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首次發表於《幻想》(Fantasy)
收錄於《爭取明天》
自打記事開始,我就對第四維的概念著迷。事實上,我的第一個電視節目就是關於這個主題的——那是在一九五〇年五月,在倫敦亞曆山德拉宮做的一段三十分鍾的黑白電視直播!
這是那種沒有人可以怪罪的事故。理查德·尼爾森進進出出發電機坑已經有幾十次了。他在裏麵測量溫度,以確定冷得變態的液氦沒有滲透到絕緣材料中。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利用超導原理的發電機。巨大定子的繞組被浸泡在氦浴中,幾英裏長的導線裏,電阻小到無法用任何人類已知的方法測量出來。
尼爾森滿意地注意到,溫度的下降並沒有超過預期。隔熱材料正在起作用。將轉子落置到坑中會比較安全。那個重達一千噸的圓柱體此刻正懸掛在尼爾森頭上五十英尺[1]處,仿佛一把巨大落錘的錘頭。等到它被放低並安裝到軸承上,再被接合到渦輪井中,他和電站中的其他所有人都會更加放心。
尼爾森收起筆記本,開始向梯子走去。在坑的幾何中心,他與命運相逢了。
在過去的一個小時裏,隨著晨昏交接的區域掃過大陸,電網的負載一直在穩定增加。當最後一縷陽光從雲層中消失,高速公路幹線上忽然光華流溢,綿延無數英裏。城市裏亮起了數以百萬計的熒光燈管;家庭主婦們打開電磁爐準備晚餐;兆瓦級電表的指針開始在刻度盤上爬升。
這些都是正常的負載。但是,在南方三百英裏處的一座山上,一部巨大的宇宙射線分析器正忙著啟動,以等待摩羯座一顆剛剛爆發的超新星發出的射線暴——天文學家們一個小時之前才探測到它。沒過一會兒,它那五千噸重的電磁繞組便開始從閘流管轉換器裏抽取巨大的電流。
在西邊一千英裏處,大霧正在慢慢逼近這個半球最大的機場。現如今誰也不怎麽擔心霧,因為所有飛機都可以在能見度為零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的雷達降落,不過終歸還是沒有霧更好一點。於是,巨大的散霧器開始運轉,將近一千兆瓦的能量開始輻射進夜空,令細小的水珠凝聚起來,在霧障當中開辟出一條條寬敞的通透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