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管理京營
除了海軍,奕譞還曾管理過京師的神機營。管理情況如何,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七回《管神機營王爺撤差》的描述中可見一斑:“到了京城的神機營,卻一定溢額的,並且溢得不少,總是溢個加倍。……但是神機營每出起隊子來,是五百人一營的,他卻足足有一千人,比方這五百名是槍隊,也是一千杆槍,……凡是神機營當兵的,都是黃帶子、紅帶子的宗室,他們闊得很呢!每人都用一個家人,出起隊來,各人都帶著家人走,這不是五百成了一千了嗎?……每一個家人,都代他老爺帶著一杆鴉片煙槍,合了那五百枝火槍,不成了一千了嗎。並且火槍也是家人代拿著,他自己的手裏,不是拿了鵪鶉囊,便是臂了鷹。他們出來,無非是到操場上去操。到了操場時,他們各人先把手裏的鷹安置好了,用一根鐵條兒,或插在樹上,或插在牆上,把鷹站在上頭,然後肯歸隊伍。操起來的時候,他的眼睛還是望著自己的鷹;偶然那鐵條兒插不穩,掉了下來,哪怕操到要緊的時候,他也先把火槍撂下,先去把他那鷹弄好了,還待他理好了毛,再歸到隊裏去。你道這種操法奇嗎?”雖為小說的記載,但士兵帶著家人,扛著煙槍,甚至還帶著鳥兒,這樣的部隊,戰鬥力估計也就不怎麽樣了。
5.修頤和園
奕譞治軍無方,但在討好慈禧太後方麵,卻獨具心得。在恭親王奕主政時,曾屢次製止修園,甚至因勸阻同治帝重修圓明園而被開缺。奕譞主持海軍衙門後,卻大肆挪用經費,為太後大建園囿。這又是為何呢?因故宮為封閉式的結構,夏天極熱,清代帝後都喜歡到行宮或園囿避暑。康雍乾三朝,在北京西郊興建了暢春園、圓明園,以及萬壽山(原名甕山,因乾隆帝為給他的母親祝壽,改名萬壽山)的清漪園、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即“三山五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將三山五園付之一炬。出於避暑需要,修園似為必須。但當時的清王朝國力已遠非可比康乾盛世,建園費用更是無從談起。奕譞主政後,首先斥資589萬餘兩白銀,對紫禁城西側的西苑三海(即南海、中海和北海)進行大規模修治,隨後,又以恢複昆明湖水操舊製、設水師學堂於湖畔為由,重新修葺萬壽山殿宇,後改名為頤和園。頤和園工程浩大,耗銀估計在3000萬兩左右。據當時的大學士翁同龢日記的記載:“慶邸晤樸庵,深談時局,囑其轉告吾輩,當諒其苦衷,蓋以昆明易渤海,萬壽山換灤陽。”建園的奧秘就在於頤和園的名字之中,取“頤養衝和”之意,也就是慈禧歸政之後,可以在頤和園頤養天年。奕譞為了讓兒子載湉順利掌權,便用建頤和園這一方法,討得老佛爺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