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帝風波
修建三海本是光緒帝和醇親王為慈禧準備的五十歲壽禮,花費了巨額銀兩,慈禧卻沒有在三海中的任何一處住過,反倒南海瀛台最後成了光緒帝的 “監獄”。
瀛台四麵環水,北麵有一木橋與陸地相連,其中心建築為涵元殿,雖比不上紫禁城,但也富麗堂皇,恢宏大氣。光緒帝在戊戌政變那天恰好住在瀛台的涵元殿,被軟禁後,光緒帝的活動僅限於該地,從此瀛台成為囚禁他的一座 “水牢”,使他變成一個不戴枷鎖的 “囚徒”。
皇帝突然被囚,慈禧總得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要殺要留,都得有充分的令人信服的理由。她找了很多證據,包括從光緒帝寢宮和養心殿搜查到的資料,她要讓光緒帝心服口服。政變第二天,即光緒二十四年(1898)八月初七,慈禧趕至南海勤政殿召見光緒帝,對他進行突擊審訊。這次審訊是逼迫光緒帝表態,承認康有為等人為亂臣賊子,並下旨捉拿。光緒帝心如刀絞,卻又無可奈何。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維新誌士,此番要他論罪後再親自下旨捉拿,他如何能做到!但是,麵對咄咄逼人的慈禧太後以及強大的後黨集團,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張蔭桓口述而成的 《驛舍探幽錄》記載:“呈與皇上,皇上轉呈太後閱畢,仍遞交皇上。皇上持此旨目視軍機諸臣子,躊躇久之,始發下。”
慈禧將光緒帝囚禁起來後,要殺掉或廢掉光緒帝可以說易如反掌,但她心存隱憂,不敢草率從事。政變後南方各省民眾的情緒極不穩定,隨時可能發起示威反抗活動甚至暴動;而且歐洲國家對光緒帝的改革持同情態度,列強很有可能以此為借口再派大兵壓境。國內外的形勢使慈禧意識到自己必須小心謹慎才不至於惹禍上身。八月初,整個京城流言四起,稱光緒帝活不過這一年。對光緒帝是殺是留,慈禧糾結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