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秦天

二、兼並戰爭變為統一戰爭

字體:16+-

秦奪九鼎,東方諸侯國競相到秦祝賀。不管是發自內心,還是為形勢所迫無可奈何,都反映出以秦代周已成為日趨明朗的天下大勢。但大勢歸大勢,東方諸侯國仍要為自己的生存而抗爭。同時秦國又不修仁政,隻一味地以武力野蠻強攻,這樣有誰會真心歸服呢?

在九鼎遷秦以後的十三年時間裏,東方國家為了抵抗秦國咄咄逼人的東進之勢,曾兩度組織大規模的聯軍,合縱抗秦。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由魏國的信陵君發起,趙、韓、魏、燕、楚五國聯合攻秦。五國聯軍打敗秦將蒙驁,並追至函穀關而還。公元前241年,趙、魏、燕、楚、韓再次聯手,由楚國的春申君任指揮,聲勢浩大的五國聯軍一直打到函穀關前。然後,由趙將龐煖為先鋒,率領精銳部隊,深入到秦國腹地。

然而,當龐煖率領的先鋒部隊打到蕞邑(今陝西臨潼北)時,遇到了秦軍大舉反攻,奮勇衝殺,聯軍支撐不住,倉皇而逃,全線崩潰。自此以後,東方諸國再也無力聯合攻秦了。由此,秦國在戰國後期的整個戰局中,確立了優勢與主動的地位。

秦王嬴政親政後,聽取李斯進獻的滅六國建議,開始規劃統一中國的大業。其總的戰略方針是: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取魏,南攻韓,然後再取燕、楚,最後取齊國。

秦王政首先選擇的攻擊目標為趙國。因為趙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最強,是秦國走上統一道路的最大障礙。當時,北方的匈奴不斷向中原入侵,為了禦守,趙國需花費很大的力量去修築長城。此時燕國又趁機向趙國進攻,兩國之間矛盾很大。秦國瞅準了時機,向趙國發起攻勢。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秦將王翦率軍順利地攻取了趙國的閼與(今山西和順)、橑陽(今山西左權)。秦將桓齕、楊端和又攻占了趙的河間六城(在今河北、山東間)以及鄴(今河北磁縣東)、安陽(今河南安陽)。此時,趙國的軍隊正在龐煖的率領下向燕進軍,他們雖然掠取了一部分土地,但趙國的上黨郡和河間地區卻完全被秦占領。第二年,桓齕又攻取了趙國的平陽、武城(今山東夏津西北),斬趙軍首級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