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平王東遷以後,中國曆史就進入了“東周”時期。東周又分為兩段:前期為“春秋”,得名於孔子所著史書《春秋》;後期稱為“戰國”,得名於漢代劉向編著的《戰國策》。
隨著當年分封出來的諸侯國與周王室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加之各封國內發生的滄桑巨變,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停止或減少對周王室的納貢。
周王室財政拮據。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時,即位的桓王無力置辦喪葬用品,派人向魯國要錢。周襄王時,王室沒有像樣的車子,又派人到魯國去討。
西周時,周王室控製著從鎬京到洛邑一千多裏的土地。平王東遷,王畿麵積縮小了約一半。而到周襄王時,天子的直轄區域更縮小到不足二百裏,形同一個小諸侯國。與此同時,一些諸侯國則在吞並小國、弱國的過程中壯大起來。齊、晉、秦、楚等國在分封之初,都僅有百裏或五十裏,可到後來,這些國家的麵積數倍或數十倍於此。比如楚國就號稱“地方五千裏”。諸侯與王室的地位就顛倒過來了。地盤縮小,經濟困窘,政治失勢,王室衰微,天下“共主”名存實亡。
而另一方麵,一些國力強盛的諸侯爭相稱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先後取得霸主地位。這些霸主往往打著“尊王”的旗號,借助周天子的權威,以壓服其他諸侯國。他們成為實際上的“共主”。為了爭當霸主,各國著手進行政治改革,以增強自己的勢力。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爭霸戰爭與各國內部改革與反改革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十分複雜的局麵。不過,有一些跡象是明顯的:軍功貴族的勢力在上升,軍政大權逐漸落入卿大夫手中。正如孔子所說的,原來的“禮樂征伐都決定於天子”變為“決定於諸侯”,又進一步變為“決定於大夫”,甚至“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