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也為秦、漢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經過春秋、戰國、秦、漢,華夏族與兄弟民族不斷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
戰國時期是華夏族經由與兄弟民族的交融而向漢族演化的一個重要時期。
“華夏”亦稱“諸夏”,傳說出自黃帝,意思是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中國之人,與“蠻夷”對稱。在夏商二代,夏族、商族的發展、融合,形成了華夏族的雛形。西周實行分封製,鞏固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又經過周公、成王的東征和昭王南征、穆王西征,加速了周族與其他一些民族的融合,逐漸形成了華夏族。
周平王東遷以後,華夏族的中心地區轉移到黃河中遊。當時戎、狄族對華夏族各國不斷進攻騷擾,華夏各國同戎、狄族進行了長期的鬥爭。這些戰爭雖然有破壞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的負麵作用,但是也產生了客觀上促進各民族融合的積極效應。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間的兼並戰爭,也同樣起到了民族融合的催化劑作用。經過春秋戰國時期各民族和列國間的戰爭與交往,我們看到:
燕國勢力擴展到遼河流域,促進了東胡族與華夏的交融;齊國強盛,掃滅了境內的少數民族;秦國則不僅由原先“雜戎、狄之俗”而逐漸實現了“華夏化”,還收複了渭水流域的許多地區,又兼並巴、蜀,擴大了華夏民族的範圍;在蠻夷之地的吳國,貴族們開始承認自己是“周之胄裔(後代)”,曾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的楚國,也完成了自身的“華夏化”,並且融合了南方的苗、彝,又統一了越國(越國先滅吳國),甚至將勢力深入到了兩廣和雲貴地區;韓、趙、魏兼並了包括中山國(白狄族)在內的許多部族、小國……
在上述廣闊的區域內,各族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乃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