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決意 “單幹”的光緒帝
甲午戰敗的次年 (1895)春,乙未科三千名會試學子在北京參加完會試,等待發榜。忽聞 《馬關條約》簽訂,其中有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及遼東、賠款二萬萬兩白銀等喪權辱國的條款,群情激憤,台籍舉人更是痛哭流涕。汪春源、羅秀蕙、黃宗鼎、葉題雁、李清琦等在京台籍人士聯名向都察院上書,強調 “無台地則不特沿海七省岌岌可危,即京畿亦不能高枕”,痛陳割讓寶島,台民 “如赤子之失慈母,悲慘曷及”,表達將誓死抗日,“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這份奏疏使倡導維新思想的康有為深為感動。三月二十八日,康有為、梁啟超寫成一萬八千多字的 《上今上皇帝書》,十八省舉人響應,一千二百多人連署。四月初八,由康、梁二人帶領,十八省舉人與數千市民聚集在都察院門前請代奏。當時凡是被征舉的讀書人進京接受考核,都由公家配備馬車來回接送,後來人們就用 “公車”作為舉人進京應試的代稱。所以,這次上書被稱為 “公車上書”。
康、梁在給光緒帝的這份上疏中痛陳民族危亡的嚴峻形勢,提出了拒和、遷都、練兵、變法等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張。光緒帝看後十分感動,下諭抄送各省督撫,征求意見。
“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一些有識之士開始思考:洋務運動到底能不能讓國家自強?甲午海戰慘敗僅僅是因為老佛爺修園子挪用軍費嗎?甲午戰爭帶來了怎樣的教訓?……為了把維新變法推向**,六月,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創刊 《萬國公報》,數月後更名為 《中外紀聞》,鼓吹變法;組織強學會。當然,康有為很清楚自己隻是一個剛剛授職的工部主事,人微言輕,要想拯救中國,必須找到一條能直接與皇帝對話的途徑;要想推進變法,沒有相應的高級職務是行不通的。他認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甲午戰爭以殘酷的事實,集中暴露了清王朝的外強中幹,以最徹骨的 “創巨痛深”讓近代中國仁人誌士反省阻礙中國強國強軍的種種曆史積弊。梁啟超曾入木三分地評論道:“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