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後期,宗室封爵製度越來越完善,後經康熙、雍正兩代七十餘年的修訂,終於在乾隆時期最後確定了宗室爵位,世襲罔替正式出現,鐵帽子王最終形成。開國八大親王在清朝初期建立功勳,他們的後裔在維護家國方麵也做出了突出貢獻,康親王傑書和簡親王雅布英勇作戰,擊退敵軍,收複大清多地,立下了顯赫戰功。怡親王允祥封王理政,成為雍正年間的股肱之臣。乾隆帝為多爾袞平反昭雪,標誌著世襲罔替的正式確立,“八大鐵帽子王”的俗稱最終得以形成。
清朝的封爵製度明顯改善了明朝在製度方麵遺留下來的種種棘手問題;為了避免類似的麻煩出現,防止皇家宗族支流的不斷繁衍所帶來的麻煩和不足,清朝明顯改善了封爵製度。清代的親王被稱為“出將入相”,也就是說他們不但可以做軍機大臣,還可以做議政王、攝政王。
清王朝為了避免重蹈明王朝的覆轍,加大了對親王的嚴格控製。這是清王朝吸取教訓所做出的明智之舉,規定除了少數爵位可以世襲罔替外,其餘爵位在世襲時均往下降一等,直至規定封爵或成為閑散宗室為止。一是害怕這些人搞政變奪取政權;二是怕他們占地為王,天高皇帝遠,難以管控。清朝有效地吸取了明朝的經驗,並對其進行改進。因此,與明朝相比,清朝諸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即領導軍隊外出征戰。清朝諸王對外統一軍隊,對內則涉足政治。在清軍入關後,親王在清朝作為大將軍、議政王和攝政王,象征著清朝宗室職能的施展。此外,在清代,除了部分有特殊功勳或者皇帝格外冊封的親王爵位可以世襲罔替外,其他爵位均按世係依次降等,以至降為不入等級的“閑散宗室”,與老百姓無異。
可喜的是,清代宗族的繁衍速度和數量低於明代,所以在冊封爵位時並沒有出現大問題。並且特殊宗爵數量一直受到皇權的限製,擁有親王、郡王銜的宗族較少。據可考史料統計,清初開國隻有八名世襲親王,即睿親王多爾袞、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克勤郡王嶽托,也就是所謂的“鐵帽子王”。後又增加了因為政績和軍功為大清江山鞏固做出突出貢獻的四位親王:恭親王,怡親王、醇親王、慶親王。同時,由於清代宮廷製度,隻有“世襲罔替”的親王和郡王才能獲得“永遠的王冠”,他們也因此被稱為“鐵帽子王”。宗族不對皇權構成威脅,皇權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