪依凡晚上睡觉前把这事跟薛明汉一说,薛明汉想了想,说:“这个小伙子不错,不喜炫耀,保密性强,是个谦虚谨慎的人,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考虑调到市委这边来锻炼锻炼,至于能不能替代一名,就看他的悟性了。”

“对,锻炼锻炼最好。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种事情,切不可操之过急的。”

“嗯。”薛明汉翻了个身,由仰卧改变侧卧,背对着雪依凡,说,“困了,睡吧。”不一会儿,便打起了呼噜。

王一名最近的日子过得有些滋润,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妻了蔡琳调到了峡川。蔡琳来了,王一名的工作计划中马上多加了一条——造人计划。对这个酝酿了数月之久的“造人计划”,王一名和蔡琳均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暇想。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人事变动,王一名也是充满期待的。这次的人事变动,动作虽然不会很大,但牵涉的部门多。王一名的想法不是待在市里,而是下基层,到县里锻炼锻炼。他是从基层跟薛明汉上去的,对基层的工作他十分熟悉,这样到了县里,他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上任大半年还在适应环境。只要一上任,他就能轻车熟路地开展工作,并且干出成绩。去哪个县,王一名也想好了,就去祖山县。祖山县离峡川并不远,车程一个小时左右,非常的方便。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祖山是峡川 县中发展最具潜力的一个县。农业方面,山少田多,适合发展规模种植;工业方面,起步较早,工业园初现雏形;城建方面,规划有序,城市扩张余地富足;干部队伍方面,狠刹歪风,干部面貌焕然一新。上次陪薛明汉去祖山视察干部作风整顿工作,祖山的一位领导就问王一名这次人事调整有没有下基层锻炼锻炼的准备,如若有的话,要他考虑考虑祖山。当时听了这话王一名笑了笑,说一切听领导安排吧。那位领导也就回他一笑,说那是那是,该考虑的领导自然会考虑的,我们当下属的服从安排便是。

对祖山县的那次视察,薛明汉是满意的,在回峡川的路上一直对祖山开展的这项目工作赞不绝口。王一名也趁机把祖山的现状作了一番分析,跟薛明汉一一列举了祖山的优势和劣势,薛明汉听后夸赞王一名是个有心人,并说做领导干部,就要做有心人,否则一事无成。王一名感觉薛书记听明白了他的用意,心中就萌生出几许希冀。

因为即将进行人事调整,整个峡川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领导似乎都忙了起来,就连薛明汉,也明显感觉杂七杂八的事情更多了,一天到晚只要待在办公室就有人过来找他汇报工作,就连易平和、李宗斌、杨华、陈立东这些平日不怎么“鸟”他的人也都三天两头地往他办公室跑,甚至往他家里跑。薛明汉知道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渐渐不耐烦了。不耐烦的薛明汉几经斟酌之后,心中酝酿出了一个想法。

在一次常委会上,薛明汉大谈自己前些日子去祖山视察的感触,提议在峡川市开展一次为期三个月的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整顿干部思想作风,说到底就是整人。当然,此整人非彼整人,只要安份守纪,敬岗敬业,就整不到自己的头上。马上就要进行人事调整了,这个时候搞干部思想作风整顿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薛明汉一说完,马上就有人发言提出异议。

“薛书记,这个时候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整顿会不会有些敏感?”说这话的是刘会南。

“怎么敏感了?祖山县的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搞得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成效十分显著。像这种好的作法,就应该全市推广,使全市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有大的转变。这是好做法,好事情,什么时候都可以搞,什么时候都可以抓。我们开展这样一个活动,我们不是针对谁,不是为了把谁谁谁整下去,也不为了把谁谁谁提上来。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治治机关的懒散病,刹刹干部的赌博风、吃喝风。对这次活动,市里将成立督查组,对各个部门,各个县、甚至各乡镇进行督查,凡是遵规守纪,恪尽职守的,通报表扬,凡是庸碌懒散,违章乱纪的,坚决处理。”

刘会南见薛明汉脸色不那么好看,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我同意薛书记的说法。我们搞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并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某个领导,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峡川,发展峡川。薛书记的提议,我坚决赞成。”郭小勇的话,铲除了最后一点阻力,让薛明汉的这一提议顺利通过了。

两天后,峡川市召开了“峡川市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动员大会”,一场声势浩大的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大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郭市长,姓薛的这个时候搞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可谓是用心险恶啊。”动员大会召开的当天,易平和、李宗斌、杨华、陈立东他们找到郭小勇抱怨。

“对啊,郭市长,在峡江大桥一事上,我们没有好好配合他。这个节骨眼上他提出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我看他姓薛的明显是在针对我们。”李宗斌说。

“别管他是针对谁,你们几个给我收敛点就没事。”郭小勇说。说实话,他还真替易平和、李宗斌他们担心。易平和、李宗斌、陈立东、杨华这几个人有两大嗜好,一是赌二是色。打麻将四个人一起上,今天你输点给我,明天我输点给你。玩来玩去钱都在四个人口袋里要转,用他们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嫖娼呢,也是四人结伴同行,今天你付账,明天我买单,谁也不用跟谁客气。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他们都有固定的场所,“百姓人家”就是他们最常去的一个酒店。毕竟那是易平和、李宗斌投资建的,负责酒店管理的也都是自己人,就连招聘的员工也都是经过了层层筛选的。对易平和几个的这两个臭毛病,郭小勇曾不止一次地劝过他们,但他们就是不听,觉得都是熟人,玩玩没什么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后来就连一向坚定的郭小勇也被易平和他们拉下了水。

每一次被拉下水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郭市长和易平和、李宗斌几人去深圳参加一个活。晚上应酬完之后回到酒店,易平和、李宗斌、杨华、陈立东几人觉得有些无趣,就想去酒店的洗浴中心玩玩。郭小勇加以制止,哪料易平和他们不仅不听他的话,反而当起了他的说客,要他也一起去玩玩。刚开始,郭小勇是坚决不去的,后来经不住易平和他们的**,加上易平和他们又做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不会让随行的闲杂人等知道,便跟着易平和他们去了。为他服务的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小姑娘,细皮嫩肉的,说起话来娇滴滴的,服务起来更是风情万种,花样百出。让郭小勇婚后第一次尝到了别的女人的滋味。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自然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自这次之后,郭小勇就像吸大烟上了瘾,外出的次数变得更为频繁了,每一次外出,都要去找一两个小姐快活快活。易平和、李宗斌他们跟着去了,他们会亲自安排好,他们没跟去的时候,同样被易平和他们拉下水的秘书刘平也会乖乖安排好。

说到这,也许我们会对郭小勇的印象大打折扣,但是,好色归好色,办起实事来,郭小勇还是很有魄力的。就拿峡江大桥来说,最初也是他提出来的,而且当时也有不少常委反对。是他的坚持让市里通过了这一提议,此后,又是他四处奔走,忙着筹措资金。他当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资金问题解决了,好让大桥尽快动工兴建,实现老城区与东、西新区的完美对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及峡江大桥这个项目,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都会满怀感激地称赞郭市长是好市长好领导。

“当时一听薛书记说要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我就替你们担心。我跟你们提个醒呵,峡江大桥的事情,虽说已经顺利动工了,但薛书记可以说是如梗在喉,谁是他口中的‘梗’呢?就是你们几个。这次作风整顿,他的眼睛肯定会盯着你们不放,你们别不识轻重,撞到了他的枪口上。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我也说不上话的。”郭小勇说。说完又自嘲地笑了下,说,“当然了,我可能也是他喉中的‘梗’,一样是不吐不快的。”

“你就放心吧,现在风头这么紧,我们自己会小心的,他要想抓住我们的把柄,门儿都没有。”易平和说。

李宗斌、杨华、陈立东三人也纷纷表态,要郭小勇放心,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还是识大体知轻重的,不会给他出什么难题。

“好,你们都回去忙各自的吧,按照会议的部署,开好本部门本系统的动员大会,大力抓好此次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抓出成效来,抓出亮点来。”

易平和他们就都回去了。

“郭市长,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说。”刘平关好办公室门,说道。

“陈主任、杨局、李局这三个人办事还是挺沉稳的,只是易局,脾气有些暴躁,遇事冲动,又常常心存侥幸,我担心……”说到这,刘平没有往下说。

郭小勇叹了口气,说:“我也担心啊。”说完,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蓝天,陷入了沉思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