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惱人的 “剿匪”與 “夷務”
太平天國的戰事剛有所好轉,鹹豐帝還沒高興多久,又遇到了令他頭痛的外交事務。
早在鹹豐四年 (1854),英法兩國就開始密謀怎樣趁火打劫,他們耐著性子等了兩年,到鹹豐六年 (1856)終於忍不住了,以 “亞羅號事件”為借口,在中國南部沿海挑起了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
所謂 “亞羅號事件”,根本就是英國借機挑事。鹹豐六年 (1856)九月十日,清朝水師在 “亞羅”號商船上逮捕了兩名海盜和十名涉嫌走私的船員。此船雖在香港注冊,卻是非法注冊,且注冊期也已過時,但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卻捏造說,“亞羅”號是英國船隻,清廷沒有權力扣留,而且船上的英國國旗被清朝官兵撕下,是對英國的侮辱。事情鬧到兩廣總督葉名琛(1)那裏,他把調查結果擺在英國駐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禮麵前,嚴正指出:不法分子走私鴉片到中國,卻讓我清朝向犯罪分子賠禮道歉,豈有此理?如果不法分子是英國人或者是受英國保護的人,那麽人可以放,但道歉、賠償都不可能。相反,應該是英國向清政府道歉,因為是英國人違犯了清朝的法律。
處理 “亞羅號事件”之始,葉名琛的態度非常強硬,因為他不僅有地方百姓的支持,而且背後還有朝廷。他寫奏折以六百裏加急呈送給鹹豐帝,奏明情況。此時鹹豐帝正在調集各地兵力,準備給太平天國最後一擊,一時還顧不上幾千裏外的南疆,於是就允準葉名琛全權處理。葉名琛是傳統意義上的封建士大夫,思想跟不上急速變化的時代,他滿腦子 “華夷大防”的思想,外交手段比較生硬。
英國人知道葉名琛雖是代理兩廣總督,但他還有一個職務,那就是五口通商事務欽差大臣,說他是南方官場第一人並不為過。廣州城的外國人都知道葉名琛的分量,之前英國駐香港總督包藏禍心,多次要求葉名琛放他進廣州城,但都被拒絕。英國人這次又碰了釘子,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用艦炮對廣州進行炮轟,隨後攻進廣州城,因遭到阻擊而退出。葉名琛以為英國人隻想嚇唬他,所以便對 “亞羅號事件”擱置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