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胤祥正式成為雍正帝手下的得力幹將,全麵協助雍正帝治理國家,雍正帝對他也是非常信賴,他的做事能力,對人事的慧眼識別,以及處理事務手段的高明,根本不像一個從來沒有從過政的皇子。這也讓胤禛更加肯定了他的才能,並且決定繼續任用胤祥。康熙末年,清朝內部已經危機四伏,不管是財政、稅務、軍事、法治,等等,皇帝已經基本失去了控製,處理這一切,也並非隻要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處理好的。胤祥發現,看守國庫的人員不確定,存在重大隱患,他認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應該派遣固定人員進行看守,於是上奏“請將銀庫、顏料、緞疋三庫俱派上三旗官兵看守”,如果看守的官兵五年之內沒有出過任何差錯,那麽就可以得到升遷的機會,如果在看守的過程中出現差錯,將依法定罪;並且他認為,國庫內的錢糧尤其重要,“若將庫官於一年之間,尚未諳練事務,即行更替,不肖官員趁其將滿,作弊顯然”。他建議不能再延續前朝看守官員一年一換的製度,應該用固定人員進行看守,如果看守人員履職盡責就留任,否則將會被治罪。由此看來,胤祥確實是戶部的得力幹將,在短時間內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國家財政虧空扭轉之後,胤祥又采取了一係列減輕農民的負擔、安撫百姓、休養生息的政策。他上奏減輕浙江、江西等地的浮糧,這在康熙時期就有人上奏提出過,但是並未被采納。雍正帝認為這是“體皇考愛民恤下之心,佐朕減賦賜租之政”,命“歲減江南正額,蘇州三十萬兩,鬆江十五萬兩。浙江之嘉興、湖州,江西之南昌,亦次第剪除。通計歲減六十一萬兩有餘。直省正供遞行豁免者,亦數百萬”。成功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這讓胤祥得到了民眾的擁戴,所以胤祥去世後,民間十五省為其造祠祭祀,這是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