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检察官之真凶

12

字体:16+-

这天章文颖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滨海市某著名网站的记者,说想要就余远航的案件采访丁一楠。

章文颖问丁一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采访,丁一楠说:“按道理来说我是不应该在案件判决前接受媒体的采访的,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媒体发达了,人们有了更多的参与社会事件的渠道和意愿,可能作为办案人的我们发出正面的声音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吧,你告诉记者,我可以接受这个采访,但我希望能借他们的平台通过这个案件的办理表达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这个案件本身。”

章文颖微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对丁一楠又越加钦佩和敬慕了,心想这丁一楠大律师的名头还真不是盖的,她的胸襟和思想的深度以及社会责任感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于是她赶紧回复记者说丁律师愿意接受他们的采访,记者高兴得很,连连道谢。

下午,记者就登门了。来的是个有点青涩的小姑娘,一看就是大学毕业没多久,分到了采访丁一楠这个难啃的“骨头”。

要知道丁一楠从前可是很少接受记者采访的。之前这家网站数次联系她,想要采访都被拒了,没成想这小姑娘第一次出马就成了。可把她高兴坏了。主编得知她联系上了,惊讶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说:“行啊,小妮子,回头给你加鸡腿!”

滨海律师事务所会议室里,一身白衣黑裙、利索短发的丁一楠意气风发地坐在沙发一端,青涩的小姑娘把录音笔打开放在气场强大的她跟前,就心里发怵、表面则强装镇定地开始了采访,因为紧张,她的声音都是颤抖的,好在这小姑娘业务能力还不错,平时读书也多,说话问问题还是颇有些深度的。

小姑娘问:“关于‘6·19 专案’,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给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先撇开这起案件,丁律师,请问你如何看待农村人口进城务工问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你会在这次代理案件中参考其中的因素吗?”

丁一楠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表示对这个提问者所提问题的认可。她说:“谢谢媒体朋友对这个案子的关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弱者的关注,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特征。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余远航承受了过多的不平等、不公正,这才是这起案子的背景原因。因此,我在对这个案子进行办理时,不仅要体现出法律的公正无私,最大可能地为余远航争取合法权益,还要替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鼓与呼,希望这个社会给他们一个温馨的生存环境,能让这些背井离乡者感受到滨海市党和政府的温暖。”

姜志斌不知从哪里收到风,说是市公安局这天下午三点要召集检察机关和律师就余远航案开个三方座谈会。姜志斌一听说这消息就赶紧跟姜校长撒了个谎,说自己发高烧要去医院,下午没办法在学校保安岗亭值班了。姜校长听了后紧紧皱着眉头,虽然明知一贯满嘴谎话的他这次说的仍然是谎话,可也拿他没办法,心想这小子不知又去搞什么鬼,可千万别惹事啊!

姜志斌马上打电话叫刘小海开车来滨海市一中门口接他去市公安局。他们来到市公安局时是下午两点四十分。姜志斌让刘小海把车停在时公安局斜对面的一个巷子口,这里既可以看到市公安局门口的情况,又比较隐蔽,不容易被人盯上。

下午两点四十五时,姜志斌看到一辆红色大奔开了进去,他猜想这莫不是丁一楠的车吧。随后没过几分钟,就看到一辆车身写着“检察”字样的警车开到了市公安局大门口,郑岩、叶文婕和慕容曦从车上下来,一边交谈一边朝市公安局里面走去。

姜志斌一直嚼着口香糖,突然猛力把口香糖朝车窗外吐去,转过身来对坐在驾驶员位置上的刘小海说:“我估计这个余远航死定了!三方会谈又能怎样?还不是改变不了余远航故意杀人这事的性质!哼,这帮人,瞎费功夫,浪费生命!”

刘小海掐灭烟头,放下一直在玩的手机麻将,谄媚地笑着说:“老大,他余远航再能,还能逃得了你的神机妙算?检察院肯定会认定余远航故意杀人,再加上你送给他们的那张碟子,余远航就是有一百张嘴,我看他也说不清了!”

姜志斌冷笑一声,停顿几秒钟,又略显担忧地说:“不过有个问题,这个丁一楠不可小瞧,她可是咱们滨海市有名的‘铁嘴’!”

刘小海鼻子里哼出一声来,有些轻蔑地笑着道:“铁嘴怎么了?事实确凿,证据扎实。任她是铁嘴铜牙,也没有办法替余远航翻案!”

姜志斌邪邪地笑着歪头看了刘小海一眼,说:“那,照这么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喝庆功酒了?”

一向无酒不欢的刘小海满脸嬉笑,听到喝酒就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欢欣雀跃地说:“那当然!”

姜志斌也笑着打了一个响指,说:“好!那咱哥俩还是家常菜。不醉不休!走!”

说着,刘小海就发动了昌河面包车,二人飞速离开了市公安局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