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呂不韋興衝衝地跑回家,神秘兮兮地對他父親說:“種田的利潤有幾倍?”
父親回答:“十倍。”
呂不韋又問:“做生意的利潤又有幾倍呢?”
父親說:“百倍。”
呂不韋再問:“如果立一個國王,利潤又有多少倍呢?”
父親讓兒子這麽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給弄懵了,過了好久,才從嘴裏吐出幾個字:“無數倍。”
呂不韋一笑,一字一句地對父親說:“當今之世,拚命種田,死力耕作,到頭來也隻能弄個吃飽穿暖。如果能買到一個國王,讓他聽我的,就不僅有一生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還可澤及後代。我就要做這樣的買賣。”
呂不韋為什麽這樣說呢?原來,他盯上了正在趙國做“人質”的秦昭王的孫子子楚。當時,諸侯國之間結盟時為了防止對方違約,往往把彼此國家的王子、王孫作為相互交換的人質,在本國違約時,人質就要受到懲處。子楚是秦昭王太子安國君的庶子(非正妻所生的兒子)。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子楚排行居中,其母夏姬又不受寵幸,所以被送到趙國做人質。由於子楚在國內沒有地位,再加上秦國又多次進攻趙國,子楚在趙國的處境非常糟,趙國人很不禮遇子楚,他乘用的車輛低劣,日常費用並不寬裕,生活困窘,很不得誌。
呂不韋卻以商人的敏銳嗅覺,意識到這正是“奇貨可居”。他決定做一次冒險但卻能一本萬利的政治投資。
於是呂不韋去見子楚,向他遊說說:“我能光大你的門第。”
子楚笑著說:“你暫且先光大自己的門第吧,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第。”
呂不韋說:“你不知道,我的門第要等您的門第光大之後才能光大起來。”
子楚明白呂不韋的意思,就叫呂不韋坐下來,兩人深談起來。呂不韋說:“秦王年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我私下聽說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嫡係繼承人的,隻有華陽夫人而已。現在你們兄弟有二十多人,您又排在中間,並不很受寵幸,隻能長久地在諸侯國做人質。如果大王死後,安國君立為王,那麽您也沒有機會和長子或其他早晚在大王跟前的兄弟競爭當太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