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討伐董卓到挾天子而征伐的曹操
曹操,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他生於公元155年,死於公元220年,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曹操父曹嵩,是東漢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在當時就已經弄不清楚了,有人懷疑是夏侯氏之子,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些還是不要去管了,就以陳壽的“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來定論好了。
曹操“少機警,有權數”,自幼博覽群書,善於詩詞,而且曹操還有一身過人的武藝,也因此在年輕的時候,他和很多公子哥兒一樣,“任俠**,不治行業”,年長以後,才有所收斂。有一次,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橋玄看見了曹操,大為驚奇,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然後,橋玄又讓曹操去拜訪漢末主持“月旦評”
曹操像
的名士許劭。許劭評價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不知許劭是依據什麽評的,總之他的這一評價一直被沿用至今。
公元174年,二十歲的曹操被舉孝廉,入洛陽為官,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都尉。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掛在衙門左右,有犯重罪的人,都被曹操用棒打殺。有一次,大宦官蹇碩的叔父違禁夜行,被曹操逮到,曹操毫不留情,將蹇碩的叔父亂棍打死。
這件事轟動了整個洛陽。大家都稱讚曹操不怕權勢,執法嚴明。宦官們則對他是又恨又怕,後來找了個理由,把他調出洛陽,到外地去當縣令了。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與盧植等人合力大破潁川黃巾,斬敵首數萬。平定黃巾之亂後,曹操被遷為濟南相。濟南國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都依附朝中權貴,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的曆任國相都對這種事置之不問。而曹操到任後,和在洛陽時一樣,嚴明法紀,大力整飭,一次就奏免長吏八名。濟南國內為之震動,貪官汙吏紛紛掛印逃竄,於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後東漢政治更加黑暗,曹操自知已無所作為,一來明哲保身,二來也為觀察形勢,他托病回歸鄉裏,春夏讀書,秋冬弋獵,過起了隱居的生活。